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芝雀堂”、“芝鹤堂”的内涵

罗氏“芝雀堂”、“芝鹤堂”的内涵

——兼记安徽宣讲罗氏家风
“君章才五色,知尔得家风”第一课

 

[罗谱2018.7.3福州讯(罗训森)]     郡望,是姓氏的徽标;堂号,是支系的旗号。其形成各有缘由,皆具内涵。

7.2,上午,笔者应安徽罗氏宗亲会副会长罗明武、罗时松之邀参加“(安徽)六安罗氏宗谱第十一修编委会扩大会议”,会议开得很成功,搭建了强大领导和工作班子:一个当地厅级罗氏当顾问,一位处级(市教育局原副局长)当主编,好几位律师、退休教师参加,各房房长是天然的编委,领导干部、企业家、专家学者三结合,是笔者所见地级市修谱机构的典范。

安徽罗氏宗亲会会长、安徽高强集团公司董事长罗朝桂,得知笔者在安徽消息后,邀请本人到合肥商谈罗氏文化之事。

合肥,古称庐州。唐著名诗人皎然《送罗判官还寿州幕》:

《送罗判官还寿州幕》

君章才五色,知尔得家风。

故里旋归驾,寿春思奉戎。

天寒长蛇伏,飙烈文虎雄。

定颂张征虏,桓桓戡难功。

时任判官的罗珦,后任庐州、寿州刺史、司农卿、京兆尹(首都长官,“九郷”之一)、上柱国(正二品)、开国襄阳男爵(罗氏是“开唐十六姓”之一,皇帝敕封罗珦为“开国男”,指引罗珦家族可能是秦王李世民府“某罗氏开唐将军”之后),《全唐书》留有罗珦当庐州刺史时的《德政碑》及墓志铭。罗珦“芝雀”的吉祥颂誉,传承发展了罗含,字君章的“兰菊”家风,该诗确证罗珦、罗让家族奉晋之罗含为先祖。

罗珦是中华罗氏著名历史人物之一,其品行获得社会的高度赞扬,皎然把罗珦的优秀德行、德政、“罗家将”敢于担当精神与晋之罗含联系起来,称颂罗珦得到并传承发展了晋罗含的优秀家风。

罗珦、罗让父子奉襄阳为郡望。彼时,长沙还不是罗氏的郡望,当时,还没有长沙罗、豫章罗之称谓,天下汉族罗氏大多奉襄阳为郡望。

据唐林宝著《元和姓纂》,当时罗氏有三个郡望:襄阳(以罗宪、罗含、罗尚为代表)河东(以鲜卑族曲蛇侯罗结为代表,治所在太原)齐郡(以罗仕信为代表,该郡望实际上是襄阳之分支,治所在济南)。唐五代,著名诗人罗隐与邺王罗绍威、进士员外郎罗衮编修《罗氏通谱》,确立罗氏长沙郡望,奉晋之罗含为先祖。

笔者赴安徽六安参加修谱会议前,已预感到安徽可能有唐罗珦的支系存在,所以,请本会常务编委、安徽省委统战部处级干部、台湾一级上将罗本立孙女罗敏,留意安徽罗氏有关支系。

7.2,下午,与罗朝桂会长商谈中,笔者询问安徽有否罗氏“芝雀堂”,他肯定回答:有,还有“芝鹤堂”,是两兄弟,其本人就是“芝鹤堂”的。笔者喜悦心情,溢于言表。亦坦然告知,今年三月,参访湖南省耒阳市罗含研究会时,湖南耒阳正源学校罗湘云校长展示唐著名诗人皎然《送罗判官还寿州幕》一诗,回福州考证后,才知道唐罗珦、罗让父子是晋罗含的后裔,撰写了有关论文、讲义,形成一批罗氏家风研究最新成果。

会谈期间,正巧安徽淮南罗氏宗亲会打电话给朝桂会长汇报工作。他接电话后说:真巧,淮南罗氏就是“芝雀堂”的。

据国史《新唐书》罗珦本传:

罗珦(?-809),越州会稽人。宝应初(763),诣阙上书,授太常寺太祝。曹王(李)皋领江西,荆襄节度使,常署幕府,累迁副使。皋卒,军乱,劫府军,(罗)珦取首恶十余人斩以徇,环棘廷中,俾投所劫库物,一日皆满,乃贯余党。召为奉天令。中官出入系道,史缘以犯禁,(罗)珦搒笞之,虽死不置,自是屏息。

