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从彦生平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作者:高令印,厦门大学哲学教授)

罗从彦生平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

 

高令印

一、世系生平著述

罗从彦字仲素,南剑州沙县(今福建沙县)人。原籍豫章(今江西南昌),自号豫章,学者称豫章先生(编者注:汉代豫章郡含今江西及广东北部)。生于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0),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绍兴二年(1132)进士,授惠州博罗县主薄,在任二年而卒。南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赠太师邹国公、谥文质。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596)从祀孔庙,在西庑司马光之下、胡安国之上。清圣祖康熙四十五年(1706),皇帝赐御书祠额曰:“奥学清节”。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罗从彦远祖周文由江西洪州豫章(今南昌南郊)至今福建沙县任县尉,是为罗氏入闽始祖(编者注:罗周文为豫章何县人待考)。至北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七世祖罗觉民(编者注:世次有误,据出土之罗畸墓志铭,罗周文为罗畸七世祖,应为罗从彦八世祖。)由沙县迁至剑浦(今南平)县城。此后,十世祖罗世南(罗从彦祖父。)定居于剑浦县溪南罗源里,从彦生于此。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罗从彦到沙县西郊洞天岩讲学9年,到外地拜师杨时等皆从此出发,他便以沙县为家,后来文献记载便谓其为沙县人。由上可知,谓罗从彦为沙县人或南平人均可。

罗从彦一生主要从事儒学研究和文化教育活动。

罗从彦的著述,主要有《遵尧录》、《诗解》、《春秋指归》、《语孟师说》、《中庸说》、《台衡录》、《议论要语》、《春秋毛氏语解》、《二程龟山语录》、《诗文集》等,多佚失。结辑有《罗豫章先生集》。

二、师徒杨时李侗

罗从彦自幼聪明好学,10岁能诗,13岁从吴仪(字国华)学经学。后闻杨时得程氏之学,遂师事焉。据专家们的研究,罗从彦师事杨时有4次。1.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杨时职事浏阳,被诬告,罢官返乡将乐,在其故乡含云寺讲学,罗从彦前往受教,时年29岁。2.北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杨时在南京(今河南商邱)任敦宗院宗子博士,是年七月、八月,罗从彦前往受学,时年40岁。3.政和二年,杨时赴浙江萧山任知县,罗从彦前往受学。4.政和七年(1117),杨时在毗陵(今江苏常州、无锡、镇江一带)任提点均州明道观,罗从彦前往受学,时年46岁。

罗从彦在师事杨时过程中,曾直接向程颐求教。有一次罗从彦向杨时求教《易经》上的问题,杨时讲了,罗从彦有疑色,杨时便说:“以前我是听伊川(程颐)先生讲的,他讲得可透彻呢?”罗从彦便立即鬻田裹粮筹够资费到河南洛阳拜程颐为师。他听程颐讲《易经》之后,说:“以前我听龟山先生的讲解也是这样。”1回闽后,便专心向杨时问学,“尽得龟山不传之秘”。2

罗从彦初听杨时讲学,即“惊汗浃背”,认为不向杨时问学,是虚度此生。因此,他在杨时门下非常努力学习,杨时“弟子千余人,无及从彦者”。3杨时非常喜欢罗从彦,认为“唯从彦可以言道”。4罗从彦之学传授给李侗。李侗于24岁时拜罗从彦为师。李侗认为,罗从彦之学为程氏、龟山真传。他称颂罗从彦说:

其惟先生服膺龟山先生之讲席有年,况尝及伊川先生之门,得不传之道于千五百年之后,惟明而修,行完而洁,扩之以广大,体之以仁恕,精神微妙,各极其至,汉唐诸儒无近似者。5

“得不传之道于千一百年之后”,是程颐对其兄程颢的评论,这里李侗加在罗从彦头上,可谓评价至高。这也是借此以抬高自己。接着,李侗强调,“愿受业于门下,以求安身之要”。“故吾可舍,今我尚存。昔之所趋,无途辙之句留;今之所受,无关键之能碍。”誓将孜孜于斯道,“死而后已”。6

