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6029475RKf3MD

承前启后扬家风,共谋发展皆同力——罗成龙

承前启后扬家风,共谋发展皆同力

罗成龙

尊敬的各位编委、宗长、宗彦们:

 

十月天高云淡,金秋江山如画。在这无比美好的时节,我们怀着十分喜庆的心情,应邀相聚北京,置身在这样一个充满温馨和亲情的氛围之中,一起话亲情、谈感受、寻祖根、谋发展。这是一种无比的快乐和幸福,也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缘分!因为我们都是罗氏的后裔,流淌着共同祖先的血液,我们是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一家人!

罗氏宗族,源远流长。我始祖源起于夏商时期,兴旺于春秋战国之湖北宜城、南漳附近。据考证,在襄阳南漳县,建有“罗子国”城,“罗子国”并入楚国后,遗臣民及其后裔,遂以国为姓。

星移斗转,潮起潮落。纵观古今,在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罗姓家族以人为本,德行仁义,敬宗睦族,忠贞于国,诚信于民,人丁兴旺,繁荣昌盛,英豪辈出,功勋卓著,形成了“勇于上进、敢于担当”的罗家将精神为标志的宗族文化,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让我们为之骄傲和无比的自豪。

然而,沧海桑田,时代变迁。我罗氏后裔,散居五湖四海,很多支系失去了联系,致使族人寻根序谱极为困难,可谓万里相隔、千年思念。所有天下罗氏后裔,何时不想序谱归宗、亲人相聚呢?常言道:树高千尺问其根,水淌万里寻其源。今逢盛世,国泰民安,人心思源,这种文化寻根,是为发掘和探讨罗氏丈化,发现和学习罗氏先辈的崇高品德、社交修养、人生境界、治生理财的技能,以及追求生活的情趣,启迪今生、激励后人。可以说,《中华罗氏通谱》座谈会正是搭建了一个承前启后扬家风,共谋发展皆同力的平台,可歌可贺!

慎终追远,弘扬祖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罗氏后人,追寻家庭文明源头与进程,我始终坚持不懈地领悟和践行着家族传统文化价值的核心,并归结于“勤”和“情”二字之中。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说过“业精于勤”,我理解为“一勤天下无难事”。它要求我们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

我出身于湖北潜江,自幼丧父,靠“三寸金莲”的母亲把我们兄弟姊妹哺育成人,不仅生活十分艰辛,而且饱受了人间的欺凌和屈辱,但我始终以罗家祖训来激励自己与命运抗争。为了安身立命,我拖过板车,为了多挣一分钱,时常露宿荒郊野外。凭着不辞千辛万苦的精神,我或是走南闯北找市场,或是潜心攻克技术难关,创办实体企业,并把“勤劳、勇敢、聪明、善良、正直”作为厂训,率领职工搏击商海,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成功上市,正所谓天道酬勤。

而伴随我人生的另一个“情”字,则是教我成长的经历,是领悟人生境界的一种历练。茫茫世界,漫漫人生,若是缺少了一个“情”字,这世间万事万物就缺了精彩,少了灵魂。

人无情字,则无思无想,不明世理,胸无大志,人生没有大格局,当然干不成大事业;人无情字,则无道义,枉法违纪,不讲诚信,见利忘义,视为小人;

人无情字,则无仁爱之心,不会善待自己,宽待他人,处世不恭,不讲礼义;人无情字,则不会善解人意,与人合作,把握机遇,视为情商低下;

人无情字,则不懂知恩图报,肝胆相照,同舟共济;

人无情字,则会贪得无厌,不能知足常乐,心生感恩,没有幸福可言;

人无情字,则不能思索人生本来的价值,超脱自我的困惑,从善如流,积德行善,享受高品位人生的快乐。

总之,靠“勤”安生立命,搏击事业,靠“情”提升境界,升华人品,从而凝结成“勇于上进、敢于担当”的罗氏文化的价值精髓。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如今罗氏族人勤耕于大江南北,奋战在各行各业,务农、经商、从政、从教、从军、办企业,多有建树。

一滴水,容易干涸,汇聚成江河,才能形成日夜奔腾不息的澎湃力量。

在如今全球一体、合作共赢的竞争时代,让我们以眷祖睦亲的心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中华罗氏通谱》编委会为纽带,加强联络,互通有无,互利共赢,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赋予宗亲联谊以新的内涵与活力。

今天,出席座谈会的宗亲都是罗氏宗族中的时代精英,通过《中华罗氏通谱》编委会这个平台,必将进一步沟通感情、融洽关系,描绘罗氏未来发展蓝图。只有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才能携手共创罗氏文化的灿烂明天。粗浅建言,发自肺腑,聊表寸心。

四海同宗,一脉相承,五湖相聚,共襄盛举。让我们弘扬祖德,高举“勇于上进、敢于担当”的罗氏文化大旗,推崇“勤”与“情”的人生理念,继承与创新并举,求真务实,发奋努力,为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再做贡献。

最后,祝各位宗亲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罗成龙

2014年10月25日

训森注:

罗成龙,2014.10.26,“《中华罗氏通谱》北京第二次座谈会”上,被协商推举为本会副主席,湖北潜江四维氨基酸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训森按:

2008年底,笔者在时设在福建省文史研究馆中的总部,接待韩国罗州罗氏中央宗亲会会长罗钟三将军一行后,决定暂停“总部”运作,“闭关”学习互联网技术,为网络版《中华罗氏通谱》作充分的技术准备。若时机成熟,再续修《中华罗氏通谱》。

2001年5月26日,笔者接受各省罗氏代表推举,出任《中华罗氏通谱》主编,为了达到正式出版书籍的最低1000册印刷数量,带头出资6万元,预定了200套《中华罗氏通谱》(时预定价:每套300元)。

笔者曾任上市公司“闽福发”董事兼开发办主任,在“闭关”前,向上海、深圳上市公司200余位罗氏高管,每人赠送一套《中华罗氏通谱》。罗成龙董事长在赠送之列,自此,笔者与他结下宗情族谊之缘。

2012年9月,成龙董事长携子在砚总经理,带族谱专程到福州找笔者,研讨其千辛万苦得到的本支系族谱内涵,强烈要求笔者续修《中华罗氏通谱》。

可以说,成龙、在砚父子的到访,叩开笔者“闭关”之门,为敦促笔者“出山”,续修《中华罗氏通谱》,立下首功!

2014.4.4,清明节前夕,成龙董事长放弃为本支系祖先祭奠、扫墓的正日,出席“《中华罗氏通谱》重庆罗府宗祠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什么是“中华罗氏文化内涵”的研讨课题。

2014.7.27,成龙董事长百忙中,出席“《中华罗氏通谱》北京第二次座谈会筹备会”,再次強调研讨“中华罗氏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倡议在本会官网公布后,反响热烈,方有湖南株洲罗志钧和笔者的拙作等论文。

2014.10.26,成龙副主席的发言主题,紧扣“中华罗氏文化内涵”,为青轻一代罗氏,上了一堂有骨有肉、生动活泼的关于“中华罗氏文化内涵”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

供稿:罗成龙    录入:罗训森     2014.10.30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