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1

《鹤林玉露》之畏说,《罗氏族谱》之创修 ——常显不晦,试论宋罗大经之父罗季温对中华罗氏优秀传统文化之贡献

1004

《鹤林玉露》之畏说,《罗氏族谱》之创修

——常显不晦,试论宋罗大经之父罗季温对中华罗氏优秀传统文化之贡献

罗训森

宋进士、理学家罗大经所著《鹤林玉露》,乃文史工作者常阅宋代史料之书,其中《畏说》条目,是笔者考证宋杨万里为江西吉水竹溪《桃林罗氏族谱》撰序真伪的主要依据之一。

杨万里在序中,对罗大经之父“竹谷老人”季温氏,评价甚高,提到季温曾将《畏说》取正于丞相周必大及杨万里,获得二位吉水大家之高度赞赏,《畏说》,何说?

罗大经所著《鹤林玉露》中,保存乃父学术著作《丛竹稿》之精髓,传承发展其思想,应为当今中华罗氏之楷模。全文录之,以飨读者:

畏   说

先君竹谷老人,早登庆元诸老之门,晚年以其所自得者,著《畏说》一篇。其词曰:

“大凡人心不可不知所畏,畏心之存亡,善恶之所由分,君子、小人之所由判也。是以古之君子,内则畏父母,畏尊长,诗云‘岂敢爱之,畏我父母’,又曰‘岂敢爱之,畏我诸兄’是也。外则畏师友,古语云‘凛乎若严师之在侧’,逸诗曰‘岂不欲往,畏我友朋’是也。仰则畏天,俯则畏人,诗曰‘胡不相畏,不畏于天’,又曰‘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是也。夫惟心有所畏,故非礼不敢为,非义不敢动。一念有愧,则心为之震悼;一事有差,则颜为之忸怩。战兢自持,日寡其过,而不自知其入于君子之域矣。苟惟内不畏父母尊长之严,外不畏朋侪师友之议,仰不畏天,俯不畏人,猖狂妄行,恣其所欲,吾惧其不日而为小人之归也。由是而之,习以成性,居官则不畏三尺,任职则不畏简书,攫金则不畏市人。吁!士而至此,不可以为士矣,仲尼所谓小人之地忌惮者矣。夫人之所以必畏乎彼者,非为彼计也,盖将以防于心之纵,而自律乎吾身也。是故以天子之尊,且有所畏,诗曰‘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书曰‘成王畏相’,孰谓士大夫而可不知所畏乎!以圣贤之聪明,且有所畏,鲁论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孰谓学者而可不知所畏乎!然则畏之时义大矣哉!余每以此自警,且以效切磋于朋友云。”

先君此说出,一时流辈潜心理学者,咸以为不可易。

余同年欧阳景颜跋云:

“造道必有门,伊洛先觉,以持敬为造道之门,至矣,尽矣。盖敬,德之聚也。此心才敬,万理森列。此身才敬,四体端固。繇勉强至成熟,此心此身,敛然法度中,可以为人矣。然世之作伪假真者,往往窃持敬之名,盖不肖之实,内虽荏,而色若厉焉,行无防检,而步趋若安徐焉。识者病之,至有效前辈打破敬字以为讪侮者,又有以高视阔步,幅巾大袖,而乞加惩绝者。一世杰立之士,欲哀救之而志不能遂。近世叶水心作敬亭后记,至不以张思叔之言为然,谓敬为学者之终事。仆深疑焉。近因校文至沣阳,谒竹谷罗先生,以所著畏说见教,仆醒然若有所悟。呜呼!畏即敬也,使人知畏父母,畏尊长,畏天命,畏师友,畏公论,一如先生所言,欲不敬,得乎?每事有所持循而畏,则其敬也,莫非体察在己实事,见面盎背,临渊履冰。以伪自盖者,能之乎?高视阔步,幅巾大袖,假声音笑貌以为敬,求之于父母兄长师友之间,多可憾焉,人其以敬许之乎!盖先生以实而求敬,故其敬不可伪。世人以虚而求敬,故其敬或可假。是说也,羽翼吾道,其功岂浅浅哉!至此,则敬不可伪为,而攻持敬者,当自息矣。”

罗季温,“早登庆元诸老之门”,以其道德文章,创修《罗氏族谱》,杨万里在谱序最后,做出极富远见的结论:

于乎!先世之种德也,深后世之流芳也。远季温所造就有如是。是以赞其族之蕃衍昌大,常显而不晦矣,虽世守之,可也,余复何言!