杨时、罗从彦、李侗被称为“南剑三先生”。他们是闽中早期理学的代表者,朱熹的先驱,是二程洛学发展到朱熹闽学的中间环节,在程朱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以主静为宗

罗从彦跟二程、杨时一样,把理作为世界的本体。他反复强调,“天地之先也是理。”7“有理而后有物。”8这是他们一致的观点。罗从彦比较突出的观点是静中观(穷)理,以“主静为宗”。9周敦颐以主静开宗,后来程颐,以及未熹,为了与佛教禅学的主静区别开来,以敬易静,提出主敬。而罗从彦仍以主静为宗,就说明其学说有自己的特点。

有谓,罗从彦曾在罗浮山“静坐三年,所以穷极天地万物之理”。10他是通过静坐体验天理,而不是格物而穷理。

罗从彦的主静,主要是体验未发前之气象。他认为,“于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时作何气象,不惟进学有力,亦是齐心之要。”11这就是心性修养要从喜怒哀乐未发、思虑未萌的本然状态开始下功夫。只要能于静中体认到大本未发时气象分明,处事应事接物就会自然合理、中节。这就是程颢、杨时一系的“相传指诀”。12对此,张伯行在《罗豫章文集序》中说:

先生(按指罗从彦)之学,传之者李延平也。常教延平看喜怒哀乐未发时作何气象,盖以寂然不动之中,而天下万事万物万理,莫不由是而出。故必操存涵养,以为应事接物之本。此龟山心法,深得伊洛之传者也。13

张伯行以静本动用、心体理心释罗从彦的未发说,是确切的。这静复以见体的工夫是逆觉体证之路,如以恻隐说仁等。由此可见,罗从彦的“以主静为宗”的修养工夫,是跟程颢、杨时一脉相承的。后来的李侗也以此教导朱熹,而朱熹始终未契入此逆觉体认之路。朱熹后来说:

当亲炙之时,贪听讲论,又方窃好章句训诂之习,不得尽心于此,至今若存若亡,无一的实见处,辜负教育之间。14

这说明朱熹对逆觉体认之路不重视,未曾学进去:并且还提出批评,如谓“罗仲素(从彦)《春秋说》不及文定(胡安国),盖文定才大”、“罗先生说(按指孝答静坐)恐终坐病,此说终是小偏”。15朱熹明确指出,“乃在未发上面用不上工夫,不免急迫浮露。后仔细咀嚼伊川(程颐)遗教,特别是‘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二语,才涣然普释,为问题找到了满意的答案,从此认定性即是理,心则周流贯彻、通贯乎未发已发,在未发时只是涵养,已发之后则用省察。如此静养动察,分有所属,而敬贯动静。”16朱熹曾谓,“道理不可专要去静处求,所以伊川(程颐)谓自用敬,不用静,便说中了”。17今人蔡仁厚说:

从师承上说,朱子当然是延平弟子;但若专就理之脉传而言,朱子实不传龟山、延平之学。黄梨洲所谓‘龟山三传而得朱子,而其道益光’,实只是单从师承上说的仿佛之见。朱子所光大的,乃是伊川之道,并非龟山之道。龟山一脉,实到延平而止。18

总之,程颐、杨时、罗从彦、李侗是—系,至李侗而止。朱熹直承程颐等。闽学属程颐、朱熹一系。

四、道德观

儒家的基本内涵是内圣外王,其纲目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出发点,是前提,否则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不可能的。那么,修身的内涵又是什么呢?那就是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四端。(汉代又加了信,合之为五德。)这是做人必须具备的,否则就不是人。罗从彦说:

仁义礼智,所以为立身之本,而缺一不可。故孟子以恻隐之心为仁之端,而无恻隐之心则非人;以羞恶之心为义之端,而无羞恶心则非人;以辞让之心为礼之端,而无辞让之心则非人;以是非之心为智之端,而无是非之心则非人。李林甫为宰相,在廷之臣皆非人也。掊克生灵,无恻隐之心;阿附宦官,无羞恶之心;势利相倾,无辞让之心;上下雷同,无是非之心。夫一端之亡,则非人矣,况四端俱亡,安得谓之人?宜乎有天宝之乱也。19

