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罗氏家风家教(四) 读书礼让,修身齐家 ——初探明状元罗伦《戒族人书》

中华罗氏家风家教(四)

读书礼让,修身齐家

——初探明状元罗伦《戒族人书》

罗训森

“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修身”,宋先哲罗从彦思索、思考甚多,向上崇善,名节忠义,集中体现在其《诲子侄文》及《豫章文集》“议论要语”中。

如何“齐家”?明先哲、状元罗伦,在《戒族人书》一文中,用通俗语言,准确地给出答案:

“八不”:不争田地,不占山林,不尚争斗,不肆强梁6,不败乡里,不陵(凌)宗族,不扰官府,不尚奢侈。

“两要”:要旨在读书和礼让。

罗伦在《戒族人书》中,为罗氏树立“好子弟”的定义和标杆:“所谓有好子弟者,非好田宅、好衣服、好官爵、一时夸耀闾里者也。谓有好名节,与日月争光,与山岳争重,与霄垠争久1,足以安国家,足以风四方,足以奠苍生,足以垂后世”。标杆人物:欧阳修、文天祥、范仲淹;

为“恶子弟”,也提出明确的定义和警示人物:“若只求饱暖,习势利,如前所云,则所谓恶子弟,非好子弟也”。警示人物:蔡京、秦桧。

鉴于罗伦尊崇的历史及当代地位,明状元罗洪先作为同吉安府、同罗氏宗族,饱含同宗之自豪感“呜呼!若吾罗文毅公,其将庶几乎!”予以推崇褒扬,在《重刻一峰集序》中,对罗伦思想高度评价,很快形成了中华罗氏家风家教中的核心:读书礼让,修身齐家

许多《罗氏族谱》,追溯上源时,述及江西吉安吉水,决非偶然,文化认同,亦非妄攀阀阅,皆因罗氏家风家教的形成与江西吉安吉水的四位罗氏先哲有关:

1. 罗从彦:从祀孔庙、朱熹老师李侗的老师、谥文质、豫章先生

注:罗从彦对形成罗氏“豫章郡望”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官修的唐林宝所著《元和姓纂》中,中华罗氏仅有三个郡望:襄阳(湖北,代表人物罗宪)、河东(山西,代表人物罗结,鲜卑族)、齐郡(山东,代表人物罗仕信)。在唐末,五代十国时,因长沙罗氏崛起,著名诗人罗隐与邺王罗绍威编修《罗氏通谱》,增加了“长沙郡”,代表人物晋罗含,唐长沙王罗弘信、邺王罗绍威、诗人罗隐等,宋罗从彦从祀孔庙后,再增“豫章郡”。

2. 罗钦顺:从祀孔庙、礼、吏部尚书、谥文庄、《困知记》作者

3. 罗     伦:四方从学者甚多,明状元、谥文毅、一峰先生

4. 罗洪先:候选从祀孔庙、门生众多,明状元、谥文恭、念庵先生

罗从彦的《诲子侄文》、罗伦的《戒族人书》,“一文一书”,是中华罗氏家风家教中,最珍贵的两颗璀璨明珠。

“中华一脉,渊远流长”(开国元勋罗青长为2007.5《中华罗氏通谱》题词),附录明状元罗伦的《戒族人书》及明状元罗洪先的《重刻一峰集序》,供仁人志士研究中华罗氏家风家教的形成綠由。

罗氏子孙,需经常对照明状元罗伦《戒族人书》中,“好子弟”、“恶子弟”之定义和标准,争当“好子弟”,劝戒“恶子弟”,传承发展中华罗氏优秀家风家教,光宗耀祖,为中华罗氏争光。

 附1:戒 族 人 书

明·罗伦

罗伦,明永丰人,字彝正,号一峰。家贫好学,樵牧挟书,讽诵不辍。成化初,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为进士第一人(俗称状元)。官至修撰,但不几年就退休不出。为人刚正,严于律己。衣食粗恶。晨起留客饭,妻子到邻家借米,到中午方才煮饭,亦不以为意。四方从学者甚多。卒年四十八岁,学者称一峰先生,谥:文毅。