擢庐州刺史。民间病者,舍医药,祷淫祀,(罗)珦下令止之。修学宫,政教简易,有芝草、白雀。淮南节度使杜佑上治状,赐金紫服。再迁京兆尹(三品),请减平籴米,以常赋充之,人赖其利。以老病求解,徙太子宾客(正三品),累封襄阳县男。(元和四年十一月(809)),卒,谥曰夷。

封爵上柱国为正二品

同据国史《新唐书》:罗珦子让,字景宣,以文学蚤有誉。举进士,元和元年(806),宏辟、贤良方正,皆高弟(通“第”),为咸阳尉。父丧,几毁灭。服除,布衣粝饭,不应辟署十余年。淮南节度使李鄘即所居敦请置幕府,除监察御史,位给事中,累迁福建观察使,兼御史中丞。有仁惠名。或以婢遗让者,问所从,答曰:“女兄九人皆为官所卖,留者独老母耳。”(罗)让惨然,为焚券,召母归之。入为散骑常侍(正三品),拜江西观察使。开成二年(837)四月,卒年七十一,赠礼部尚书。

桓桓戡难功”,亦僧亦诗的皎然,用诗歌预测、颂扬浙江老乡、时任判官的罗珦,得到罗含的家风,其果断平定幕府叛乱事件,定会彪炳史册。唐罗珦几乎复制了先祖晋罗含的官职,说罗珦是晋罗含化身,亦毫不为过。

擢庐州刺史。民间病者,舍医药,祷淫祀,(罗)珦下令止之。修学宫,政教简易,有芝草、白雀。”罗珦的崇高品德,体现在他当庐州刺史之时,其后裔以罗珦品德为荣,此即安徽罗氏“芝雀堂”、“芝鹤堂”的内涵,“芝雀”、“芝鹤”成了唐罗珦的代名词。

现可确定,安徽省有唐罗珦后人,同时,福建省福安市也有罗珦后人。罗珦是晋罗含的后裔,“罗含有后重家声”(明状元、大理学家罗洪先诗句)再次得到史料和现实的确认。

好人有好报,罗朝桂宗彦热心罗氏文化事业,慨然出任民间安徽罗氏宗亲会会长,祝贺他找到了真正的直系祖先。

姓氏文化三大支柱:祖墓、宗祠、族谱(学界称“谱牒”)。罗朝桂宗彦最关心的其先祖罗珦墓茔所在,也已有大致的区域:浙江古会稽地区,但要找到具体的地点,还有大量的探访工作。功夫,将不负有心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相信罗朝桂宗彦一定会找到其先祖唐罗珦墓或遗址。

附:

罗珦墓志铭

 

唐故太中大夫、守太子宾客、上柱国、襄阳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罗公墓志铭(并序)

·权德舆

公讳珦,其先会稽人。蜀广汉太守蒙,晋西鄂节侯宪,给事中袭,皆以茂绩,焯于前载。

曾祖彦荣,皇同州长史。祖思崇,韶、睦、常三州刺史。父怀操,桂州兴安县令,赠华州刺史,实有清行藏于家牒。

公早孤贫,笃志好学。舅氏徐吏部浩,器以远大,以其兄之子(女)妻之。

宝应初,上书言事,廷命太祝由吏资转长水、河南二县尉,万年主簿,分董计司湘中之赋,授大理司直。嗣曹王以宗室吏师,节制洪、荆、襄三府,公皆赞其师律。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祠部员外郎。

府除,征为奉天令,刺庐、寿二州,就加御史中丞,入为司农卿,京兆尹。移疾乞告,改太子宾客。凡莅十六官,考绩四十四。

宏厚有局度,辩论通史事。敏而文,忠而能,力缘饰桢,干所居可纪。初结绶,满岁调于有司。会舅氏居选部,上其名于宰府,试言二篇,比兴菁华,及宾曹邸,兼管书奏,下安陆应山,露布于朝,矢口雨下,含章迅发,介汉南也。

武人因府丧,以劫军实,诪张无状。公立斩首恶十余曹,且命环棘于庭,俾投所取以贳罪,间一日,而金币皆复。微公之才,则一方几乱。

其宰陵邑,内官旁午,吏有因缘,横猾以犯禁者,榜笞至死。人用知惧。凡田里之辟,庸亡之徕,皆倍于始。至而不书于籍。庐江剧部,号为难理。强家占田,而窭人无告;乡校废落,而冗吏猥多。被病者,舍医事,求淫祀,公皆去其弊,而图其利。人人得尽四支之敏,而务十全之术。