这里罗从彦对孟子四端的解释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的,而且很深刻。“掊克生灵”,即剥削民众,就是“无恻隐之心”;阿附宦官而谋私利,就是“无羞恶之心”;在势力和财力上伸手,就是“无辞让之心”;盲目信从在上者,就是“无是非之心”。而且,四端缺一“则非人”,非人即是禽兽。这样,仁义礼智四端是“立身之本”,是人之所以是人的标志。

鉴于当时金人灭宋之势,在道德修养上罗从彦特别强调“名节忠义”,民族气节。他认为,“士之立身,要以名节忠义为本。不名节,则不枉道以求进;不忠义,则不固宠以欺君”。20他的“名节忠义”的具体化,就是他提出的“三热爱”,即爱君、爱国、爱民。他说:

立朝之士,当爱君如爱父母;爱国如爱家,爱民如爱子。然三者未尝不相赖也。凡人爱君则必爱国,爱国则必爱民,未有以君为心而不以民为心者。故范希文谓:“居庙堂之上则爱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21

“三热爱”的主旨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这在当时国家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发出这样的呼吁是有特别意义的。

由此可见,罗从彦把道德教育看成是治国之先务,立国之根本。他说: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不尚廉耻,而望风俗之美,其可得乎?22

这就是说,只有教化才有好士风,好士风就会有好的社会风俗,而好的社会风俗社会就会安定太平。这样,全民一致抵御外敌,或朝廷国家就能保存下来。

上述罗从彦的道德观,主要是指“立朝之士”,对他们提严格要求,修己以安百姓。这是儒家“絮矩之道”的具体化。絮矩之道,是要求统治者要以身作则,人民就跟着效法。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大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具子而至矣!”23这就是说,给民做出榜样、模范,使之效法。

五、政治思想

罗从彦的政治思想,是以“遵尧”为出发点的。《宋史》本传谓其“著《遵尧录》,述祖宗以来宏规懿范,及名臣硕辅论建漠画,下至元丰功臣之人,纷更宽度,贻患国家,撮要提纲,无非理(治)乱治安危之大”。24所谓遵尧,就是以尧舜为帝王的最高典范,由此臣下对君主要有爱君之心,事君之礼,告君之道。这是罗从彦政治思想的核心。以尧舜之道作为最高的典范,表面上是复古,实际上还是着眼于现实,针对当时的弊端对君主以爱、事、告。这表现了罗从彦对国事民瘼的关注,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罗从彦花了三年的时间,精心撰写《遵尧录》,即从北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至钦宗靖康元年(1126),正是北宋最后之时,金兵步步进逼京城,徽、钦二帝,节节后退,屈膝投降,以至灭亡。罗从彦在《遵尧录》中所表达出的思想,与徽、钦二帝和蔡京、童贯等人的行径形成了显明对照。如其谓:

人君者,天下之表,若自心正,则天下正矣:自心邪曲,何以正天下!25

人君之所以有天下者,以其有民也。民之所恃以为养者,以其有食也;所降以为安者,以其有兵也。《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昔孟轲氏以民为贵,贵邦本也。故有民而后有食,有食而后有兵。自子贡问政、孔子所答观之,则先后重轻可知矣!26

尧舜之时,垂拱无为,而天下太平者,以其举元凯,去四恶也。夫君子与小人,相为消长。虽文明之世,不能必天下无小人;虽乱世,不能必天下无君子。惟能辨之,使各当其分。此南面之事,而天子所守者也。故近君子、远小人,则为宜其职;忠佞杂处,小人在位,是为旷职矣!天子而旷其职,则乱亡而已矣!27

孔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此言孝子君丧,志存父在之道,不必主事而言也。况当易危为安、易乱为治之时,速则济,缓则不及,则其改亡,所以为孝也。天子之孝,在于保天下。28

