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罗氏家谱

甘肃罗海家谱

罗    海

解放前,我们这个大家族在甘肃武威地区也算是有名的大户之一。由于我们的四位祖父,在1941、1942年先后去世,家庭失去了支柱,因而就急剧破落分裂了。父辈们大都年少,紧接着就是解放、土地改革、划分阶级、定成分。以至后来的各种政治运动,很少有人敢思考家谱之事。半个世纪来,我族无人敢问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到处寻找我们的家谱,没有找到。在当时的那样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有农、工(手工业作坊)、商业的大家族,怎能没有家谱呢。据人说,我们的家谱在土改时,被武威县“河西堡”的人给烧毁了。因此使我们断了代,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现在要重立家谱就十分困难。现就父辈们和我所知道的,经收集整理、调研分析,才有了这个家谱。

一、先祖从何处来:

根据我父亲说:我们的先人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到甘肃(明朝凉州卫)“张义堡”,后又迁到武威县清源沟地曾家堡柏树庄的。我去函询问了新疆的“罗开泰”、“罗开国”两位叔叔,也证实了我父亲的说法。

有资料记载,在山西省洪洞县城北古“大槐树”处,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几个世纪以来,古“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文献记载:明朝时,这里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僧众济济,香客往来不断。唐宋以来,此地又建驿站,辨理四方来往的公差事物。寺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汉槐。汾河滩上的老鹳,在树叉间构筑窝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初年,政府在广济寺院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于是,广济寺院大槐树下便成了移民外迁集散地。

明洪武至永乐三十五年间,明朝政府屡移山西民于京、冀、鲁、豫、皖、苏、鄂、秦、陇等。六百多年来,移民子孙繁衍遍布全国各地,迁徙海内外者数以亿计。

洪洞县政府于1991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度的“寻根祭祖节”(四月一日至十日)。又决定对古槐迁民遗址全方位开发,扩建“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以上见山西省“洪洞大槐树简介”、“移民路线示意图”等资料)。但从明朝以来数百年间不知我祖先是从何时、何地迁罗姓于甘肃武威(凉州卫)的。为此我给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管理所”去了信,请他们帮助我们“寻根”。

该管理所回函如下:

(一)明代迁民册已不复存在,明代迁民册存放在广济寺内,1651年也就是清顺治八年汤河发大水时被冲走了。

(二)据1967年至1983年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的两次大型的寻根祭祖调查,以及诸多专家学者的考证,和近期搜集到的家谱、族谱、碑文的记载、民间传说等可考证,从洪洞大槐树下所迁之民姓氏已达881个。罗姓迁民始祖供奉在祭祖堂六号供橱。

(三)有关罗姓迁往甘肃凉州卫的资料甚少,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书中查到在甘肃迁民的主要地区,现将其复印(信函省略)。

在明朝初就开始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民;分布到甘肃省的迁民地区有兰州、甘谷、天水、张掖、武威、镇原、平凉、古浪、民乐、景泰、庄浪等地。

在陕西省富县以西的“直罗镇”再向西,靠近“子午岭” 有个“槐树庄”,距离黄帝陵约几十公里。过了“子午岭”就是“甘肃正宁县”,这和《罗姓》书中记载相吻合。

从地理位置分析看,我们的“老根”,也有可能就在陕西省“槐树庄”这个地方繁衍生息过。

民国前后的家史、父辈以前的家族体系:

我们的远祖父大约在1830年以前就来到了甘肃凉州的张义堡地区,后又迁往凉州的曾家堡置下了一石八斗地。

我们的远祖父有两个支脉;一个是现在罗开昌的高祖父支脉。另一个是我们的高祖父,是老大。由于罗开昌的高祖父赌博输了土地,高祖父就分了家。

我们的高祖父生有两男(曾祖父)是双胞胎(“世”字辈),另一位是二爷三爷的曾祖父。不知何原因又第二次分了家。我们不知他们的辈分和名字,以及出生年月。第二次和二爷三爷的曾祖父分家后,我们的曾祖父就带领自己的四个儿子离开“曾家堡” 村到“柏树庄” 村另外建了家园。