修起经师,弟子以理庠塾。每岁以廉茂计,偕者倍于他邦,化条简易、和气浃洽。灵芝产,白雀至,连率今司徒岐公,上其理状。诏赐紫金命服。

寿阳与蔡人接壤,有州师万数,天子命中贵人监理,视方任焉。训武备,饬文事,严重廉清、理行第一。入以材能为九卿,典司金谷,由朱邑之课,第循牟融之事,任其事尹京,毂不施拘距。

尝请减县内平籴之半,且以尝赋输于公,上者充焉。精力惠养,人蒙其利。前史称吏不廉平,则理道衰,旋观夫人之所莅,有以见朝廷理道之所繇也。

年耆疹病,乃喟然叹曰:“吾以泽国书生,累至二千石,居大农内史,止足休老,其在兹乎?”拜章数上,虽处以储宾优秩,而不得谢。

以元和四年()冬十一月,启手足于宣平里之私第。逾悬车者四岁。

夫人东海徐氏,同州司马参军浚之息女,妇道柔正,不跻偕老。

嗣子让,乡举进士,博学宏词,能直言极谏,三登甲科,为校书郎,咸阳县尉。毁瘠孺慕,如不欲生。号奉輤车,以某月日,归祔于会稽之兆域。

以德舆与公,同服大僚,顷岁奉行中执法之诏,又尝读亡友杨懋功刻金石遗爱之说,公之率履,固为周知,识诸窀穸,不敢辞也。

铭曰

懿彼君子兮有猷有守,其心不回兮其进不苟;

中外赋政兮人之父母,金艾被体兮华缨耀首。

月在子兮岁居丑,复东荣兮寝北牖;

火黻列兮熏元,纽归鲜原兮巾广柳。

邱夷谷变兮何不有追;琢贞坚兮天地久。

〔唐〕故朝散大夫、守秘书少监致仕周君书墓志铭并序

权德舆字载之唐名宰相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德舆生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赋诗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当时公卿侯王功德卓异者皆所名记十常七八。《新唐书·162本传载录

罗珦德政碑

 

唐庐州刺史、本州团练使罗珦德政碑

·

王者法天地之治,赞其化育者其惟循吏乎!

罗公牧庐江七年,政洽化淳,迁领寿阳。州之耋老韦挺等,永惟州尊鞠我覆我之德,若非缙绅先生之言,刊他山之石,令一郡之人,入则瞻之,出则望之,则何以塞恋慕之思邪!于是同心上请,遂降中诏,谓凭尝载笔右史,请述徽烈。

公圭璋秀特,奕叶蟑冕。曾祖彦荣,皇朝同州长史。王(祖)父思崇,韶、睦、常三州剌史。烈考怀操,桂州兴安县令。

世以文学政事,扬历清贯淮海之郡。庐为大封;略阔而土田瘠,人产寒薄,井赋尤重。公由奉先公会而牧是邦。性严而不残,和而不流。仁可以育物得众,智可以丰财成财,勇可以荡邪去暴,寝处冉季之政,驰骋游夏之艺。

庐江之俗,不好学,而酷信淫祀,豪家广占田而不耕,人稀而病于吏众,艺桑鲜而布帛疏。滥有札瘥,夭伤则损败生业。舍药物,而乞灵于鬼神。公则禁其听神,颁以良药,为求十全之术,以救活之。令春无虐寒,夏无瘠首之疾。

又命乡塾党庠,缉其墙室,乡先生总童冠子弟,以淹中之礼田,何之易!上代帝王遗书,与鲁春秋及百王之言以教之,圆冠方屦者不补吏。不及数岁,俊造之秀,升于宗伯者,仅四十人。

又命有不耕之田,有能兴耒耜者听耕之,所耕之田,因为之主。垦田滋多,岁以大穰,每里置里胥一人而止,余悉罢之。至定赋之际,集人正坐,众议其重轻,里胥书于籍,而无得措一辞焉。是以赋均,而无铢禸之差。劝之艺桑,以行赏罚。数年之后,环庐映陌,如云翳日,易其机杼,教令缜密,精麄中数,广狭中量,鬻之阛阓,而得善价,人以不困。