罗从彦反复强调,作君主的必须按尧舜内圣外王之道治理天下。君主心正天下才正,修己才能爱民,安百姓。他还强调,君主必须坚内以防奸。对于朝廷将要被金人灭亡,罗从彦劝君要树立信心。他认为,君主要变危为安、变乱为治,从而保住天下,是君主最大的孝道。罗从彦把君主的孝道同保天下紧密结合起来,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的。

罗从彦针对朝廷在用人方面的弊端,向皇帝建议用人之策。他提出,用人在德才兼备的前提下以德为尚。贪人才而不究德是不行的。他强调“古之用人,以德器为先,才大而德不足,只为累耳。”29此外,他主张全面考察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才各有所用,自非大贤不可责备”。30他特别反对在人才问题急功近利的作法。他说:

善道以久而后立,人才以久而后成。故处之以燕闲之地,而宽之以岁月之期,俾专其业。俟其志也一定,财其仕也不迁于利,不屈于欲,道之民而民从动之民而民和,天下被其泽矣。31

罗从彦的原则是:“器博者无近用,道长者其功远。”32这确是中国古代人才观的箴言。他还指出,用人要心存至公,善于与不同意见者合作共事。他说:

世俗之人,莫不喜人同乎己,而恶人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以出乎众为心,则以其不大故也。惟大为能有容,善其共说之,不善者共改之,宜无彼己之异,故舜曰大舜、禹曰大禹者,明乎此而己矣!33

在此前提下,罗从彦主张明君贤臣同心同德,君明臣忠,国家就会长治久安,向上发展。

上面讲的罗从彦正君心,用善人才的政治主张,是建立在其仁义思想的基础之上的。也特别强调仁义兼隆。他说:

仁义者,人主之术也。一于仁,天下爱之而不知畏:一于义,天下畏之而不知爱。三代之主,仁义兼隆,所以享国至于长久。自治以来,或得其偏,如汉文帝过于仁,宣帝过于义。夫仁可过也,义不过也。34

此谓“仁可过义不可过”,很有深意。这也是古人常说的刑德、赏罚并用。综观罗从彦的政治思想,是针对现实的弊端,而其改正的方法即多为向后看,具有保守性,有些复古改制的味道。他说:

祖宗法度不可废,德泽不可恃。废法度则变乱之事起,恃德泽则骄佚之心性。

自古德泽最厚,莫若尧舜,向使子孙可恃,则尧舜必传其子。至于法度,则莫若周家之最明,向使子孙世守,则历年至今犹存可也。

“德泽不可恃”,就是治国光行使仁政是不行的,必须德刑兼施才行。罗从彦政治思想的保守性,从其反对王安石变法就是很好的说明。

【注释】

(1)(24)《宋史·罗从彦传》。

(2)张伯行《重刻罗先生集序》,《罗豫章先生集》卷首。

(3)《豫章罗氏族谱·从彦公传》。

(4) 沈涵《罗从彦传》。

(5)(6)《延平答问·初见罗豫章先生书》。

(7)《中庸说》。

(8)(11)(19)(20)(21)(22)(35)《议论要语》,《罗豫章先生集》卷10。

(9)罗天广《重刻豫章先生集序》,《罗豫章先生集》卷首。

(10)冯梦得《文集原序》,《罗豫章先生集》卷首。

(12)(14)朱熹《答何叔京》,《朱子文集》卷40。

(13)《罗豫章先生集》卷首。

(15)《朱子语卷》卷87。

(16)刘述先《文化与哲学的探索》第267页,台湾学书局1986年版。

(17)《晦翁学案》,《宋元学案》卷490。

(18)《新儒家的精神方向》第211页,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23)《论语·子路》。

(25)(26)(27)(28)(29)(30)(31)(32)(33)(34)《遵尧录》卷1、l、5、7、5、5、5、5、5、5。

注:高令印,厦门大学哲学教授。

来源:2007年版《中华罗氏通谱》    录入:罗训森     2016.7.13     于福州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