我们的曾祖父生有四男两女:四男(成字辈)有祖父罗成礼排行老大,还有罗成雄(老四)、罗成文(老五)、罗成魁(老六)和两位姑奶。(见附图二大家族图)

二、家庭祖业(民国前):

据说:我们的远祖父(不知何原因),来到曾家堡地区,查看了这个地方有泉水,有肥沃的土地,有湖泊水草、湿地等,气候也温和,很适合发展农业。加上这里地多人少,就决定搬迁到曾家堡的。

我们的曾祖父生有四男两女;带领四个儿子,种地的种地,经商的经商。大约在民国初期,就逐渐的富起来了。我们的大爷没有文化,四爷、五爷、六爷都有文化,其中六爷文化最高,善于经商。一家人团结的很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妇女们也很和睦。

除了地里的农活外,空闲时间都纺棉线织布。自己家有织布机、纺车多台,还能用牛毛等纺织口袋布,制作装粮食用地麻袋。羊毛用来擀毡、装衣物,羊皮做皮大衣。

地里除了种小麦外,还种有糜子、谷子、土豆和其它经济作物,如:胡麻、黄麻。它们的籽用来榨取食用油,麻秆沤了以后剥皮加工麻绳。另外还种靛(蓼蓝),这是一种草本植物,用它沤制发酵、打靛等工作,制成染布的液体染料,开染坊染布。还种有青稞(大麦的一种),用来酿酒。另外也种有“西葫芦瓜”,挖取“西葫芦瓜”籽对外销售和自己食用,瓜壳多数都喂牲口,少量用来人吃。民国二十几年,还种过少量大烟。置下的田地最多时,达三十六石地(合市亩540亩)。

饲养的有黄牛6—7头、马5—6匹、骡子几匹、毛驴几头、犏牛四头,有羊近100只。饲养几十头牲畜的目的是耕地、拉车运输。那时还有两辆大马车拉货、拉粪跑交通。我还记得我家盘木车轱辘的情景。养那么多羊主要是生产羊毛和羊皮,同时供给人们肉食;还能得到大量粪尿肥料,也是重要经济来源之一。那个年代,种地没有化学肥料,主要依靠厕所的人粪尿土肥和牲畜的粪便土肥。另一个来源是农村中的大户承包城镇里各家、各单位的厕所粪便垃圾,拉回去作肥料。那个年代许多人家的男人外出也背一个粪筐拾粪。这一方面保护了环境,实现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减少了污染,可生产绿色食物。这是一举多得、对得起子孙后代的文明举措。

在1930年前,我们这个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家。后来开始就从事药材生意和杂货买卖。期间还雇佣骆驼十几匹。六爷先后率队赴兰州、陕西、新疆哈密等地进货、销货。当生意越作越大,形成规模后接着还置下了几种家庭手工业作坊,如:油坊、烧酒坊、染坊。四位爷爷便进行了家庭分工:大爷负责管理油坊,四爷负责管理酒坊,雇工20人。药材铺雇工一人,杂货铺雇工一人,织布匠人一名,还有车夫及长短工。作坊的建造时间不明,油坊原地址在旧院子前面的菜园子里,大约在46年前后搬入新院子的。油坊内设有土榨油机;它是用杠杆原理,设计制造成的。它的结构用了约20米长,大头直径约1米的一棵树——称为“油梁”。它的大头端部,固定在一个四方木笼子上,作为支点(木笼子腿埋入地下,笼子内装有几吨重的石头)。在这大约1.5米左右处,地下设有一个可装油包的油井(用结实的木材制作成1米左右见方,深约2米,并且密封很好的木桶)。“油梁” 的小头用粗麻绳,与木制卷扬机相连,用人力转动卷扬机升降油梁,和悬挂加重石条。