原文

列位叔父,列位兄长,别后想得安康。

(罗)伦别无他嘱:为人祖宗、父兄者,惟愿有好子弟。所谓有好子弟者,非好田宅、好衣服、好官爵、一时夸耀闾里者也。

谓有好名节,与日月争光,与山岳争重,与霄垠争久1,足以安国家,足以风四方,足以奠苍生,足以垂后世。如汴宋之欧阳修2,如南渡之文丞相3者是也。若只求饱暖,习势利,如前所云,则所谓恶子弟,非好子弟也。此等子弟,在家未仕也,足以辱祖宗,殃子孙,害身家;出而仕也,足以污朝廷,祸天下,负后世,甚至子孙有不敢认,如宋之蔡京、秦桧4,此岂父兄祖宗之所愿哉!想其势焰,宦爵富贵,岂止如今日乡里中一二前辈也!而今日安在哉?

然所谓好子弟者,亦在父兄子侄成就之耳。人才之盛,乡党为最5,然非父兄败之,则子孙丧之,取讥天下,贻笑后世,甚可恶也。载之史书,使后世之明君贤主,轻弃南人未必不由此也。

吾愿叔父听之,子侄戒之,其怂成我做天地间一个完人。

盖未有治国不由齐家,家不齐而求治国,无此理也。何谓齐家?不争田地,不占山林,不尚争斗,不肆强梁6,不败乡里,不陵(凌)宗族,不扰官府,不尚奢侈弟让其兄,侄让其叔,妇敬其夫,奴恭其主。只要认得一忍字、一让字,便齐得家也。

其要在子弟读书与礼让。若不听吾言,譬如争一亩田,占一亩住基,两边不让,或致人命,或告官府,或集亲戚,所损甚大。若以此费,置买前物,所费几倍,若曰住基无卖,此又愚也。其所以此计者,不过遗自己之子耳。父母之心,爱子孙一也。今夺吾父母之子,以与自己之子,甚非我父母之心也。父母虽不在,逆其心,则逆天理矣,安知吾子孙不如今日之争哉!凡事皆此类也,而此事尤切,故特言之。

今后,若有田地等物不明,只许自家明白,不许扰及官府。我若不仕,尤当守此言也。其余取债之属,民甚贫穷可悯,自己少用一分,便积得一分德,奴仆放横,不可放起。自今以后,无片言只字惊动府县方好。不然,外人指议,此人要做好人,不能齐家,世间安有此等好人哉?由此得祸,不可知也。

兼我在此,国事日在心怀,仲淹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况今日乎!进退得失,有义有命,吾心视之,已如孤云野鹤,脱洒无系,自古坏事,皆是爱官职的人,弄得狼狈了脱,便根本不安,枝叶安得保乎?戒之!戒之!

若使我以区区官势来齐家,不以礼义相告,便成下等人了。但中间有等无知子弟与不才奴仆,弄出事来,则须治之以官耳。叔父须戒之,慎勿以吾言为迂也!

【注释】

1. 与霄垠争久:霄,云霄,指天;垠,土垠,指地;与霄垠争久,指与天地争长久。

2. 汴宋之欧阳修:汴宋,因北宋都城在汴京(今河南开封),所以用指北宋;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是当时文坛领袖,古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也很有名。

3. 南渡之文丞相:南渡指南宋。北宋被金灭亡后,赵构在浙江杭州建立的政权就是南宋。因为南宋君臣都是从中原的汴京南渡来到杭州的,故将南宋称为南渡。文丞相,指文天祥,留任南宋宰相,宋亡后被元军俘虏,不屈被杀。

4. 宋之蔡京、秦桧:蔡京在宋徽宗时官至宰相,是有名的奸臣。秦桧是南宋高宗时的宰相,力主向金屈膝求和,害死主战将领岳飞,与蔡京一样,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

