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末五代初《罗氏通谱》之事实 ——并佐证罗隐、罗绍威、罗衮《罗氏通谱》之真实存在

论唐末五代初《罗氏通谱》之事实

——并佐证罗隐、罗绍威、罗衮《罗氏通谱》之真实存在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  总编

福建省敦睦姓氏谱牒研究院  院长

罗训森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研究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全唐诗》、《全唐文》中的《罗隐传》、《罗绍威传》、罗隐《通谱》诗、罗隐题赠罗衮诗、罗衮写给罗绍威的信,以及大型《通谱》类罗氏族谱,论证唐末五代初,确实存在《罗氏通谱》。

关键词

《罗氏通谱》、罗隐、罗绍威、罗衮

                                                                                                                                                                             

唐末五代初,罗氏真的编过《通谱》吗?

不但有学者会质疑,即使在罗氏中,不知此史实者,当不在少数。

本文试以国史、地方志、族谱中的史料、资料,论述罗隐、罗绍威、罗衮《罗氏通谱》之真实存在,从而论证唐末五代初《罗氏通谱》之事实。

罗隐,浙江余杭籍,唐末五代初著名诗人,“唐三罗”之首。

注:“唐三罗”,系特指浙江籍、著名诗人罗隐、罗邺、罗虬。

罗绍威,湖南长沙籍,邺王,魏博太尉,位高权重。

罗衮,四川成都籍,进士、员外郎。

浙江、湖南、四川,天南地北,在古代原始的交通条件下,三位罗氏名人,怎么走到了一起?

答案:《罗氏通谱》。

一、《罗隐传》首揭真相

 

据《旧唐书》罗隐传:

初,隐罢上中书之日,费窘,因抵魏,谒邺王罗绍威,将入其境,先贻书叙其家世,邺王为侄。幕府僚吏见其书,皆怒曰:“罗隐一布衣尔,而侄视大王,其可乎!”绍威素重士,且曰:“罗隐名振天下,王公大夫多为所薄,今惠然肯顾,其何以胜!得在侄行,为幸多矣,敢不致恭,诸公慎勿言。”

于是拥旆(旗)郊迎,一见即拜,隐亦不让。及将行,绍威赠以百万,他物称是,仍致书于鏐谓叔父,鏐首用之。

罗隐当时因经济状况不佳,所以,就想请邺王罗绍威支持,并且“将入其境,先贻书叙其家世,邺王为侄”,意欲与邺王《通谱》。

布衣托大,惹怒幕府僚吏,但罗绍威素重士,思才如渴,说:“罗隐名振天下,王公大夫多为所薄,今惠然肯顾,其何以胜!得在侄行,为幸多矣,敢不致恭,诸公慎勿言。”

“拥旗效迎,一见即拜”,以王者之尊,效拜罗隐,可谓规格顶天。侄视邺王,长者威仪,罗隐当仁不让,谱写了一曲《罗氏通谱》的历史佳话。

若仅有罗隐传,有学者会质疑:从罗绍威“罗隐名振天下,王公大夫多为所薄,今惠然肯顾,其何以胜!得在侄行,为幸多矣”,似乎罗绍威仅因罗隐名气大,权且认了这个叔父,但没有明确他们后来有否编纂《通谱》。

《罗隐传》,首先揭开罗隐编纂《罗氏通谱》的起因、动机及真相。

二、《罗绍威》传确认《通谱》

 

据《新唐书》《罗弘信传》罗绍威附传:

绍威多聚书,至万卷。江东罗隐工为诗,绍威厚币结之,通谱系、昭穆,因自己所为诗,为“偷江东集”云。

“通谱系、昭穆”,五个字,确定罗隐与罗绍威《通谱》,确认无疑。

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支系的罗氏,要“通谱系、昭穆”,唯一的办法就是组织编纂《罗氏通谱》。

《罗绍威传》,确认《罗氏通谱》的真实存在。

三、罗隐《通谱》诗,展示盛况

 

编纂《罗氏通谱》,需要时日,在编纂过程中,罗隐与罗绍威有不少诗歌唱酬,在《全唐诗》、《罗隐诗集》中,留下罗隐写的几首诗,展示了当的编纂《罗氏通谱》的盛况。

其中“敢将衰弱附强宗,细算还缘血脉同”诗句,被学富五车的民国元老于佑任先生归纳、总结为“敦族强宗”,题赠抗日将领罗启疆。

注:1940年左右,罗启疆驻地桑梓,主持编修贵州《罗氏族谱》

 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

营室东回阴斥丘,少年承袭拥青油;
坐调金鼎尊明主,横把雕戈拜列侯。

 

