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宗睦族和敦族强宗 ——初探于右任为罗启疆主修《贵州罗氏族谱》题词之内涵

敦宗睦族和敦族强宗

——初探于右任为罗启疆主修《贵州罗氏族谱》题词之内涵

罗训森

1940年左右,贵州籍抗日名将罗启疆,主修《贵州罗氏族谱》,请得当时许多军政要人题词,如林森、蒋中正、孙科、何应钦、于右任、陈诚、薛岳、龙云等。其中,于右任的题词是

敦族强宗

 

名人在为族谱题词时,常见、经典的是“敦宗睦族”,即体现修族谱的重要意义,在于敦促宗族和睦。但于老题词,却另有深意,从字面解释:敦促宗族强大!

一字之差,“睦”和“强”,体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层次。

一、敦宗睦族——敦促团结

 

编修姓氏《族谱》的意义,从祀孔庙、宋代思想家张载在《宗法》一文中,有深刻解释:

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

既有思想家的理论,就会有实践家的活动。宋朝名人欧阳修、苏东坡,创立了修家谱的欧、苏体例,延续、传承至今。

在各姓氏编修本支系族谱时,“收宗族、厚风俗、明谱系世族”,是重要任务,“管摄天下人心,使人不忘本”,是目的。

其衍生的重要目的,就是敦宗睦族——敦促族人团结。

一个宗族,少则几十人,多则成千上万。历史悠久、枝繁叶茂的,甚至有百万之众。平时,族人间,难免有磕磕碰碰,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乘修谱之际,化解矛盾,增强宗族的团结,增加族人的凝聚力。

二、敦族強宗——敦促强大

 

认祖归宗”、“敦宗睦族”,这是《族谱》体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层面。在各支系《族谱》的基础上,还有光宗耀祖”、“敦族强宗”,不同国别、地区、不同支系、更高层面的《通谱》。

2007年5月,《中华罗氏通谱》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后,国内谱牒专家,开始对《通谱》展开研究。博士、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上海市谱牒研究会副会长钱杭,发表了著名的“论《通谱》”,收录在互联网各个搜索引擎的文库中。

专家学者共识:姓氏《通谱》形式,出现在唐未五代初。而著名诗人罗隐和邺王罗绍威主编的《罗氏通谱》正是出现在此时期。笔者未见有更早的《姓氏通谱》史料记载。

《罗氏通谱》是否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通谱》,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

两个以上不同支系的同姓人,合修《通谱》,其目的、功用,显然和单一支系的《族谱》不同。

敢将衰弱附强宗”,这是《四库全书》·《全唐诗》·《罗隐诗集》中,罗隐写给罗绍威的诗句。它形象、生动地阐释了《罗氏通谱》的目的——强宗!

于右任老先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肯定阅读过《全唐诗》。《罗隐诗集》是政界名人,如毛泽东等人,必读之书,于老也是了然于胸。他题在《贵州罗氏族谱》中的“敦族强宗”,藏有罗隐和罗绍威等人《通谱》的典故。他将《贵州罗氏族谱》提升至《罗氏通谱》的层面:不但要“敦宗睦族”,还要“敦族强宗”。

2001年以来,韩国罗州罗氏中央宗亲会、新加坡南洋罗氏公会、马来西亚罗氏公会、泰国罗氏宗亲总会、印尼罗氏宗亲总会、柬埔寨罗氏宗亲会、台湾赖罗傅宗亲联谊总会、香港罗氏宗亲会等海内外罗氏文化组织及宗彦贤达支持、参与了2007年版《中华罗氏通谱》的编纂、出版。

2014年,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重启续修《中华罗氏通谱》文化工程,理应传承、创新唐未五代初的《罗氏通谱》文化,在“敦宗睦族”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实际,充分应用各种高科技技术——“敦族强宗”。

                                                      2015.5.24

 00109 阅读原文http://www.hualuoshi.com/?p=6679

供稿、录入:罗训森 2015.5.24   于福州

2 thoughts on “敦宗睦族和敦族强宗 ——初探于右任为罗启疆主修《贵州罗氏族谱》题词之内涵”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