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太守、巴东监军,西鄂侯——罗宪

罗       宪

 

《襄阳记》曰:罗宪,字令则。父蒙,避乱于蜀,官至广汉太守。

宪少以才学知名,年十三能属文。后主立太子,为太子舍人,迁庶子,尚书吏部郎,以宣信校尉再使于吴,吴人称美焉。

时黄皓预政,众多附之,宪独不与同。皓恚,左迁巴东太守,时右大将军阎宇都督巴东,为领军,后主拜(罗)宪为(阎)宇副式。魏之伐蜀,召宇西还,留宇二千人,令(罗)宪守永安城。寻闻成都败,城中扰动,江边长吏皆弃城走,(罗)宪斩称成都乱者一人,百姓乃定。得后主委质问至,乃率所统临于都亭三日。

吴闻蜀败,起兵西上,外托救援,内欲袭(罗)宪。(罗)宪曰:“本朝颠覆,吴为唇齿,不恤我难,而微其利,背盟违约。且汉已亡,吴何得久,宁能为吴降虏乎!”保城善甲,告誓将士,厉以节义,莫不用命。

吴闻钟(会)、邓(艾)败,百城无主,有兼蜀之志,而巴东固守,兵不得过,使步协率众而西。(罗)宪临江拒射,不能御,遣参军杨宗突围北出,告急安乐将军陈骞,又送文武印授,任子诣晋王。

(步)协攻城,(罗)宪出与战,大破其军。孙休怒,复遣陆抗等率众三万人增(罗)宪之围。被攻凡六月 日,而救援不到,城中疾病大半。或说宪奔走之计,(罗)宪曰:“夫为人主,百姓所仰,危不能安,急而弃之,君子不为也,毕命于此矣。”

陈骞言于晋王,遣荆州刺史胡烈救(罗)宪,抗等引退。晋王即委前任,拜(罗)宪凌江将军,封万年亭侯。会武陵四县,举众叛吴,以(罗)宪为武陵太守、巴东监军。泰始元年(265)改封西鄂县侯。

(罗)宪遣妻、子居洛阳,武帝(司马炎)以子袭为给事中。

三年(267)冬,入朝,进位冠军将军,假节。

四年(268)三月,从帝宴于华林园,诏问蜀大臣子弟,后问先辈宜时叙用者,(罗)宪荐蜀都常忌,杜珍,寿良,巴西陈寿,南郡高轨,南阳吕雅,许国,江夏费恭,琅邪诸葛京,汝南陈裕,即皆叙用,咸显于世。

(罗)宪还,袭取吴之巫城,因上伐吴之策。

(罗)宪方亮严正,待士不倦,轻财好施,不治产业。

六年(270)薨。赠安南将军,谥曰:烈侯。

子袭(龚)以凌江将军领部曲,早卒,追赠广汉太守。

袭子,徽,顺阳内史,永嘉五年(311)为王如所杀。

——《三国志·41卷·蜀志十一》

训森注:此作“献”,名与本传不同,《华阳国志》亦作献,古文通假名或同音字,编者统一改为“宪”。

罗宪与诸葛亮为同一时代人,诸葛亮卒于章武十二年(234)。后主刘禅立子瓒为新平王,为十九年(241)。景耀元年(258),姜维还成都,宦人黄皓始专政。

陈寿,即《三国志》作者。罗宪子,“袭”,在唐朝,权德舆《唐故太中大夫,守太子宾客,上柱国,襄阳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罗公墓志铭》作:“龚”。

(文立传)门人以(文)立为颜回,陈寿、李虔为游夏,罗宪为子贡。

——《晋书》

训森注:

子贡是孔子的七十二大弟子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外交家、活动家。司马迁的《史记》云:“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于齐。”