5. 人力之盛,乡党为最:乡党指罗伦自己的家乡。全句意为我们家乡人才很多。

6. 不肆强梁:不逞凶暴。

【简评】

罗伦明白:能够称为好子弟的不是因为他们有好田宅、好衣服、好官爵等条件,而是因为他们有好的道德品质,是对国家人民有用的人。这种认识难能可贵。罗伦谈到齐家,在于不争田地,不占山林,不尚争斗,不肆强梁……不尚奢侈等,应视为至理名言,罗氏族人应以此为立身处世之则。

——《古代家书选》,漓江出版社1984年8月出版

训森按:

罗伦,明代状元,众多族谱引以为豪。《四库全书》收录《一峰文集》,证明他不但是罗氏的自豪,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华罗氏通谱》选录他的《戒族人书》,是因为该文的主要观点,至今,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何谓“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何谓先进文化代表?《戒族人书》应是代表作之一。望我罗氏族人当切记之,遵循之。

有条件的罗氏宗祠,当请书法名家挥毫,制成匾额,高挂祠堂大厅。每逢族内大事,当吟咏之,学习领会之。

 明·状元罗洪先为状元罗伦树碑

附2:重刻《一峰集》序

明·罗洪先

天地有气,义大和乘,以代其运,阳昏赖以敛其成,震而为雷霆,激而为风飙,而为霜霰,起岛为山岳,奔而为湍澜。其凝于物,为坚金、为完璞、为后凋木,其灵于人,为刚严、为果毅、为真遂、为无侧。颇得之而诸欲亡,言之而异端熄,用之而群奸屏、四夷宁。而不用创为万世法。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能夺也。

呜呼!若吾罗文毅公,其将庶几乎!公名满天下,童孺皆能道其行事,至其所得,虽学者不能尽识也。死生之际大矣。公家贫,日中不能举火,而对客谈学不倦。得新衣,遇道殣辄解以痊,而身无完裳。今之言处贫贱者,未必皆困于衣食者也。困于衣食者少矣,至于冻且馁者,益加少矣。公冻馁几于死亡,而一无足以动其中。他尚何有哉!

名位不能使之荣,损斥不能使之辱,功能不能使之乐,祸患不能使之忧,言论不能使之惑,意气不能使之改,所谓浩然而刚大者,性成然也。非有事于勉强者也。

吾独怪夫学者之为言也,或病其僻,或疑其矫,纚纚乎听之,非不和且平也。语其平生,虽丝发之微,亦足以动心而变色,而犹自以为知道,岂非世教之虑哉。

洪先幼闻公于人,辄有不获执鞭之叹,且欲以身私淑之,然止叹其难能耳,固亦未知求所得也。二、三年来渐悔其谬,于是再读所谓《一峰集》者,不牵章句,不涉蹊径,不执意象,不事雕镵,慨乎其于辞而沛乎,其于气而皎乎。其于先得之心出之言,懦者惭,鄙者惧,然后乃知孟氏之学,至公一明,其言实天地义气之所发也。而乌可视以空文?

为桂林张君思默,以进士来令永丰,首考文献、风历、诸生。闻公之文有遗刻者,请于双江聂君搜辑编次,俾为全集以传,遂因君索言于余。

呜呼!公之所得,不系集之有无与全否也。有欲知吾之浩然者,观于是集,将不为濯热之清风、苏蛰之迅霆也夫!

训森按:

当年,明·状元罗洪先为状元罗伦树碑立传,今天,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传承罗洪先优良传统,要为为中华罗氏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罗氏先哲、先贤、先烈,以及宗彦贤达树碑立传!

弘扬祖先业绩,启迪后昆奋进。读修《中华罗氏通谱》是为了构建中华罗氏优秀文化传承体系,让中华罗氏文化代代相传,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阅读原文http://www.hualuoshi.com/?p=15712

供稿、录入:罗训森  2017.8.7  于福州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