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都督,开国伯爵,食邑四百户、仪同大将军——罗达

罗     达

 

罗达,字普达,代郡桑乾人,晋益州刺史罗尚之后也。

自家形国,乃令望于成都,遇主有人,遂迁居于京兆。公乃魏扶风太守保之孙,周极仪同汉阳伯渊之世子。

公实高措,自天降灵川岳,幼而壮气,长挟雄武,性好风云,便有将军之志。

起家即任太祖武元皇帝亲信,公以受重弓马,深意于六奇,尤尚干戈,遂布情于三略,因以陪驾并州,即便锋颖,于是,光前绝后,公有力焉。遂以战拔恒,伦功殊赏异回。即蒙授都督,仍封巴渠县开国男,食邑二百户。寻转帅都督,以柱国燕文公作牧神州,尔日光选补公从事,既以劳效数彰,屡佥戎典,俄迁大都督。

又从大驾平并邺,追高纬。公以勋超众,旅策遂不群,登即留兼齐州,仍任行军总管,岂直并州。郭汲,史著善政之名,蜀国葛侯,典美奇兵之称。

至大象二年,皇帝初兴霸业,位总三分,始令诸侯,仪形四海;以公先帝旧臣,特为密勿。诏授公仪同大将军,进爵为伯,增邑四百。

及春宫创立,储卫须人,遂敕授公东宫右勋卫车骑将军。公既内充心腹、外任股肱,便得无陋机权,于是,更增隆秩,则诏授太子右监门副率,仍转上仪同,铿锵入侍,是谓德臣。为辕门即充良将,但以浮生易促,沉化难留,遘疾不痊,掩归深夜。

公春秋六十有一,薨于京第。以开皇十六年岁次丙辰八月辛酉朔扩九日己酉,葬于大兴县浐川乡长乐里白鹿原。

——据《罗达墓志铭》

训森注:

罗达,本会所见最早有墓志铭存世者。亦是笔者仅见以罗尚为先祖之人。罗尚在《晋书》中虽评价不高,但以罗达身份地位奉其为先祖,可见罗尚在南北朝、隋代罗氏仕宦中的地位。说明罗氏襄阳郡望在隋唐时的巨大影响。有学者凭“代郡桑乾人”,推断他是叱罗氏改罗氏,并进而推断晋罗尚、唐罗艺为少数民族改罗姓。“代郡桑乾人”,有可能是改姓之罗氏,但罗尚晋书有载为罗宪之侄,其汉人身份确定无疑,若罗达为少数民族改姓,为何奉罗尚为先祖、奉“襄阳”为郡望?在唐《元和姓纂》中,河东、襄阳、齐郡是罗氏三大郡望,而北魏时,罗结子孙几乎掌管了半壁江山,“河东”郡望在南北朝、隋唐声名显赫,他完全没有必要冒认汉族的“襄阳郡望”,冒认“益州刺史罗尚之后”。

另外,从其墓志铭中可知他是隋朝的开国元勋,不管墓志铭是否溢美,能与诸葛亮、郭汲相提之人,恐非泛辈,为唐朝“罗家将”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罗隐墓志铭中所提:“拉虎输忠,令望之功崇乔岳”,罗令望,恐非罗达莫属。

罗达是被历史遗忘的罗氏大名人,墓志铭的出土,为后人留下可资研究的物证。

在国史、地方志中,武将屡被“遗忘”,偶然乎?必然也。史、志为文人所撰,既存在“文人相轻”之陋习,更存在鄙视“一介武夫”之偏见。

《中华罗氏通谱》要抢救罗氏历史,还《罗家将》之历史地位。

来源:2007年版《中华罗氏通谱》    录入:罗训森    2015.5.26    于福州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