晋时人,将罗宪比作子贡,是对罗宪当时的功勋、人品予以充分的肯定。如此重要的罗氏名人,在罗氏族谱中记载甚少。可能与唐初襄阳人,燕王罗艺反唐有关。也可能与襄阳罗氏的后人,老谱掉失,不重视重修有关。但是唐代襄阳罗氏后裔罗珦、罗让名显当时。权德舆为罗珦写墓志铭时,打破仕宦追述先祖仅至曾祖的规定,将罗蒙、罗宪、罗袭写进了墓志铭,为研究浙江罗氏源流留下可靠史料。

罗宪:景耀中为巴东太守。时阎宇任巴东都督,宪任领军,为宇副式(副都督),炎兴元年,魏伐蜀,阎宇回成都,宪留守永安。蜀平,宪仍其任,拜凌江将军,领武陵江将军,领武陵太守。(凌江将军,五品,取凌越大江,扫平吴国之意)。泰始二年(266)、吴大将步阐、唐咨攻(罗)宪,宪保城。咨西侵至朐忍。故蜀尚书郎巴郡杨宗告急于洛,未还,宪出击阐,大破之,阐咨退。宪迁监军,假节安南将军、封西鄂候;入朝,加锡御盖朝服。

——《华阳国志》

注:“常志”此处所载与诸书不尽同,当以诸书为是。

御盖:皇帝用的车盖。 朝服:上朝的礼服。杨罗为令,遗爱在民。

罗宪传(现代文)

 

公元264年,甲申,最初,蜀汉帝国后主刘禅,命巴东(四川省奉节县)郡长,襄阳人罗宪,率军二千人,镇守永安(即白帝城,四川奉节县;巴东郡政府所在)。

听到成都陷落,官民惊恐震动,社会混乱。罗宪逮捕一个传播“成都失守”消息的人,斩首,混乱才安定。不久接到刘禅亲手所写诏书,遂率所有部队,驻屯驿马总站(都亭)。

前后三天,而曹魏军不到。东吴帝国听说蜀汉帝国瓦解,大军西上,扬言援救,实际上想袭击罗宪,夺取巴东。

罗宪说:“祖国倾覆,东吴本是唇齿相依之邦,不同情我们的苦难,反而背叛盟誓,贪图利益,实在不仁不义。而且,蜀汉已亡,东吴还能拖延多久?我怎么能向他们投降?”

加强防御设备,准备铠甲,向将士宣誓,鼓励坚持节义,群情激奋。东吴帝国听到钟会,邓艾节节胜利的消息,很多城市惊慌无主,不知道何去何从,遂兴起吞并蜀汉的计划。偏偏巴东固守,不能通过,遂命抚军将步协(步骘的儿子),率军西上增援。

罗宪力量有限,抵御不住,派军事参议官(参军)杨宗,突围北上,向曹魏帝国安东将军陈骞求救,同时把所有文武官员的印信,以及人质,呈献给司马昭。步协攻击永安,罗宪迎战,大破步协军。东吴帝国皇帝孙休震怒,再派镇军将军陆抗,率军三万人增援。[时陆抗驻防西陵(今宜昌市)]。

固守永安的罗宪,被东吴帝国大军围攻,前后六月,而曹魏帝国救兵不到,城中一半以上患病。有人建议罗宪放弃抵抗,突围逃走。

罗宪说:“我是一城之主,人民对我全心信托,危险时,我不能保护他们,情况紧急时,却把他们抛弃,不是正人君子的行为,我就死在这里。”

曹魏帝国安东将军陈骞,报告晋王司马昭,司马昭命荆州(州政府设河南省南阳市)督导官(刺史)胡烈,率步骑兵二万人,攻击西陵,以支援罗宪。

秋季,七月,东吴军解围撤退。司马昭命罗宪仍留永安原官,加号陵江将军(杂号将军第一级),封万年亭侯。

——台湾·柏杨《资治通鉴》现代语文版·20册·司马夺权

来源:2007年版《中华罗氏通谱》    录入:罗训森    2015.5.24    于福州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