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8655498x9yPPQ

本会顾问、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常建华教授《中华罗氏通谱》北京第二次座谈会书面发言

中华罗氏通谱北京第二次座谈会

书面发言

常建华

 罗训森主编筹办的“《中华罗氏通谱》北京第二次座谈会”召开之际,邀请我参会并发言,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我因有事不能与会,在此略将几点感想写出,与参会者交流,还请批评指正。

众所周知,我们进入互联网时代,或者说生活在信息社会,知识的传播与载体发生了巨变,人们的沟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变,网络迅速而便捷地拉近了人们的距离,而人们个性化的未曾谋面的轻易联络,又将近人远置,对于网络产生依赖。

在新的生存环境下,族谱也面临转型。近十几年来,网上寻根、联宗、修谱乃至祭祖开始流行。有学者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现象,提出认为这是“网上织网”正在建构“当代亲属关系”,探讨“数字时代的历史事实建构”问题,并预测“族谱的编撰很有可能从一个传统的、集体的、乡村社会的配套仪式,变成是个人的、存在于城市和网络空间的孤立的仪式。”(程美宝语)

《中华罗氏通谱》历经多年编纂而成,具有良好的修谱基础,计划采用网络的形式续谱,无疑是适应了新的时代要求与社会需要,这是值得赞赏的,面对卷帙浩繁的纸本《通谱》,单就网络版节约纸张,保护树木,就是“生态文明”的表现。

特别是《通谱》覆盖全国甚至海外,传统的联络方式耗时费钱,很不经济,依靠网络可以大大节约成本,续谱的形式改弦更张,采取网络的形式,更适合并有利于《通谱》的编纂。

续修的《通谱》除了传统的追求真实性与准确性之外,或许在内容呈现与“检索”方面应着力进行。这是超越纸本的方面之一。

《通谱》不仅是寻根问祖的“考古”的需要,也是今人现实关系与情感表达的途径,在提供、传播文化知识,建设精神文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方面,也应当发挥作用。

最后预祝这次会议圆满举行!

祝《中华罗氏通谱》续修顺利!

                                                    常建华  

                                               2014/10/23于津门

编者注:常建华,教授,史学博导,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南开大学。

阅读原文http://www.hualuoshi.com/?p=4026

供稿常建华    录入:罗训森    2014,10.24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