它的生产工艺过程大概是:先把油料籽(那时主要是用胡麻籽)用铁锅炒到一个最佳温度。第二步上石磨,磨成油膏状。第三步将油膏装入草包(一种草编制的包)。第四步油包上蒸笼,蒸到一定程度(经验标准)出笼。第五步再将五六个直径约半米的油包,吊入油井,四周再放入木方条固定。第六步放下“油梁”加压,油就从油井出油孔流入油桶。

这种土法榨油设备,在过去虽说复杂一些,但可减小劳动强度,出油率也较高。在那个年代,当地油料作物处理,及人们食用、点灯的油,就主要靠我们家的油坊加工供给。油渣饼又是很好的牲畜饲料和肥料。

土改时油坊分给了大爹(他没有文化),因为只有大爹年龄最大,会榨油技术。可是到1960年,又被生产队占了。后来又把油坊和住房全拆掉,分走了。

另外在旧院子还建有一座酿酒的作坊和住房,内设有“蒸酒锅”、“发酵池”、“酒曲库”,占地(包括菜园地)有四五亩。酒坊能把当地多余的粮食,加工成白酒,解决市场短缺。酒糟又可用来喂猪。

旧院子还建有一个染坊(见平面图五)。用自己家种的靛,沤制加工成染料,再把自己家纺织的白土布,染成蓝色布用。同时也为其他人家染布。那个时代农民很少进城去购买洋布。

这些民营家庭手工业作坊,解决了当地各家的农产品深加工;繁荣了市场,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祖父们过世后,我们建在旧院子的酒坊和染坊就破产了。

到民国二三十年代因家里人口增多,各种作坊也急需要扩大场地,房屋就不够用,再加上社会环境很不太平,就计划在旧院子以东约300米的地方,打建新庄子(就是用湿土夯砸而成,东北人叫干打垒,古人也称城堡)。这新庄子足有12米高,庄子占地约5000平方米左右,坐北朝南,前后筑有墙墩,内设有天井;人可从天井上到庄墙上,防击盗匪。前面墙墩设有三道庄门。东面、西面、南面各建有干打垒的场院,围墙高约5米。南场院墙正中,建有场院大门能让大马车进出。总占地约十五亩。

民国29年打好庄子,在两年内又建造了里面的房屋;形成一个四合院,里面建设有坐北朝南的正堂,有西厢房、东厢房,还有倒坐,以及场院里的其它房屋设施。(见平面图六和立体图七 )

庄子里的堂屋为上下两层,窗户和门都是雕花的。但还没有全部装修完善时,四、五、六爷就先后离开了人间。大奶奶过世也早,我们都无影响。我们的大爷无文化,他是这个大家庭中的老大。他一个人要主持管理这样一个家产万贯、人口众多的家庭,真是困难重重。当时又是抗日战争时期,家里的罗开泰叔叔被国民党抓了兵,我们的大爷就去联系找人、要人。深夜回家,又累又饿,受了惊吓得了病。民国32年也去世了,他活了63岁。这样祖父辈都无人了。

在父辈们当中共有七人,大爹是这个大家族中的老大,也没有文化,又太老实;是地区公认的老实人。他的腿也有毛病,在打新庄子时摔伤过。

由于家里没有个能支撑家事的掌门人,民国33年父辈们就分成了三家。分给大爹家土地六石一斗、房屋十五间(包括油坊、牲畜圈)、骡子一匹、毛驴两头、牛三头。五奶奶无儿子就和六奶奶分在了一起。旧院子还分给了四奶奶(原来她们就在这里居住)。五奶奶、六奶奶和大爹三家分在新庄子。另外把油坊也分给了大爹,因为大爹会榨油技术。把酒坊、染坊分给了四奶奶、六奶奶。分家时除了大爹(他当年36岁),其他家的孩子都小,因而家境一年不如一年地衰败下去。

