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86555149s4Sjk

在《中华罗氏通谱》北京第二次座谈会上的讲话——罗卫东

《中华罗氏通谱》北京第二次座谈会

讲    话

罗 卫 东

 2014年10月26日

尊敬的会议执行主席、
各位罗氏宗亲、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我很高兴参加《中华罗氏通谱》第二次北京座谈会。感谢会议执行主席罗训森总编给我一个发言的机会,下面我讲三句话。

一是热烈祝贺。

《中华罗氏通谱》第一次北京座谈会是2004年9月19日在北京召开,距今天已经11年了。10年以后的今天,经过罗训森总编精心筹划和罗氏有关宗亲积极参与准备,使《中华罗氏通谱》第二次北京座谈会能够如期召开。在此,我代表《中华罗氏通谱》北京联络处及在北京工作罗氏家门的同志们,向《中华罗氏通谱》第二次北京座谈会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特别向远道专程前来参加会议的各宗祠代表和各位宗亲的女士们和先生们,表示热烈欢迎。

二是十年弹指一挥间。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北京联络处自2004年9月成立以来,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1、成功筹备和召开了第一次北京(天津)座谈会。我清楚的记得,在11年以前,为了筹备《中华罗氏通谱》第一次北京(天津)座谈会,也是罗训森总编几次来北京与我和北京的宗亲们共同商谈、并且成功的召开了《中华罗氏通谱》第一次北京(天津)座谈会。在那次会议上,当时94岁罗元发老中将破例用了五个小时,参加了全程会议。特别是他老人家高兴答应出任第一任“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主席”。从那时起,罗元发主席经常了解中华罗氏通谱编辑委员会和北京联络处工作情况,给予了及时有力的指导和支持。有他老人家的挂帅和支持,使参加此项工作的同志倍受鼓舞,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联络北京罗氏、扩大队伍。作为罗氏北京联络处,当时只有几个人参与工作,经过多方联系,现在已经联络了在北京工作的各方面人士50余人。

3、积极进行文化传播工作。在第一次会议之后,按照罗氏通谱编委会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积极提供本家族的详细信息。有的为了弄清本家族历史,展转多地、长途跋涉。有的仔细查阅各种有关文献。按要求及时提供各种有关资料。为中华罗氏通谱2007年5月的正式出版,做了一份应有的贡献。

4、中华罗氏的北京联络站。接待外地中华罗氏的宗亲,联络本地工作的罗氏有关人员。特别是在2010年,罗元发主席不幸逝世,北京联络站的同志,受《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负责人罗训森总编的委托,代表《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及北京罗氏参加老将军的悼念活动。

5、积极筹备本次座谈会。在今年5—6月之间,罗训森总编多次与我沟通,根据不少罗氏宗亲提议,要求他继续出山,组织《中华罗氏通谱》续修工作。为此,经过准备,于7月27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罗氏通谱》续修工作第二次北京座谈会筹备会。与会代表也一致认为非常有必要组织《中华罗氏通谱》续修工作,因此,在罗训森总编的领导下,分工进行“罗氏人员联系、物色开会地点、筹集会议经费、准备会议资料”等工作。经过筹备,今天正式开会。但是,尽管参加筹备的同志积极工作,由于条件和时间所限,肯定有很多不到之处,请各位宗亲谅解。

作为十一年前罗元发主席提议、当时参会代表同意我作为《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北京联络处主任,与大家一起,在没有专门经费和专职人员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离总部和大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此,表示歉意。

三是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以及通谱文献,以血缘文化这一特殊形式,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代表着中国民族传统的宗族观念。“血浓于水”,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以及通谱文献一样,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罗氏在中国姓氏人口排列中位于第18位,人口总数约有1338余万。罗氏遍布中国和港澳台地区以及韩国、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罗氏后裔世代繁衍枝繁叶茂,罗氏的足迹踏遍世界各地和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构建中华罗氏文化体系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平台很大,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本次会议主要任务之一是续修《中华罗氏通谱》及成立新的组织机构。特别是首任主席罗元发老将军已经逝世几年,也需要推举新的带头人。在2007年5月出版中华罗氏通谱之后,经过6—7年的变迁,各方面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组织续修和完善《中华罗氏通谱》也非常必要。

习近平同志在山东曲阜的孔府参观考察后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背景下,在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构建中华罗氏文化体系建设,是在续编《中华罗氏通谱》的基础上,搭建更大的平台,注入新的更大的活力。根据当前新的形势和任务,在过去的基础上成立新一届编委会,同时这对于广泛联系天下罗氏,进一步完善罗氏的相关资料,推动构建中华罗氏文化体系工作,对于国家倡导民族复兴和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进一步续编《中华罗氏通谱》,搭建中华罗氏文化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与困难同在。深信罗氏子孙在漫长的中华罗氏文化体系建设岁月中,一定能够服从大局、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为推动中华罗氏文化体系建设和续编中华罗氏通谱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预祝座谈会圆满成功、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

训森注:

罗卫东,新当选本届编委会常务副主席,本会原北京联络处主任,教授,主任医师,307医院原院长,技术三级(军职)。

供稿:罗卫东    录入:罗训森    2014.10.27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