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t_007

罗氏渊源概述

四、其它姓氏融入罗氏

春秋战国时期,罗国与赖、傅两国毗邻,人员交往密切,难分彼此,因此,有赖、罗、傅同宗之说,已召开过十二届代表大会的“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便是此历史的产物。

历史上不同时期,曾有过其它姓氏溶入罗氏的记载,尤其北魏孝文帝时,曾有过大规模的官方改姓,有许多少数民族如叱罗氏、破多罗氏、斛瑟罗氏、解瑟罗、武罗等改为罗姓,其中北魏时,鲜卑族、代州人屈蛇节侯罗结、带方公罗斤、罗敢、罗伊利、济南王罗拔家族,南阳郡公罗协等便是典型代表。尤其罗结家族的十分显赫,使山西“河东”成为罗氏“郡望”之一。

“大罗氏”以官名“大罗”(掌罗鸟兽与女以贡)为氏,秦时有将军大罗洪(弘),秦以后“大罗氏”在历史及典籍中已罕见,其后裔已加入罗氏,是较早溶入罗氏的先民。明朝状元罗伦在论述罗氏来源时说,秦朝时有甘罗去“甘”姓罗。

也有外国人改为罗氏,如唐朝,有印度人改为罗氏,名好心,功至封新平郡王,但笔者至今未见有奉其为先祖的《罗氏族谱》。明朝时赐元人阿拉克萨姓为罗姓,名秉忠,官至一品都督等。

在《中华罗氏发展史简述》一文中,各个时代有许多兄弟姓氏改为“罗氏”的史实。在本书“人物卷”中,有不少少数民族罗氏列名其中。

今彝族、壮族、蒙古族、布依族、苗族、瑶族、土家族、白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有罗姓,这些优秀人才赐姓改姓后,为罗氏带进新鲜血液,添加新的遗传基因,其中杰出人才中姣姣者,如鲜卑族、山西代州罗结家族掌管北魏半壁江山,为罗氏的声誉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自2007.5,中国文史出版社版《中华罗氏通谱·渊源卷》

录入:罗训森    2014.6.21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