书札二王争巧拙,篇章七子避风流;
西园旧迹今应在,衰老无因奉胜游。

 

脉散源分历几朝,纵然官宦只卑僚;
正忧末派沦沧海,忽见高枝拂绛霄。

 

十万貔貅趋玉帐,三千宾客珥金貂;
良时难得吾宗少,应念寒门更寂寥。

 

敢将衰弱附强宗,细算还缘血脉同
湘浦烟波无旧迹,邺都兰菊有遗风。

 

每怜罹乱书犹达,所恨云泥路不通;
珍重珠玑兼绣段,草玄堂下寄扬雄。

 

水云开斋立高亭,依约黎阳对福星;
只见篇章矜镂管,不知勋业柱青冥。

 

早缘入梦金方厉,晚为传家鼎始铭;
鹤发四垂烟阁远,此生何处拜仪形。

 

锦笈朱囊连复连,紫鸾飞下浙江边;
绡从海室夺烟雾,乐奏帝宫胜管弦。

 

长笑应刘悲显达,每嫌伊霍少诗篇;
戴湾老圃根基薄,虚费工夫八十年。

四、罗隐题赠罗衮,畅叙宗情

 

祖籍四川的进士朝官罗衮,有否参与编纂《罗氏通谱》活动?从《罗隐诗集》中,笔者见到罗隐题赠罗衮的《答宗人衮》一诗。

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罗隐忆及屡考进士不第的心酸史,领悟到“进士”出身,搏取功名,乃守株待兔。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乃缘朩求剑。

遥望北辰当上国,羡君归棹五诸侯喝水不忘开井人,感恩威镇魏博上国、邺王罗绍威《通谱》的鼎力相助。同时,赋诗感怀,思念回到四川成都的宗人罗衮。

此诗在增进宗情族谊的同时,真实记载了唐末五代初,罗衮确有参与《罗氏通谱》活动的事实。畅叙宗情,以诗为证。

答宗人衮

昆仑水色九般流,饮即神仙憩即休;

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

鸽原漫却均馀力,鹤发那堪问旧游;

遥望北辰当上国,羡君归棹五诸侯。

五、罗衮致函罗绍威,铭记族谊

 

对《答宗人衮》一诗,有学者还会质疑,该诗最多仅能证明罗衮参加了当时的宗亲联谊活动,并不能确证他参与《罗氏通谱》。

罗衮撰、留存《全唐文》的《答魏博罗太尉启》一文,完美确认罗衮参与“通谱系、昭穆”《罗氏通谱》的事实。铭记族谊,以文为凭。

“伏以太尉二十二叔”,罗衮称邺王罗绍威为二十二叔!

证明在当时所编纂的《罗氏通谱》中,“绍”(邵)字辈中,至少还有二十一位罗氏,比罗绍威年长,而罗衮的辈份比罗绍威低一辈,即与罗绍威的三个儿子:周干、周翰、周敬的“周”字,同辈。

岂叔父私恩,偏存睦族”,一句点明,在编纂《罗氏通谱》过程中,“敦宗睦族”,已成为当时修谱的宗旨。

罗衮致函罗绍威,言及:盖以太尉二十二叔学擅鸿儒,词摛丽藻。临戎按节,全忘掌武之尊;握牍含毫,但记为文之客,得不终身永佩,拭目频观。秘之若三皇内文,宝之如历代传玺。

罗衮将罗绍威的来信,秘视为“三皇内文”,宝之如“历代传玺”。深厚的宗情族谊,跃然纸上。

罗衮一文对《中华罗氏通谱》重要性而言,关键字:再从宗盟!宗盟,宗族支系、个人之间,通谱系、昭穆,进行联盟。确认当时罗隐、罗绍威、罗衮等编修《罗氏通谱》真实存在的史实。

答魏博罗太尉启

衮启,都衙侯司徒到京,伏奉宠诲,卑情无任跃兢感戴之至。伏以太尉二十二叔国步萦心,藩条系虑。

筹算方殷于大者,缄封宜略于小哉。况衮再从宗盟,至为卑末。庶僚品秩,仍是琐微。乃蒙挂在风襟,形于赐问。奖饰用光其瞹昧,慰安将励其辛勤。蓬岛音书,异术靡劳于方士;蕺山翰墨,真踪遽睹于羲之。捧且不胜,喜难自定。亦复载窥隆旨,深省贱躯。岂叔父私恩,偏存睦族;岂王侯公道,广及怀才。

