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其本,祖宗有序 本支百世,不失其旧 ——试释东晋罗含《更生论》中姓氏文化内涵

各自其本,祖宗有序

本支百世,不失其旧

——试释东晋罗含《更生论》中姓氏文化内涵

罗训森

东晋罗含,出身于官宦“阀阅”世家,曾祖罗彦,临海太守,父罗绥,荥阳太守。少有志向,勤奋读书,刻苦学习,累官至散骑常侍、侍中、廷尉、长沙相,誉为“湘中琳琅”、“江左之秀”。退休时,获得再加“中散大夫”以荫子孙的封赠特例殊荣,包括陶渊明借用罗含再加“中散大夫”特殊身份,为其外祖父孟嘉作传,证明东晋世家巨族对罗含家族十分羡慕,罗家成为受人敬重的“阀阅”世家,“罗含梦鸟”,成为千古佳话。

《更生论》仅475字,历经一千多年而留传至今,其学术价值,经受了严酷的历史检验。

2016.12.17,“中国(耒阳)罗含学术研讨会”,许多专家学者已对《更生论》进行较深入研究,笔者仅从姓氏文化角度,试释其内涵。

一、各自其本,祖宗有序

木本水源,追本溯源,是中华民族的特性,亦是族谱序中的常见词组。

众所周知,晋朝选拔官员实行的是“阀阅”制度。何谓“阀阅”?

阀阅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1. 功绩和经历。2. 是指有功勋的世家巨室。3. 仕宦人家门前题记功业的柱子。4. 泛指门第家世。

1、功勋、功绩和经历

 ‘阀’也作‘伐’,指功劳,‘阅’指经历。

王充论衡·程材》:“儒生无阀阅,所能不能任剧,故陋於选举,佚於朝庭。”

《晋书·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叶适《上孝宗皇帝札子》:“以奔趋官簿为阀阅,以勾校朱墨为详陈。”

王闿运 《武提督碑》:“缘江转战,曾不半载,收安庆 、 庐江 、 无为 、 巢 、 和 、 含山 ,上功皆最,积阀阅,记名总兵,褒号‘振勇’。”

2、指有功勋的世家巨室

王符 《潜夫论·交际》:“虚谈则知以德义为贤,贡荐则必阀阅为前。”
  《后汉书·章帝纪》:“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

苏轼 《答曾学士启》:“而况圭璋之质,近生阀阅之家。固宜首膺寤寐之求,於以助成肃雍之化。”

罗洪先《大安重建祠堂上梁文》:“官道翩翩信马蹄,指日髙车来,昼锦更看阀阅,古人齐。”

茅盾 《子夜》十八:“她记得在家乡的时候听说过一桩悲惨的故事:是和她家同样的‘阀阅华族’的一位年青小姐,因为‘不端’被禁锢起来不许见人面。”

3仕宦人家门前题记功业的柱子

宋应星 《天工开物·漕舫》:“伏狮前为阀阅,后为寝堂。”

唐顺之 《与郭似庵巡按书》:“仆闻之,仕隐二道,仕者则蜚声竹帛,或立旄纛,表阀阅,且不为侈。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赵媒婆》:“奄至一巨宅,閈闳高峻,阀阅焕然。”

4、泛指门第家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南人事不获已,须言阀阅,必以文翰,罕有面论者。” 卢文弨 补注:“此阀阅言家世。”

秦观 《王俭论》:“自晋以阀阅用人, 王谢 二氏,最为望族。”

刘大櫆 《序》:“而世俗以门第相高,往往自矜其阀阅,而轻视他族为小姓。”

阀阅一词则最早见于《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这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后裔为了彰显自己的业绩,所以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

古制有五品功名的官员家即可设立。位于门左的柱子曰阀,喻意建有功劳;右边的称阅,象征经历久远,即世代官居高位。

古建民居中,规模较大的官宦之家的居所建筑群,被称为“阀阅之家”。它是封建社会对世代建有功勋的官宦人家的称谓。

 “阀阅”也作伐阅。是装饰于大门之外的构筑物,最早只是两根丈余长的立柱,漆成乌黑色。柱头上以瓦筒之类的物件覆盖 。“在左曰阀,在右曰阅。”到了宋代就演化成“门簪”,就是用六角形、圆形、幽形(数条向内凹的曲面)的短桩,镶嵌在门槛之上。桩周及端部雕有图案。一般官员家用二个,高官的府邸用四个。后来演化成房屋院落之外的大门,是独立的建筑物,也就是用有屋顶的一至三间房屋来做大门。封建社会里,一般民居,即使家财万贯,也不容许建立阀阅,无论多么气派豪华的宅第,也只能在墙上开门。

门第、门阀,在封建时代里,是一种不可小视的社会存在。门第之“第”的来源,是大门开在通衢的特权;那么,门阀呢?阀,即阀阅。 阀阅是资历和功绩。祖先立下的功业,后人当作资本,言家世,称世家,号阀阅。

罗含官至“廷尉”,晋《职官表》中,未见其品位,参考汉制,中二千石,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廷尉”相当于后来的“从一品”官。

门施行马的“琳琅第”,即罗含的府第,无疑是汉晋的“阀阅之家”。

早在东晋,罗含就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编纂族谱的原则:各自其本,祖宗有序

二、本支百世,不失其旧

“本支百世”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

《诗·大雅·文王》:“文王孙子,本支百世。”毛传:“本,本宗也;支,支子也。”郑玄笺:“其子孙适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

夫五代之臣,以道事君,泽及草木,仁被率土,是以福祚流行,~。

《后汉书·五符传》亦有相应记载。

按现代统计学,中国人的“一个世代”约30年,“本支百世”,长达3000年!