民国35年罗开国又被国民党抓了兵,到解放后去了新疆。罗开泰、罗开玉为避兵役去“山丹培黎学校”。我在1947年也怕抓兵,去“山丹培黎学校”当了学生。

三、甘肃的“银武威”:

50年代前,我们家乡的湖里,有大量的清泉水。人畜可以直接饮用。泉水集成几条河,在河水中还有小鱼和蚂蟥等等。在河上还建有几座水磨,这种水磨是利用水位差,用一个上宽下窄的木槽,把高处的水向下引到一个大木轮子上。这个木轮的轴,是一根几十公分粗的圆木,它直伸到地面的磨房里,并与石磨的下磨盘相连接,下面磨盘就由水下的木轮带动旋转。上面磨盘用四根绳子,吊在四面的柱子上,并可用绳子调节上磨盘的高低压力。如果不用水磨时或雨水大或山洪水下来时,可以用闸板切断冲向水磨的水流,并打开泄水闸即可。

那时,湖里全是水草和湿地。夏天饲养着许多人家的牲畜。到冬季,大户人家把牲畜赶进山里叫山里人代养。冬天穷人家用树枝、木棒把湖里的干草打下,扫回家烧炕。炕灰、炕土是很好的土肥。

在那个年代,天上经常飞过一种珍禽——沙鸡鸟。它们总是成群结队高速飞过。与我在外地所看到的飞鸟相比,它们的飞速最快;当它们飞来时会产生很大的风声。这种鸟我在外地也没有看到过。

解放前,我们去武威城里购物或探亲都是走路去。那时候没有公路,30多里路要经过五六条湖泊,每个湖里都有水和草。有的湖里河上没有桥,要绕到水磨上过河。有的河,要找水浅处下水过。那时候去一趟城里或亲戚家,一路上都是湖泊、水草、湿地和庄稼。有的地方还有大片的红柳、芦苇、芨芨草等。在沙漠边上还有大量的沙枣树。在这沙漠边,还有养育了不知多少朝代生息在这里的人和大自然的清泉水,再加上山里流下来的冰雪水,历史上的武威旱涝保收,被人们称为“银武威”。历史上的武威地区,有好几个乡:城东有“清源沟”、三条沟、白塔沟、河西沟、蜻蜓沟等,这也是湖泊的代称。特别是我们的“清源沟” 它有清澈的泉源,流经几个乡养育数千人。

解放前,地方组织每年夏季都要从各家抽调劳动力,到泉水源头去“挑泉”;也就是保护水源不被沙土堵塞。“灌沟”里的水很多,夏天还可以游泳洗澡。

解放以后,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分田产、划分阶级成分。由于我们土地多,就给我爹定了个“地主”。“罗开科”定为“富农”。分给我们家(十二口人)土地一石九斗(合28亩)地;油坊五间、牛一头、毛驴一头。其它房屋和财产全都被分、被拆走了。1962年至1975年,生产队又把所有的庄子墙也都拆了。在那个年代的武威地区,私人家的庄子、院墙甚至连“古西凉国”的“古城堡”也给拆光;垫了厕所和牲畜粪圈。

这个时期,生态被破坏最为严重,武威地区的泉水干枯了。这里的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打水井,大量抽取地下水;而地下水位又逐年在下降。可还是采用原始的、大水满灌浇地的耕种方法,不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过去湖里还能放养禽畜,可为了增产粮食就大量开荒。把湖里能开荒的地方都开成了耕地。把沙漠里的沙枣树砍掉,也开出一块块耕地。只顾自己小生产队的利益,不知道环保的重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以上是我个人几年来收集编写的有关我们的“家谱”的情况。由于我收藏的资料非常少,我又没有能力去外调,再加上我的文化水平很低、时间有限,因此编写的“家谱”自然也就谈不上有高质量、有水平了。因而也就难免出现错别字、词语不妥、内容、论点错误等等。