盖以太尉二十二叔学擅鸿儒,词摛丽藻。临戎按节,全忘掌武之尊;握牍含毫,但记为文之客,得不终身永佩,拭目频观。秘之若三皇内文,宝之如历代传玺。言斩善对,谢宗哲以何因;义贵能酬,铭已知而莫极。荣荷惶灼,不任下情。

六、族谱记载,佐证《通谱》存在

 

对量大面广谱牒资料的引用,学界已有共识:必须慎重。引用前,须应用现有史料、史学工具书予以认真考证。

在编纂《中华罗氏通谱》过程中,笔者屡次撰文,不能用“妄攀阀阅”贬低族谱的文化价值,多次强调要从“文化认同”的角度,积极研究、引用族谱资料。

族谱中,很多开基始祖以上的上源部分,实际上是采用“世系形式”,对某种传承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认可。

据江西南昌《柏林罗氏大成谱》,记载了“弘、绍、周”三代全国统一的字辈,说明:唐末五代初,罗隐、罗绍威、罗衮等主修的《罗氏通谱》,在罗氏宗族史中,具有重大影响。同时,也佐证了罗隐等主修《罗氏通谱》的存在。

弘(宏)字辈

宏贵,字咏,汉卫公次子。生唐天宝己丑(749)。配李氏,子二,邵权、邵桂。

宏广,汉卫公长子。生唐天宝乙酉(745)二月初五亥时。配萧氏,子二,邵节、邵筠。

宏量,字思忍,汉藩公三子。生唐永泰乙巳(765)。配毛氏,下石岐毛德公女,子五,邵衣、邵衾、邵囊、邵展、邵戾。副配柳氏,子六,邵襄、邵衮、邵褒、邵裘、邵裳、邵裒。邵衣,宏量公长子。后居饶州安仁县张古山。邵囊,宏量公三子。同妻吴氏徙南丰县竹家山。邵展,宏量公四子。后居饶州乐平县凤游山。邵戾,宏量公五子。徙居铅山铜宝山。

宏位,字思德,汉藩公次子。生唐干元戊戌(758)。葬西昌忠信乡塔冈山,在欧阳拾遗书堂西,丑山未向。配陈氏,同葬夫处。子二,伯达(第五)、伯远(第六)。副配王氏,同葬夫处。子四:伯逊、伯巡、伯庭、伯送。三配周氏 ,同葬夫处。子四:伯逞、伯逼、伯遄、伯迎。

宏容,字剃,汉藩公长子。生唐天宝乙末(755)。配刘氏,西昌京台中允公女子六:邵宾、邵实、邵安、邵定、邵宇、邵宙;女二,长适虎栏万梁瑞;次适大垅秦主簿和楷。邵宾,宏容公长子。徙鄱阳县荐福山。邵安,宏容公三子。后居大湖兴化乡。邵定,宏容公四子。徙居镜城延宾坊。邵宇,宏容公五子。赘徽州婺源县闾坑北詹氏,因家。邵宙,宏容公六子。后迁德兴大溪。

绍(邵)字辈

邵贤,景宜公四子。徙新喻县昼江室。至宋有后裔裳,割股救父,详里孝传。志仁擢进士(待考),任天长书院山长,贤,数传至麻丘村下坊居者其后也。

邵刚,字兢,景宜公三子。生唐肃宗上元庚子(760)二月初十日亥时。配胡氏,子二,周东、周匮。

邵温,字记,第二郎,景宣公次子。生唐至德丁酉(757)五月十五日辰时。以明经判筠,因居高安县下逼冈。座会昌壬戌年九月初三日巳时,寿八十六岁。配郝氏,合葬谢家园。子一,大荣。

邵权,宏贵公长子。贞元间擢进士第(待考),徙庐州。元朝初。后裔赓,字若有徒福建清流县。

邵筠,字浙,宏广公次子。生唐广德甲辰(764)十二月十八日寅时。配陶氏,子二,周文、周武(周武,字源远未详)