“不失其旧”,就好理解了。即使本支系传衍达百世,仍然不会失去其祖先的姓名,不会失去其姓氏旧有的文化传统。

东晋罗含支系,距今已有1700多年了,粗略计算,已传了约60代子孙。湖南耒阳《罗氏族谱》有更详实记载。

三、结语

《更生论》是一篇著名的哲学著作,字数很少,涉及的哲学命题却很多,内涵丰富,世代的传衍,亦属于“更生”的范畴。

“各自其本,祖宗有序;本支百世,不失其旧。”乃笔者所见最明确、最系统述及谱牒学的哲学著作,称东晋罗含为谱牒学“鼻祖”,应不为过。

《罗含传》进入国史《晋书》,其“立德、立功、立言”,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人物之一,自然地成为罗氏“祖先崇拜”的对象。

罗含的子孙,坚守在湖南耒阳,时有闻人,“本支百世,不失其旧”。

罗含子孙外迁到海内外,在枝繁叶茂的罗氏支系中,“各自其本,祖宗有序”,尤其江西吉水罗氏,以明状元罗洪先、“吉水三罗”罗大纮为代表,留有很多史料,坚定地奉东晋罗含为先祖。

在东晋罗含《更生论》哲学思想的指导下,罗含后裔中,人才辈出,“君章才五色,知尔得家风”,早在唐中期,“罗含家风”就获得社会公认,至唐五代,罗含子孙罗隐的诗句:“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将“罗含家风”晋升至国家级。

“各自其本,祖宗有序;本支百世,不失其旧。”必将继续指导各类大型谱牒的编纂。

2019.2.20 于福州

《更生论》

 

善哉,向生之言,曰:天者何?万物之总名;人者何?天中之一物。因此以谈,今万物有数,而天地无穷。然则穷之变,未始出于万物。万物不更生,则天地有终矣。天地不为有终,则更生可知矣。

寻诸旧论,亦云万兆悬定,群生代谢。圣人作《易》,已备其极。穷神知化,穷理尽性。苟神可穷,有形者不得无数。是则人物有定数,彼我有成分;有不可灭而为无,彼不得化而为我。聚散隐显,环转于无穷之途。贤愚寿夭,还复其物,自然贯次,毫分不差。与运泯复,不识不知,遐哉邈乎,其道冥矣!天地虽大,浑而不乱;万物虽众,区已别矣。各自其本,祖宗有序,本支百世,不失其旧。又神之与质,自然之偶也。偶有离合,死生之变也;质有聚散,往复之势也。人物变化,各有其往。往有本分,故复有常。物散虽混淆,聚不可乱。其往弥远,故其复弥近。又神质冥期,符契自合。世皆悲合之必离,而莫慰离之必合;皆知聚之必散,而莫识散之必聚。未之思也,岂远乎哉者?凡今生之生,为即昔生,生之故事即故事,于礼无所厝,其意与已,冥终不自觉,孰云觉之哉?今谈者徒知问我非今,而不知今我故昔我耳。

达观者所以齐死生,亦云死生为寤寐,诚哉是言!

——《弘明集》卷五

 罗含传

 

罗含,字君章,桂阳耒阳人也。曾祖彦,临海太守。父绥,荥阳太守。

含幼孤,为叔母朱氏所养。少有志尚,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人口中,因惊起说之。朱氏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自此后,藻思日新。

弱冠,州三辟不就。含父尝宰新淦,新淦人杨羡后为含州将,引含为主簿。含傲然不顾,羡招致不已,辞不获而就焉。及羡去职,含送之到县。新淦人以含旧宰之子,咸致赂遗,含难违而受之。及归,悉封置而去。由是远近推服焉。

后为郡功曹,刺史庾亮以为部江夏从事。

太守谢尚与含为方外之好,乃称曰:“罗君章可谓湘中之琳琅。”寻转州主薄。

后桓温临州,又补征西参军。温尝使含诣尚,有所检劾。含至,不问郡事,与尚累日酣饮而还。温问所劾事,含曰:“公谓尚何如人?”温曰:“胜我也。”含曰:“岂有胜公而行非邪?故一无所问。”温奇其意而不责焉。

转州别驾。以廨舍喧扰,于城西池小洲上立茅屋,伐木为材(床),织苇为席而居。布衣蔬食,晏如也。

温尝与僚属宴会,含后至。温问众坐曰:“此何如人?”或曰:“可谓荆楚之材。”温曰:“此自江左之秀,岂惟荆楚而已。”征为尚书郎。 温雅重其才,又表转征西户曹参军。俄迁宜都太守。及温封南郡公,引为郎中令。寻征正员郎,累迁散骑常侍、侍中,仍转廷尉、长沙相。年老致仕,加中散大夫,门施行马。

初,含在官舍,有一白雀栖集堂宇。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年七十七卒。所著文章行于世。

——《晋书》文苑列传 卷九十二

阅读原文http://www.hualuoshi.com/?p=18237

供稿、录入:罗训森    2019.2.20    于福州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