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出新干劲、换出新气象

换出新干劲、换出新气象

 

原标题:一周内,中央先后派4名常委出面

撰文 | 傅凝

7天之内,四名政治局常委受中共中央委托,先后出席一系列重要活动。

说是“一系列”,其实可以概括为一个词:民主党派换届。

各民主党派时隔五年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套用一句惯用语,那是各党派“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共中央领导人到场祝贺,已是多年惯例。

不过早先到会祝贺的,一般是政治局委员出席。2007年十七大召开后,各民主党派换届。到会祝贺的,开始出现政治局常委的身影。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除了时任总书记胡锦涛以外,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另外8名常委分别参加一个民主党派开幕会,代表中央致贺词。

十八大后,除了习近平总书记以外,中共中央安排了6名常委分赴8个民主党派祝贺。其中张德江和俞正声分别去了两个民主党派。

对了,到会祝贺的不只是中共中央的领导人,还有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有关领导人。就拿这一周的活动来说,陪同栗战书到农工民主党十六大的有国务委员常万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海峰;陪同汪洋到民进党十二大的有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向巴平措、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

兼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国务委员郭声琨则连续两天参加了两场民主党派开幕会,而另一位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任中央统战部部长的尤权则每场开幕会都参加。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各民主党派中央集中换届,也是往年惯例。以前一般是在中共全国党代会召开之后的一两个月之后,集中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如五年前,最早召开代表大会的是在当年11月30日,最晚完成会议议程的是在当年12月21日。

而今年节奏似乎更为频密,一周之内就有半数民主党派开大会。

民主党派换届,中央高层非常重视。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部分民主党派人士时就叮嘱:“各民主党派要搞好政治交接,努力换出新干劲、换出新气象。”

从3月底到8月中旬,全国200余个民主党派省级组织召开代表大会,顺利换届。各省级组织的代表大会可不仅仅选出新一届领导班子,还有一项特别使命,便是选出出席各党派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在此基础上,各民主党派中央的换届才能顺利进行。

在中共十六大后,各民主党派选出新一届领导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分别走访了各民主党派;中共十八大后,各民主党派再次成功换届,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一起,冒着零下10多摄氏度的严寒,一一登门走访。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梳理发现,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层对民主党派、党外人士高度重视。有媒体不完全统计,习近平出席相关活动大约有20次。中央对统战工作也越发重视,不仅出台《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还专门成立中央统战工作领导小组。

没有悬念的是,十九大之后,中央的统战工作思路、政策将一以贯之,持续推进。一周内接连委托4名政治局常委到场,仅仅是新的开始。

编者按:

民主党派换届,中央高层非常重视。中华罗氏宗亲工作,罗氏高层也非常重视。本会主席、开国大将罗瑞卿之长子罗箭将军、常务副主席、北京307医院原院长罗卫东将军,2017.12.3.在本会《关于设立“宗亲工作部”的请示报告》上批示:

罗箭主席批复:

只要合法合规就先试点搞吧!

罗卫东常务副主席批复

昨天,我给罗箭主席打了电话,他说正外出,考虑一下再说,他已回复,就按他和您的意思办,我没有其它意见。

为了弘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罗氏优秀宗祠文化,家教家风,在续修《中华罗氏通谱》第七册过程中,将参访各地罗氏宗祠,罗氏宗亲会,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12.1,世界政党高层对活上主旨讲话精神,研究、探索在新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社会组织关系,搭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罗氏文化组织交流合作网络,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学习、借鉴中国共产党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借用政治协商制度,学习安徽罗氏宗亲会经验,促进罗氏内部团结,增强炎黄子孙凝聚力。

学习、应用中国共产党行之有效的工作办法,走进新时代,本会先行先试,结合实际情况,在厦门市开展宗亲工作试点。

联系人:罗训森(13960825863,同微信号)

阅读原文http://www.hualuoshi.com/?p=16270

来源:凤凰网    录入:罗训森    2017.12.4   于福州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