邵节,字续,宏广公长子。生唐宝应壬寅(672)。徙居福建剑州。配齐氏,子三,文举、文源、文命。

邵裳,字梯,宏量公十子。生唐宝历乙巳(公元825年)五月十四日酉时。配郝氏,子一,周道。

邵裘,宏量公九子。生唐长庆癸卯(823)。配徐氏,陌山徐谦公女。合葬西昌五谏乡罗家山后乌石岭徐尚忠附葬立石。子一,周遒。

邵褒,宏量公八子。生唐元和庚子(820)八月二十五日丑时。配戚氏,子三,周定、周宁、周宇。周定,邵褒公长子。居抚田心。周宁,邵褒公次子。配陈氏,赤土冈陈结公女,子二:仪镇、仪钟。

邵衮,宏量公七子。生唐元和癸巳(816)。配鲍氏,子四,周博、周慎、周愤、周愉。周博,邵衮公长子周博咸通时徙乐安县临盖乡三十七都。配黄氏,子一,仪志。周慎,邵衮公次子。生唐开成己未(839),佐后元贵。赘岐冈韦郡公丹公裔女韦氏,因居七里巷西。子一,先佐。周愤,邵衮公三子。后居德安县,即先迹之望夫山。周愉,邵衮公四子。中和元年,因黄巢乱,避于湖广石门山。

邵襄,宏量公六子。生唐元和癸巳(813)三月初八日酉时。配岑氏子四:周信、周行、周侍、周仕。周信,邵襄公长子。僖宗时避黄巢乱,隐广信府永丰鹤山,即武宁州邓埠罗柳山。其后在彼处因家。

周字辈

周儒,讳备,字淇,号一秀,立贤公子。生唐会昌壬戌(842)三月十一日辰时。咸通年间任江南江宁府刺史(待考),调庐州太守,官侍御史中丞。配杨氏,封夫人,合葬西山长园,亥山巳向。子二,仪修、仪贞;女一,适城南水口仕宣州刺史鲁可从。副配郑氏 ,同葬夫处,东向。子二,仪本、仪基。仪修过继胞兄周倚为嗣。

周匮,字益厚,邵刚公次子。生唐建中甲子(784)十二月初五日丑时。复居祖故。配谢氏,子四,德稔、德称、德稳、德穑。德穑赘丰城县同造孙从礼公女孙氏,后居庐陵县并泰和县武溪,再世义可,徙蜀江。

大荣,邵温公子。生唐贞元乙丑(785)。监永州雷石镇。配熊氏,丰城县斗山惟钟公女,子二,桢、祥。

周文,讳吉,字原达,邵筠公长子。生唐大历己未(779)十月二十七日辰时。元和庚子年偕子徙福建剑浦上团,即今罗源上团坊 。卒大和壬子(832),寿五十四岁葬二十都半岭乌头,丁山癸向。配陈氏,建州陈主簿陈纯公女。葬二十七都善硖团株林莒木坑长丘,庚山甲向。子三:矩、贶、况。

贶徙剑浦,即今南平罗源;况回南昌县祖居住;南宋光禄丞罗瑛徙丰城县师姑塘,后唐长兴时,同族兄远与党项如莲山等易马,因授武卫录事参军,其后也。

训森注:据福建沙县宋朝罗畸于2004年2月22日出土的墓志铭载,其七世祖沂,无字周文或原达的记载,更无讳吉的记载,亦无先世居豫章郡之具体县名,因其后裔罗从彦、罗畸、罗博文、罗明祖、罗英笏、罗英笈等名人辈出,系中华罗氏重要支系之一,因此,其世系源流待考。

周字辈,还有罗绍威的三个儿子:周干、周翰、周敬。与皇族异姓的父子双封王,罗弘信长沙王,罗绍威邺王,不但是罗氏仅有,在兄弟姓氏中,恐也极少。罗隐、罗绍威、罗衮的《罗氏通谱》,实质启动罗氏的“长沙郡望”,尊崇的开基祖是晋之罗含

清版《柏林罗氏大成谱》,实际上是《通谱》类的族谱,其不将罗弘信、罗绍威、罗周干等祖孙三代列入开汉将军“珠公”系,可能考虑其后裔依然强盛,不宜强行将长沙世系纳入自己的世系系统。

清版《柏林罗氏大成谱》,佐证了唐末五代初,《罗氏通谱》的存在。

七、结语

 

