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6029478uKvQAA

光宗耀祖,传递正能量——二月河访谈录,传递正能量讯息

光宗耀祖,传递正能量

——二月河访谈录,传递正能量讯息

 

华人社会有“三教合一”的宗教信仰:以孔子、朱子为代表的儒教;以老子为代表、本土道教;外国引进的佛教。在各种祭祀活动中,上“三柱香”,即代表对“三教合一”的崇敬。

有一种现象,纯理论上不是宗教,却胜似宗教的世界华人民间信仰:祖先崇拜。包括无神论者的共产党在内,也不反对逢年过节,给祖宗上供。“尊祖敬宗,光宗耀祖”是名符其实、地地道道的世界华人的全民宗教。

笔者在收集中国第一任“红衣主教”罗文藻的史料时,发现:基督教在中国传教,根据中国国情,做出很大妥协,不反对中国信徒为祖宗烧香上供。可见“尊祖敬宗”,在华人的心目中,高于任何宗教。

因此,在华人的成长中,“光宗耀祖”,就成了年青人努力奋斗的原始目标,或原始的奋斗动力。

二月河在访谈录(2014.7.22,中纪网站)中说:“目前,我们对官员的教育只是注重物质上别贪,这是最基本的。还应该注意,过去我们讲光宗耀祖,一个人做官了,祖宗也觉得光荣,不一定要发财。但现在的官员没有把尊崇的地位、人们的敬仰、自己对家族的贡献算进去,这很可怕。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对自己家族的贡献,社会的尊崇,都应算成是官员的“收入”。

二月河在讲“光宗耀祖”时,前面加上定语:“过去我们讲“。而其整段话及段落标题:家庭的荣誉、社会的尊崇也是官员的“收入”,却十分肯定“光宗耀祖”传递正能量的作用。

二月河在另—段话中:“干部要爱惜自己,把自己美好的公众形象确立起来,可以给自己的家族带来更崇高的地位,这也是一笔无形的财富“。进一步肯定了“光宗耀祖”正能量的作用。

最近,官方公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是中华民族优秀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具体表述。任何想要“光宗耀祖”的中国人,均要努力在价值体系内奋斗,而且,必须严格遵循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框架。否则,即使位高权重、富甲一方、才高八斗,也不能达到“光宗耀祖”的人生目的。

简而言之:

位高权重者,直至古代的皇帝,当今之国家领导人,要想“光宗耀祖”,就必须在“中华民族优秀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框架内,行使权力。一旦贪腐,甚至仅仅“当官不为民做主”,必入另册,被中华民族历史所抛弃。

富甲一方者,甚至“富可敌国”者,若财富仅作个人或家族骄淫奢侈之用,不为公众事业行“善”,其必被父老乡亲唾弃,难逃“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历史上,“笑贫不笑娼”腐败社会现象,仅是一瞬间,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光宗耀祖”,已传承了几千年。

才高八斗者,泛指高级知识分子。若所谓“公知”的高级知识分子,失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的传统知识分子精神,物欲横流,与贪腐同流合污,污蔑、抵毁中国传统文化,鼓吹卖国理论,成了异端邪说“带路党”。其愧对祖宗,耻谈“光宗耀祖”。

当今世界是多元文化的世界,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包容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的同时,作为炎黄子孙,也要理直气壮地捍卫“中华文化”。让“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孔子思想,不但铭刻在联合国大厅,而且,要在全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二月河录谈录,已将“家族荣耀感,家族耻辱感”,作为理念提出来,虽然其明知“难度很大”,但还是希望引起社会的重视。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正在实践这个“难度很大”的、“家族荣耀感,家族耻辱感”理念。在《中华罗氏通谱》平台上,我们不但努力挖掘、“弘扬祖先业绩”(罗元发主席题词),而且,“上仰列宗,下对子孙,经得起历史检验”(罗元发主席2004.9.19,重要讲话),以史为鉴,毫不避讳地设立“警示人物”专栏,将那些不符合中华民族及罗氏核心价值观的人物事略单列,以警示罗氏后人。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至英雄竞自由(唐·罗隐诗句体),只要我们更理直气壮地肯定“光宗耀祖”传递正能量的作用,必将有助于坚守、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中华罗氏通谱》网站编委会,将持之以恒,续修《中华罗氏通谱》、构建中华罗氏优秀文化传承体系,为复兴中华,追求伟大的“中国梦”,做出中华罗氏应有的贡献。

光宗耀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遍地开花促进姓氏文化产业链。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总编

《中华罗氏通谱》网站站长

高级工程师 罗训森 撰于厦门

2014.9.11

供稿、录入:罗训森    2014.9.11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