高祖父(辈分不详)务农。清朝嘉庆八年生。在道光年间由甘肃凉州的张义堡迁到清源县曾家堡的。因为当地地理环境好,有用不完的泉水和数条湖泊,有肥沃的土地。

曾祖父(“世”字辈),双胞胎,长子,务农。清朝道光九年生。由于弟弟赌博把土地输给了他人,因而分了家,从“曾家堡”又转居到“柏树庄”。

罗成礼(约1880—1943),无文化,务农,是大家族中的长子,一生忠诚老实,为家庭从事农副业生产。他的专长主要是“扎油”技术及油坊的管理工作。自己虽然是一家之长,但从不以家长角度处理各种事务。能团结兄弟、妇幼发挥他(她)们各自的特长。因而在很短时间内就发展了家业,建起了药铺、油坊、酒坊、染坊,并且打建了新庄子。成为该地区有名的大户人家之一。之后,四弟、五弟、六弟相继去世,家境败落难以支撑。他去世后晚辈大都年幼,因而大家族失去了凝聚力,无法运筹家业,使生活更加艰难以致分了家。

罗成雄( 约1895— ),四子。

罗成文(约1900—),五子,仅有一女。

罗成魁(1904—1943),六子:约1922、1923年开始做生意,主要从事药材及农副产品的生意。几年后生意越作越大,并亲自率队先后远赴兰州、陕西、新疆哈密等地进货、销货。他作为创业人之一,在有限的生命中集善良、勤劳、智慧、和蔼为一身。团结兄弟、姐妹,救济乡里,并被乡里传为佳话至今。终因长期奔波患病去世。

罗开元(1908—1987),无学历,在家终身务农。是大家族中的长子,一生忠厚老实为本。父辈们相继去世后,堂弟们都很小,一切事务、农业、手工业作坊的管理工作都落在了他肩上。由于他继承了父亲的“扎油”技能,所以油坊没有倒闭,一直延续到60年代才被农业社给拆毁了。因为大家族中缺乏管理人才,他又无文化,加之在打建新庄子时摔伤了腿、落下了残疾等原因,无能力支撑这个家,所以在1944年就分成了三家。解放后由于家中土地多(祖先遗留下的),在土改时就给定了个“土地主”。

罗开基(1940—2004),甘肃武威清源乡曾家堡人,中专,中共党员。1957年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学校卫生医师班,1960年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疫站职工。1971年为西藏阿里地区卫生防疫站副站长、卫生局党组成员。1981年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疫站办公室主任。1988年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防疫处副处长。1994年在新疆结核病医院历任书记、院长。1998年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疫站书记。2001年退休。为官公道、正派、清廉,平易近人,政绩突出。

罗海(1933—),长子,甘肃武威清源乡曾家堡人。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动力专业(中专)毕业,工程师,中共党员。专长及特长:地球物理电测、仪器检修和制造,“固井流量”计量仪器的检修和制造,仪器仪表、无线电、家电维修,机械设计,钳工。主要业绩:在山丹培黎学校学会了制造粉笔,发明了土法烧石膏的方法和生产肥皂的技术,学会了造纸技术。1953毕业分配到陕北永坪石油钻探大队“电测站”任仪器操作员。设计成干油井测井电极、汽车自动加油和放射性中子源区报警装置。1955年在四川石油沟钻探大队“电测站”任仪器检修技术员。革新了苏联进口的井温仪器,受到苏联专家好评。1957年授予四川局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58年在川中矿务局测井总站仪器检修组任负责人、技术员。1959年在四川南充钻探大队“电测站”任技术员、放射性测井小队长。1960年在大庆会战指挥部钻井一处“电测站”任技术员。1963年在大庆会战指挥部“工务处”仪修车间任技术负责人。改革了苏联进口的“三芯井斜”仪器为“单芯井斜”仪。大庆会战工委授予五好红旗手和技术能手称号,同时晋升两级技术级。1964年在华北会战指挥部“完井作业处”仪修车间任技术负责人。1965年因病休病假三年。1968年在大港油田完井作业处仪器制造车间仪器大修、制造组任技术员。1974年,大港油田完井作业处仪器大修制造组,以罗海为主设计制造了六套车载式、价值几十万的电测仪器,设计生产了一套专用“一齿差”减速机。1977—1980年负责首创国内第一套“全自动数字丈量电缆长度并能做磁性记号”的大型车载式仪器和井场所有设施,以及研制了“定向井斜”仪器、半导体井温仪器等;还借调到管子站参加石油部进口美国探伤仪器设备验收工作。1980—1990年调“固井”大队和上海石油仪器厂、北京计算机二厂,共同设计制造八套车载的计算机多功能“固井”参数计量、霓虹灯报量仪器,设计改造成涡轮流量变送器,给唐山水泥浆研究所设计制成油井水泥试验设备。1990—1992年调“固井”技术室,设计了仪器标准化装备,写了几篇论文、可行性报告。1992年12月退休后发明了“机电一体化管道泵”,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业绩被录入《当代发明家辞典》等书刊。接着又设计了三项小发明:“机电一体化泵”、“新型电源插座”、“新型多用笔”。同时,还用“电脑”写了4万多字的“家族史”和4万多字的“我的回忆”。

