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四——袁 义 达

序     四

袁 义 达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科学家不约而同地对中国姓氏发生了兴趣,科学家们从不同的研究目标出发,对当代中国人姓氏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中国人姓氏是一种资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中国姓氏文化在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传统的文化领域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的年代,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有姓氏文化的地位。

中国人姓氏的历史和传递规律,决定了它在探讨人类起源、民族形成、生物遗传基因的进化、乃至药物学等领域研究中的作用。这一点确实使国人大开眼界,大部分人原先一直认为姓氏不过仅仅作为一个人称呼的符号而已,没有“什么意思”!甚至把研究姓氏和家谱的学问,倾向于归为搞“封建迷信”、搞“宗派”的嫌疑行为,对姓氏文化不屑一顾。科学的发展和发现,给了中国姓氏文化新的生命和机遇。最近,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发表了中国姓氏与遗传基因关系的研究成果,宣布了“姓氏基因”确实存在的科学结论,使中国姓氏文化的研究又向上推进了一个层次。

中国姓氏不但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也是一门现代的科学。中国人的文明史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史之一,有五千年之久。而我们中国人的姓氏也有五千年之源,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姓氏,历史有这么长远。五千年来,不管换了多少朝代,改了多少年号,中国人姓氏一直延续着,从未间断过。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所制定的姓氏传递规律是完全符合自然进化的法则:姓氏以父系方式传递,这与决定人类男性的遗传物质(Y染色体)的遗传规律几乎是一样的。遵循自然进化法则的人类活动的一切行为和形式将赋予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人姓氏就是属于这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文化。

中国人的姓氏是一种多元文化,具有多层结构。当今中国人正在使用的汉字姓氏大约有3500多个,历史上出现过的姓氏至目前的最新数据在22000个以上,每一种姓氏形成的时间和背景有异有同,统一起来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姓氏,这是多元的。中国的每一种大姓不是由单一的血统组成的,往往有多个支流,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断地吸收其他血统的成员,最终形成目前中国大姓的规模,这是多层的。所以,中国的大姓中包含了其他姓氏的血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个姓氏应是平等的,大家应和睦共处,繁荣昌盛。

《中华罗氏通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时期进行编修的。经历了几千年的罗氏族人,散布于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目前的人口已经超越了千万,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百家姓”之一。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罗氏通谱》就是一部各地罗氏族人寻根问源的“圣典”。《中华罗氏通谱》以现代的理念和传统的形式,追述罗氏的起源、形成和分布,特别是包括不同民族和不同来源的罗氏派别的内容。以这种高瞻远瞩的胸怀来缅怀我们几千年的历代罗氏英雄和列祖列宗,感染罗氏民众,激励罗氏民心,增加罗氏大族的凝聚力,以此形成一股振兴罗氏宗族、促进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试想一下,不管是来自大陆的、港澳的、台湾的罗氏同胞,还是海外的罗氏华人,只要一翻开这部《中华罗氏通谱》,哪一位不会热血沸腾、精神振奋?我为这部书的设想而赞叹,为这部书的出版而欢呼!

承蒙友人罗训森先生的嘱托为《中华罗氏通谱》作序,本人今献上此文和罗氏全国分布彩图权当作序。

                                           袁 义 达

                                      2003年3月18日于北京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附:袁义达简介

袁义达,1947年生,浙江奉化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工作,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创新前沿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一直从事人类群体遗传学和中国人姓氏的研究,参加或主持过多项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共发表了40余篇论文和2部专著(《中华姓氏大辞典》和《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发现了中国人姓氏分布和遗传的规律,分布曲线和公式,首次提出了中国人姓氏“基因”的存在,创建了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

2001年5月起,任《中华罗氏通谱》编委会顾问。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