太常少卿、江西吉水山原罗氏始迁祖——罗拯
罗 拯 据宋梁克家《三山志》载,罗拯,太常少卿,治平二年至四年任福州提刑。江西吉水山原罗氏奉其为始迁祖。明解缙撰罗氏族谱序中提及其在庐陵任职。 …
各姓排列顺序,由本站软件自动生成。
罗 拯 据宋梁克家《三山志》载,罗拯,太常少卿,治平二年至四年任福州提刑。江西吉水山原罗氏奉其为始迁祖。明解缙撰罗氏族谱序中提及其在庐陵任职。 …
罗 承 赠罗承清河伯敕 尚书同三省奉敕。 罗承,显善表功,昔王之令典,饬忠念远先哲之殊恩,恐忘斯真。特锡徽诰。故朝散大夫、刑部侍郎致仕罗承,奋由异…
罗周敬 罗周敬(906-937),字尚素(又廷矩字),邺王绍威之第三子也。绍威《梁书》有传。周敬幼聪明,八岁学为诗,往往传于人口,起家授检校尚书、礼部员外郎…
罗周岳 天福元年(936)十一月己亥,以太原县令(正五品上)罗周岳为左谏议大夫(正五品上)。 天福四年(939)九月丙甲,以威胜军节度副使罗周岳为给事中(正…
罗绍威 罗弘信子(绍)威,字端己。文德初(888),援左散骑常侍(正三品),充天雄军节度副使。自龙纪至乾宁(889-898),十年之中,累加官爵。弘信卒,袭…
罗陀忽 贞元九年(793)七月,其王汤立悉与哥邻国王董卧庭,白狗国王罗陀忽,逋租国王弟邓吉知,南水国王侄薛尚悉曩,弱水国王董辟和……各率其种落诣剑南西川内附…
罗承先 罗承先,河南南阳人。 其夫人李柔有墓志铭传世。她是隋朝银青光禄大夫、卫州刺史的曾孙女。按当时“门当户对”联姻原则,罗承先亦应出身罗氏大家族。 虽然,…
罗廷规 罗绍威长子,名周干,字廷规,官至司农卿(从三品),娶梁太祖朱全忠二女,一曰安阳公主,早卒,一曰金华公主。开平四年(910)夏,诏金华公主出家为尼,居…
戴均良任北京市统战部长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9日综合报道(尹彦宏)5月29日下午,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通过人事任免决定,接受北京市…
罗弘信 罗弘信,字德孚,魏州贵乡人。曾祖秀,祖珍,父让,皆为本州军校。 弘信少从戎役,历事节度使韩简,乐彦祯。光启末(885-887),彦祯子从训忌牙军,出…
开唐十六姓,罗在其中 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铁、舍利、董、罗、朱邪共十六姓被赐予李姓。 ——2006年1月12…
罗达干 罗达干,回纥首领罗达干等率其众二千余骑,诣泾阳请降,(郭)子仪许之,率众被甲持满数千人。回纥译曰:“引来非恶心,要见令公。”(郭)子仪曰:“我令公也…
罗立言 罗立言者,父名欢。贞元末(758-804),登进士第。宝历初(825)检校主客员外郎,为盐铁河阴院官。二年(826),坐平籴,计赃一万九千贯,盐铁使…
罗士信 罗士信,齐州历城人也。 大业中(605-618),长白山贼王簿,左才相,孟让来寇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兵讨击。(罗)士信年始十四,固请自效,须陀谓曰:“…
罗 睺 罗睺,字公布,九江寻阳人。(继父)法,仕梁冠军将军,始兴太守,通直散骑常侍,南康内史,临蒸县侯。 罗睺,年十五,善骑射,好鹰狗,任侠放荡,…
罗 珦 罗珦(?-809),越州会稽人。宝应初(763),诣阙上书,授太常寺太祝。曹王皋领江西,荆襄节度使,常署幕府,累迁副使。皋卒,军乱,劫府军…
罗 荣 罗荣,字政卿,太原人。唐大历中,夜郎叛,命(罗)荣帅师南征,剿抚并行,蛮方永靖。朝迋遂即其地分封命世侯,播土编户,立差釐然画一。 封六州都…
罗 淼 罗淼,唐代南昌(后新建县境内)人。家居西山。 宣宗时为驾部郎中,跟从李德裕上疏此事,命与令狐同议。累官至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阶至银青光禄…
罗 达 罗达,字普达,代郡桑乾人,晋益州刺史罗尚之后也。 自家形国,乃令望于成都,遇主有人,遂迁居于京兆。公乃魏扶风太守保之孙,周极仪同汉阳伯渊之世…
罗 让 罗珦子让,字景宣,以文学蚤有誉。举进士,元和元年(806),宏辟、贤良方正,皆高弟(第),为咸阳尉。 父丧,几毁灭。服除,布衣粝饭,不应辟,署…
罗 艺 罗艺,(?-627),字子延,本襄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罗)荣,隋监门将军。(罗)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能弄矛肖。 大…
罗道珍 襄阳罗道珍,除齐州东平原相, 有治称。卒于镇远将军(四品)、屯骑校尉(正三品)。 ——《魏书》七十一卷(江悦之附传) ——《北史》四十五卷(夏侯道迁…
罗日光 罗日光,河南阴山人。秦王左右、陪戎副尉罗甑生之祖父或高曾祖。 任秦州都督,谥曰盘和。 公山川通气,圭璧凝姿,天优其才,人济其美。滔滔不测,若江海之纳…
罗 徽 罗徽,袭(龚)子,(罗)宪孙,(罗)蒙之曾孙。 顺阳内史。永嘉五年(311)为王如所杀。 训森注: 该支罗氏传到唐代,后裔迁徙浙江会稽,见…
敦宗睦族和敦族强宗 ——初探于右任为罗启疆主修《贵州罗氏族谱》题词之内涵 罗训森 1940年左右,贵州籍抗日名将罗启疆,主修《贵州罗氏族谱》,请得当时许多军政要人题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