罗清(1936—1961),次子,甘肃武威清源乡曾家堡人。无文化,在家务农,支撑家中父母和弟妹们的生活。24岁就被农业社派出去到石膏矿山开采矿石。之后又派到兰州煤球厂搞副业,结婚两年无子女。由于三年灾荒吃不饱肚子而吃了死马肉,得了细菌性痢疾无条件医治,1961年8月就离开了人间。社队从未有人过问过。父亲和叔叔就用土炕上的席子卷了,拉到沙漠里埋了。罗忠(1949—),三子,甘肃武威市清源镇人。8—11岁在家读小学。1961年二哥罗清去世后,家中老的老小的小,失去了主要劳动力,生活无依靠。弟弟妹妹又感染上细菌性痢疾病,无奈何就和父亲跟随大哥去黑龙江大庆油田地区。因为成分问题,罗忠和父亲又返回了武威老家。由于大哥当时还没有成家,他和几十个职工住在简易木板房里(上下铺),工作也不稳定,加上出身不好等原因,不能照顾父母和弟妹们,罗忠就在家里务农,照顾父母。

天津市大港油田固井公司退休办罗海供稿

2006年7月30日

注:由于甘肃罗氏资料很少,但遵从本会在篇幅上向西北、西南罗氏倾斜原则,予以全录。

来源:2007年版《中华罗氏通谱》    录入:罗训森    2014.7.18

16 thoughts on “甘肃罗氏家谱”

        1. “余祖上聚禄世聚固原东乡,娶妻梁氏继配夏氏生祖父天财。天财因兵殇所迫辗转流离陕西陇东等地后落户平凉安国镇,娶妻陈氏生父桂芳叔父桂元。桂芳娶妻梁氏生吾辈文绶文絅文绂文绚兄弟四人。祖父天财系前清”此为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安国村罗氏第四代吾之曾祖自述。安国镇罗氏如今已开支散叶,传至八代。

      1. 我的祖父罗林文,父亲罗能德,本人罗元治,祖居地甘肃省民勤县西渠乡实真(二曹)我还是在很小的时候听祖父说起我们的字辈是:天星云业文能治国,现在也不知往下的字辈是什么,

  1. 我是兰州皋兰县人,从小就对我们的家谱辈份感兴趣,但未曾有幸看到过。曾问起过爷爷,爷爷说我们的家谱好像是被同族人拿走了,我们的辈分我只知道5辈,玉 汉 兆 金 世

    1. 甘肃罗氏是罗氏重要的一支,历史上人才辈出,为罗氏文化做出贡献。贵支系有关资料,经审核后,可刋载在罗氏通谱网站,供大家交流。谢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