郡至,每岁四时呈课,属邑之联事,定其迟速美恶,而殿最之。务繁劳人无宁止,权宠之党,因而强丐。

公命县人,夫守清静之化,四时无得离邑,唯岁终一至郡计事,人乐易简之理。咸思自言泽国,沮洳水涝,不时郡城崩剥,劳于版筑,百堵兴役,则竭作齐人。公命州兵食公之糗粮者,度其力役多少,加给僦功缗钱,录尺摧阙,随补隙坏,不闻鼛鼓,而百雉常峻。

三代盛王,曾不遗年,圣朝立制,高年者给侍丁,以遵前古养老之道,长吏不能遵行令典,以垂空文。公因班春行部,宣明诏旨,当侍白发者。舍其百役,齓齿知感,荷其生成。军兴以来,赋役差重,钱贵货贱,罢甿不堪,悉输缗帛、黔首重困。

公命一郡所出之货,人皆得而输之。其上者,贡于王府;其中者,入于方帅;其下者,以充郡守群吏之稍食焉。人人自便,吏无侵害,其厚风俗,去疵疠,勤力爱人,兴利除害,不至于严,而人从化。故有生说于其下,和气应于其上,则有灵芝瑞雀,无情而产,重葩三秀,煌煌可爱,丹喙皓质,其仪可喜。宜其超赐金增秩之宠,以备公卿之阙。

所以擢阶品第五,书考课第一。徽章命服之美,恩锡丛至。天子以寿春右郡淮海,内屏地雄,人富东南,枢辖有介马数百、徒兵万人。诏公为寿州刺史、本州图练使。辕门洞开,貔虎洸洸,朱綅贝胄,金龟紫艾,银铛宠荷,恩视方伯。

寿春抵庐江三百里,公尝牧兹郡,寿人望而爱之。赤帏即露,寿人自理。俄有诏曰:寿州剌史罗珦,前为庐江政事,居最惠,养赡助,一邦阜安,中司执法,外督州郡,可兼御史中丞。其宰奉先也,封畿千里,斯邑为大,垦田之数二万顷,每岁引刍粟之车九千乂。

公布政有条,事皆肃给,邑有园寝,多充奉之劳。中贵人率常旁午,有怙势凭宠之吏,侮慢公法,公闻杀之。强家恶子,散落他邑,政成四稔,去而见思。

邑人姚芝等,相与诣阙,请刊金石。公之佐嗣曹王皋也,荆门汉上之理和门之政,军司马马彝主之郡邑之政,而公主之。征南日登岘首,命宾友有成晋坐啸之。逸言理行者甲于他邦。其后属帅殁兵乱,人胥大恐,公从容指挥,熸其同恶,军垒和静,不知有兵。

在奉先日,天子闻公,樊汉丕绩,理邑殊化,召入明延,咫尺慰勉。其任理官吏,京县尉甸服也,咸有勤绩,称于官司,可谓终始不回,宜享荣号者矣。

颂曰:

公未至此,郡无典刑,赋集役烦,人岂乐生。

有里不居,有田不耕,法禁废弛,游人纵横。

乡有疾疠,乞灵舍药,邑有党庠,不学将落。

贫人税重,豪家赋薄,田稀翳桑,猛虎为虐。

自公来斯,经教大开,垦彼荆榛,化为莓苔。

隘关溢厘,万商俱来,罢吏息人,老安少怀。

提封之内,邑无旷土,游手灭迹,艺桑亩青,

衿圆冠口,宛若邹鲁,贫均富敛,祛其疾苦。

时或札瘥,害及于人,颁以良药,绝其听神。

纲宽禁疏,有制有伦,出入阡陌,心劳体勤,

有兽不搏,由公服驯,皇夺良牧,彼肥之曲,

迁临寿春,朱英畅毂,抚我何俭,舍我何速。

愿公寿考,享有百禄,瞻是丰碑,慰彼恂独。

钦定全唐文卷四百七十八

注:杨凭,曾任唐京兆尹,“杨氏兄弟三进士”,名著京城。

罗训森,高级工程师,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总编、福建省敦睦姓氏谱牒研究院院长,手机:13960825863

阅读原文http://www.hualuoshi.com/?p=17131

供稿、录入:罗训森     2018.7.3   于福州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