学界公认,量大面广、草根的族谱,与国史、地方志共同支撑中国历史文献大厦,它是三根支柱最大、最粗的那根。

国史、地方志、族谱三结合,是编纂《中华罗氏通谱》的原则之一。

从国史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罗隐、罗绍威传记中,笔者探掘到唐末五代初,《罗氏通谱》的史实。

从《全唐书》、《全唐文》中,挖掘到罗隐、罗衮有关《罗氏通谱》的诗歌、文章。

从地方志中,寻觅罗衮的传记史料,从罗氏大型通谱类族谱中,寻找佐证资料,从而完成本文撰写之长期心愿。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国史、典籍记载唐末五代初,罗隐、罗绍咸、罗衮等编修《罗氏通谱》的史实,便没有2007.5,中国文史出版社版《中华罗氏通谱》。

这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罗氏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所在。

无须讳言,在唐末五代初,十国春秋时代,著名诗人——罗隐、位高权重——罗绍威、进士出身——罗衮、三结合的《罗氏通谱》编委会,在当时确具有功利的目的。可是,它经受了历史检验,几经传承、发展,已成为了罗氏优秀文化。

在兄弟姓氏眼里,罗隐是罗氏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可是,因各种原因,唐末五代初的《罗氏通谱》主编——罗隐,在罗氏族史中的地位并不高。

宋代,江西吉水,享有藏书万卷盛誉的罗敬夫,请杨万里题撰《罗氏万卷楼记》,印山先生罗绋的女婿杨万里,鉴于其“罗氏半子”、德高望重、学富五车、诗名天下身份,对江西吉安吉水各支系罗氏上源,相当了解,在《罗氏万卷耧记》中断言:罗氏,皆豫章别也。其在于晋,君章(罗含,字君章)以文鸣降;及五季,则有江东(罗隐,号江东)公;今庐陵之罗,其后也。

宋季,杨万里将晋之罗含、唐之罗隐,首次以文献典籍形式明确联系起来。

唐五代,状元、吴越国宰相、闽人沈崧,撰罗隐墓志铭,“吞禽叶梦,君章之位极泰山;”直接将晋之罗含与唐之罗隐,用谱牒语言叙述:代不乏贤,世济其美,枝蕃派远,讵可编书

本文研究罗隐编纂《罗氏通谱》的功绩,客观上,为宋·杨万里的论点,提供更充足、有力的论据!

拨乱反正,《中华罗氏通谱》还罗隐、罗绍威、罗衮等,应有的族史地位。从而重塑晋之罗含,在罗氏族史中的尊崇地位。

时隔一千多年,罗氏后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中华罗氏通谱》之名,涵盖海内外各国各地区、少数民族罗氏,涵盖因各种原因改姓的罗氏,传承、发展了唐末五代初的《罗氏通谱》,赋以《中华罗氏通谱》新的历史使命,具有“多平台”作用以及重要的当代价值。

就中华罗氏而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罗氏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唐末五代初,罗隐、罗绍威、罗衮编修的《罗氏通谱》,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016.7.6      于福州

参考文献:略

Snap1作者简介

罗训森,男,高级工程师,1948.5出生,福建福州人。

学历:1967年,毕业于福建省电力技术学校汽轮机专业;1975年,毕业于福州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1981年,毕业于福建省业余科技外语学院科技英语、英语口语专业。

1997年-2001,因偶然机缘,弃工转文,师承北大历史系毕业、时任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卢美松编审,以其《中华卢氏源流》为教材,在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北京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自学、研究中华罗氏历史文化。

现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员、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总编、福建省敦睦姓氏谱牒研究院院长、“中华罗氏通谱”网,站长。

历任:福建永安水电学校(现升格为福建永安水电学院)教员;福建省水利科研所助理工程师、福建省水电仪器开发公司经理、工程师(时福建省经委主管);福州市奋生水电仪器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时福建省科委主管);闽福发上市公司董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委统战部主管)、《中华罗氏源流》主编、福建省罗氏委员会会长、福州大学校友会秘书长、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等。

业绩:获得两个中国专利,一项全国新产品金龙奖,一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中华罗氏通谱》(一套六册,730多万字,2007.5,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著述:略。

 手  机:13960825863(同微信号)

E-mail:Luoxs10@sina.com

网  址:http://www.hualuoshi.com

                                            2016.7.6  于福州

阅读原文http://www.hualuoshi.com/?p=12743

供稿、录入:罗训森    2016.7.6    于福州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