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5623

台湾羅柏青有关“罗子国”问题的留言和回复

标题插图:左,罗柏青在2014.10.26,《中华罗氏通谱》北京第二次座谈会上

台湾羅柏青有关“罗子国”问题的留言和回复

 

羅柏青RobertLo 10:24

訓森兄

新春愉快

年節時,網站介紹「羅子國」,再加之各網站之表達,似乎有幾處來待證!

何處較有證據,較有學者的考據,較有多數羅家子孫的認同,而非意願的評斷,這多崇高和遠見的目標!

羅子國的依據,通譜的續編,兩個看似平行線的努力,何種為抉擇?人生有限,窮其力,見其一,已是萬幸,況兩者亦有其交集境界,兄長應早已定奪。

羅子國有依據,後而籌建,打破門戶之見,群策群力,將是漫長而智慧之結晶,裔孫之所為,裔孫之明見,此將跳脫各地開基和世系糾葛,超越國別和環宇,得之全體裔孫之認同,宗祠為其基石,宗親聯誼為其範疇,通譜為其貫穿的精神指標,除訓森兄多年來的經驗和能耐,又有誰能成此氣候乎!

羅氏,珠公豫章,企遵忠孝,雖得十之七八,然北方支脈,外族依歸,大漢之前世系,遺憾迷惑仍有,羅子國則率皆同感。

(2015.2.21)

回      复

柏青兄:

2015.2.21,微信留言收悉,现回复如下。

一、续修《中华罗氏通谱》与罗子国研究问题

“罗”,因国得姓,研究、编纂罗子国历史,是续修《中华罗氏通谱》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不是平行的两件事。

如果一定要说两件事,那就是:中华罗氏文化主要由两个载体组成:中华罗氏通谱和中华罗氏总祠。一个是文字、图片的软件载体,一个是建筑物的硬件载体。

二、筹建中华罗氏总祠是续修《中华罗氏通谱》的必然结果

诚如兄长所言:《中华罗氏通谱》和中华罗氏总祠,“人生有限,窮其力,見其一,已是萬幸”。本人在十几年专职编纂《中华罗氏通谱》过程中,如2007年版《中华罗氏通谱·编后语》所叙,历经了很多艰难险阻。因此,重启续修《中华罗氏通谱》文化工程,十分慎重:一旦重启,势必涉及中华罗氏总祠!而上亿元的文化性质的土木工程,其难度比续修《中华罗氏通谱》,何止难上十倍!

在蕴酿阶段,我清醒地认识到:可能要“重吃二遍苦,重遭二茬罪”。但身为中华罗氏子孙,传承了罗氏传统,有承担往下传承的责任啊。

兄长出席了2014.10.26,《中华罗氏通谱》北京第二次座谈会,应亲耳听到罗箭将军的诤诤誓言:决不让中华罗氏优秀文化传统,断送在我们这一代手里。身为总编,何敢懈怠!

兄长应注意到,在本会文件中,提到“续修《中华罗氏通谱》”,必跟着“构建中华罗氏优秀文化传承体系”,也就是说:续修《中华罗氏通谱》的同时,还有更艰巨的“构建传承体系任务”!

兄长抬爱,族愚何德何能,想我中华罗氏1300多万人,藏龙卧虎,能人辈出,有能力担当此任者,大有人在,他们不是不出山,而是天机未到,一旦时机成熟,便会人才如鲫。当然,这一天,正如罗箭将军所言:可能要等十年、二十年,罗箭将军和我这些耳顺古稀之宗亲,可能见不到,但只要中华罗氏还在,一代代努力,总有一天,中华罗氏总祠会矗立在神州的大地上。

三、在“罗子国”故地重建“中华罗氏总祠”的意义

你的留言中,已提纲絷领:“羅子國有依據,後而籌建,打破門戶之見,群策群力,將是漫長而智慧之結晶,裔孫之所為,裔孫之明見,此將跳脫各地開基和世系糾葛,超越國別和環宇,得之全體裔孫之認同,宗祠為其基石,宗親聯誼為其範疇,通譜為其貫穿的精神指標”

建议在此基础上撰写一篇文章,供“《中华罗氏通谱》襄阳寻根座谈会”研讨。

本会官网发布一组有关“罗子国”史料,意在为专家学者、宗彦贤达提供论文素材,配合“《中华罗氏通谱》襄阳寻根座谈会”的筹备工作。

你是本会常务编委、副秘书长,希望有空时,包括本文在内,将有关“罗子国”的几篇文章,在“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转载,让更多的人的了解“罗子国”历史及参与研讨。

羊年新春快乐,合家安康

族愚训森

2015.2.22 于福州

阅读原文:http://www.hualuoshi.com

供稿:罗柏青、罗训森    录入:罗训森    2015.2.22    于福州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