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同根大校时任张廷发将军(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秘书,慧眼识文化,从笔者提供的几个题词稿中,一眼选中,为《中华罗氏通谱》增添了厚重的历史价值。
供稿:韩同根空军大校 录入:罗训森 2014.6.18
罗绍威 罗弘信子(绍)威,字端己。文德初(888),援左散骑常侍(正三品),充天雄军节度副使。自龙纪至乾宁(889-898),十年之中,累加官爵。弘信卒,袭…
罗弘信 罗弘信,字德孚,魏州贵乡人。曾祖秀,祖珍,父让,皆为本州军校。 弘信少从戎役,历事节度使韩简,乐彦祯。光启末(885-887),彦祯子从训忌牙军,出…
开唐十六姓,罗在其中 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铁、舍利、董、罗、朱邪共十六姓被赐予李姓。 ——2006年1月12…
罗士信 罗士信,齐州历城人也。 大业中(605-618),长白山贼王簿,左才相,孟让来寇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兵讨击。(罗)士信年始十四,固请自效,须陀谓曰:“…
罗 艺 罗艺,(?-627),字子延,本襄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罗)荣,隋监门将军。(罗)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能弄矛肖。 大…
罗 尚 罗尚,字敬之,一名仲。父(罗)式,牂柯太守。太康末(280~289),为梁州刺史。及赵廞反于蜀,(罗)尚表曰:“(赵)廞非雄才,必无所成,计…
甘罗(后裔改姓罗)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人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
罗 侨 罗侨,字维升,吉水人。性纯静,寡嗜欲。受业张元桢,讲学里中。举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除新会知县,有惠爱。 正德初(1506),入为大理…
罗博文 罗博文(1116—1168),字宗礼,一字宗约(沙县人)。祖畴见“文苑传”,父彦温知瓯宁县。 博文甫周岁,家人示以耳卒盘,博文扶服取性理书,展玩久之…
罗钦顺 罗钦顺,字允升,泰和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及第(第三名,俗称探花),授编修。 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与祭酒章懋以实行教士。未几,奉亲归,因乞终养。…
罗承烈 张迪明 王维敏 罗承烈是一位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我国新闻界的前辈。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 一、走上国民革命的道路…
左春坊、左赞善兼翰林院修撰 念庵(洪先)罗公墓志铭 明·徐阶 自阳明先生倡致良知之说,学者始知舍见闻而求之于心,然其传之讹也,语心体而遗工夫,则日入于高虚而无实,其又讹也…
《罗氏研究》鸣谢 罗训森 本人于1997年8月18日,笔者偶然介入罗氏研究领域,在罗氏谱牒探研、历史研究、福建闽清洋头罗氏寻根谒祖活动中,得到众多领导、专家、学者、友人、…
中华罗氏发展简史 罗训森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罗氏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开拓进取,发展生存空间,与时俱进,为中华文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自春秋战国时期罗子国并入楚…
修族谱,“管摄天下人心” ——试论谱牒编纂的作用和意义 罗 训 森 族谱是我国历史文献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族谱”,学术界称为“谱牒”,“谱牒学”是专门研究谱牒的产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