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金(中)、周而兴(右1)、陈碧(左2)、马腾云(左1)、罗训森(右1)
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徐德金等领导
参访洋头罗含书院小记
【洋头罗含书院 2025.10.31讯(罗训森)】 金秋十月,三十日下午,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新社福建分社原社长徐德金;知名作家、《福建乡土》执行主编周而兴;知名作家、原《海峡姐妹》杂志采编室主任陈碧等领导,在中共闽清县下祝乡宣传委员黄文雄等陪同下,一行十几位嘉宾参访了洋头罗含书院。
笔者站在大门口,向嘉宾们介绍大门口的对联:“案有春秋笔,门无暮夜金”的内涵及作者清顺治五年(1648)举人,太湖知县罗绮,字首章的事迹。重点介绍他是“明清三廉吏”之一,称号“罗菩萨”(海瑞称号“海青天”,于成龙称号“于青菜”)。
进入大门,大家站在前门厅,欣赏品味由广东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罗胜前教授撰写,中国书协会员、“如一堂”书画院罗真理院长书法的对联:爱民以善称菩萨,从政唯廉忆首章。笔者介绍说:9.2,闽清县陈禺县长来考察调研时询问:罗绮是儒学历史名人,为何称为“罗菩萨”。而罗胜前教授所撰的这副对联,准确答出陈禺县长的提问:以善治县,民呼菩萨。
“衍豫章世胄,承吉水家风”,洋头全村罗氏,古籍中留下的客厅大门对联,彰明洋头罗氏文脉所自及家风所承。大厅中,经当年中国第一档案馆副馆长秦国经研究员审定的三种类型清代捷报,留今仍有重要的文物考古价值,亦是佐证罗绮追赠至三品官的有力物证。
徐德金副会长对大厅布展提出指导性意见,与陈禺县长的指示异曲同工,演武天井、大厅中堆放的木料正是为修复后厅“罗氏家风书法展厅”木地板所备。
简陋的“礼仪斋”也有文化内涵,肇厝者、武庠生出身、赠修职郎罗宪灿的两个儿子,长曰:五礼(赠正六品武略骑尉),次曰:五仪(恩贡,官至正五品候选州司马),儒学的“礼仪文化”直接体现在人名之中。周而兴主编在书架上偶然翻阅到一册《福建乡土》杂志,颇为好奇,为何洋头罗含书院会收藏。笔者解释:本人兼任《下祝乡志》主编,该期杂志刊有下祝乡贤马腾云的一篇佳作《渡塘村居》。
闽清县下祝乡人杰地灵,洋头村的“罗氏家风馆”、渡塘村“古驿道”传统文化加上三洋村的红色文化“聂曦烈士故乡”,将催生出下祝乡文旅产业链的新天地。
忝为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会员,前有常务副会长、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文明办原主任、省福文化、朱子文化研究院院长马照南伉俪莅临指导,今又有徐德金副会长、《福建乡土》周而兴执行主编、原《海峡姐妹》杂志采编室主任陈碧、马腾云同仁等领导来访,“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爱民以善称菩萨,从政唯廉忆首章
衍豫章世冑,承吉水家风
阅读原文: http://www.hualuoshi.com/?p=21431
供稿、录入:罗训森 2025.10.31 于洋头罗含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