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中华罗氏文化事业——罗箭

罗箭

可持续发展中华罗氏文化事业

罗   箭

各位宗亲:大家好!

应罗府宗祠及中华罗氏通谱编委会邀请,有幸来到重庆市永川区松溉镇,参加“续修《中华罗氏通谱》第二次重庆罗府宗祠清明座谈会”,感到十分的高兴,并祝贺座谈会胜利召开。

我祖籍在四川南允,是地地道道的川渝罗氏。在缅怀罗氏先人祖德宗功的清明节,云、贵、川、渝,三省一市及部分省份的罗氏代表,会聚重庆罗府宗祠,探讨有关罗氏宗祠建设、续修《中华罗氏通谱》等有关可持续发展中华罗氏文化事业的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最近,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号召我们:振兴中华,文化先行。习近平主席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据新华网)。

古老的姓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源远流长的中华罗氏既有千支百脉炎黄子孙的共性,又有罗氏固有的特性。如何响应党中央号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华罗氏特色、宗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已经历史、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构建优秀姓氏文化传承体系,宗祠和族谱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载体。

宗祠祠堂,是供奉祖先的祭祀场所,是宗族的象征,亦是商议宗族大事的地方。它兼有祭祀先人,传承先贤,启迪后昆的教化功能,通过潜移默化,从娃娃做起,宗祠具有强大的凝聚人心功能,它也是光宗耀祖的重要载体。在云、贵、川、渝罗氏共同努力下,罗府宗祠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已经形成一套具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新性的组织、管理办法。本次座谈会,罗府宗祠管委会认真地总结了经验,介绍具体创新的组织架构及管理办法。其推举一批事业有成的罗氏企业家直接担任管委会领导,选用较高素质人员担负日常管理之责,大胆引进“股份制”,创办“罗府经贸公司”,为罗氏宗祠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假以时日,必定会为罗府宗祠累积不少公产公业资本,值得各地罗氏宗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予以借鉴、推广。

通谱,用以记载本族的历史,具有强大的收族功能,在逐步“城镇化”的今天,其作用无以替代。它最大的作用是以血缘为钮带,“管摄天下人心”、“敦宗睦族”,团结族人共同上进,光宗耀祖。

通谱文化,学术界称为“谱牒文化”,具有“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永恒魅力及当代价值”。已于2007年5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中华罗氏通谱》就是有力的例证。她不但翔实地记载了罗氏光荣历史,而且创新性地在古老族谱编纂中,应用当代“遗传基因”研究成果,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了时代科学精神,她是立足中国罗氏,又面向世界中华罗氏的文化创新成果。

续修《中华罗氏通谱》就是响应党中央号召: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只要中华罗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宗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宗亲们:

中华罗氏占中国总人口0.86%,是中华万家姓中,位于第二十位的姓氏。我们理应在各行各业人才中,占有不低于0.86%的份额。在某些方面我们是遥遥领先的,如十大帅中有罗荣恒元帅,十大将中有罗瑞卿大将,党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领军人物罗青长。在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孔庙中,我们有宋·罗从彦和明·罗钦顺,还有候选的明朝状元罗洪先。在中国“四大名著”中,一部半是罗贯中所撰写。在三次统一台湾的历史中,郑成功的水师提督罗蕴章;施琅水师中、左、右都督罗士鉁、罗士鋐兄弟;民国开国元勋、台湾抗日英雄罗福星等,为罗氏声誉,做出了杰出贡献。

罗氏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我们不能陶醉在光荣簿上。在当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中,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有点落后了。在世界级、国家级的企业家中,尚未见到罗氏活跃的身影!拥有相当数量、杰出罗氏企业家是建设中华罗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争取拥有总数不低于或超过0.86%的罗氏企业界人才,是中华罗氏努力的方向。

川渝是中华罗氏第一大省。汉朝时,就有成都人罗裒“富可敌国”的正史记载。历史在螺旋式前进,川渝罗氏已经传承历史,涌现了不少企业家。罗府宗祠正创造性地开展宗祠文化建设,加上中华罗氏深厚的文化滋养,世界级、国家级的罗氏企业家,有可能在川渝大地上率先出现。

宗亲们:

我们召开本次座谈会是为了总结、推广重庆罗府宗祠创新性的文化建设,是为了续修《中华罗氏通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好宗祠、通谱、这一硬一软的文化载体,中华罗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再是梦想,而会成为实实在在的现实。

让我们团结起来,努力工作,吸引更多优秀罗氏参与创建传承体系工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襄盛举!

                                                                            2014.3.31

注:罗箭:少将,本会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某部副政委,罗瑞卿大将之长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