诗曰,子子孙孙勿替。引之为其后者,能如季温氏之树立,斯谱为不朽矣,斯谱为不朽矣。

“斯谱为不朽矣”,历史验证了杨万里的预言:

若夫德之立,足以尊族人,化乡里,贻后世,俾用于世功之立,不难矣。

明初,仅有两名的“弘文馆”大学士,桃林罗氏子孙罗复仁,占其一,与另一位鼎鼎大名的刘基,字伯温齐名,并创下“老实罗”的历史典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很大贡献。罗复仁从孙罗汝敬,官至工部侍郎,罗汝敬孙子罗璞,官至贵州参政,祖孙九代,续修《桃林罗氏族谱》,罗璞,出谱集大成。

以理学《畏说》为指导思想的罗季温,在创修《罗氏族谱》、请杨万里作序时,他们当时讨论什么问题?

如何保证宗族“常显而不晦”。

用现代语言述之:如何保证宗族经常显赫而不衰败。正是当下讨论家族企业接班人的热门话题。

罗季温赞同杨万里的观点:用欧阳修、东苏坡修族谱的形式“立言”,创修《罗氏族谱》,传承发展中华罗氏优秀传统文化。

可惜罗季温的著作《丛竹稿》失传了。

综上所述,竹谷老人罗季温,对中华罗氏优秀传统文化有如下贡献:

一、常显不晦

罗季温站在宗族发展高度,与南宋四大家杨万里探讨如何保持“常显而不晦”传承发展的重大哲学问题(详见附件一),他创修族谱,提供了经得起历史检验、切实可行的战略思想,从理论上不但指导了宋明期间,吉水地区的罗氏人才“群体效应”,而且影响到整个吉安地区。明从祀孔庙、礼吏部尚书罗钦顺,应罗季温裔孙、贵州参政罗璞之邀,在《四库全书》版《整庵文集》中,留下《桃林罗氏重修族谱序》(详见附件二),可见影响之大!

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及各类型迁徙中,罗季温保持“常显而不晦”传承发展的修谱指导思想,在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福建、广东地区的罗氏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立德、立功、立言罗季温从保持“常显而不晦”传承发展的宗族角度,即开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彰显了编修族谱的重要作用。

二、行动写史

邀请福建沙县宗彦罗从彦到江西吉水家中,为《罗氏族谱》题词,留下千古名句: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

罗季温的行动,客观上为解开罗从彦江西祖籍之谜案,传播罗从彦思想,保存了历史依据。顺带为解决罗从彦撰写之《诲子侄文》(附件三),提供了时代背景。

正因为罗季温潜心于理学,故很年轻时就与理学家罗从彦有交往,就有创修《罗氏族谱》之行动,可以说,《畏说》理学思想伴随了其创修《罗氏族谱》全过程。

三、家学成型

为宋代理学的形成发展过程,增添了一位重要的民间罗氏理学家。

罗季温的《畏说》理论,创谱行动,逐步形成了罗氏家学,罗从彦的理学思想、宗族发展理论,对宗族后代的期望《诲子侄文》罗季温予以传承发展,并体现在其创修的《罗氏族谱》中。

杨万里序中说世之谱其族者不知其几,而称欧谱、苏谱者,何与以?永叔、明允之言立,故也。季温曰谨受教。

宋代以欧阳修、苏东坡为代表,兴起修谱之风,创立欧、苏家学,但以罗从彦、罗季温为代表的罗氏,应是其中的佼佼者。

如果说罗从彦的《诲子侄文》创立了罗氏家学的理论,那么,罗季温创修的《罗氏族谱》,就是最成功的创立家学实践。

在优秀家学的熏陶、教育下,罗季温两个儿子:罗大经、罗应雷,同科进士、竹溪桃林罗氏更实现宋明人才辈出,可持续发展的奇观,其宗祠大门口对联:“开国宰相府,理学亦世家”,光彩夺目,霸气侧漏;宋代吉水罗绋家族,出现“一门九进士,祖孙四举人”的盛况,明代,状元罗洪先,候选孔庙,文武全才、太子少保罗通,抬棺上谏的广东参政罗侨等;宋代福建沙县罗从彦家族亦出现一波壮观的“人才群体效应”,至清朝,再现第二波更为璀璨的“人才群体效应”,沙县夏茂以武探花罗英笏为代表,竟涌现出十几位罗氏将军。时至近代,有人惊呼:江西吉水崱公后裔,亮出罗荣桓元帅、罗瑞卿大将,人才何其多、何其盛矣!

罗季温对罗氏的家学成型,具有突出的历史贡献。

四、铨释四维

用通俗易懂之语言《畏说》,铨释礼义廉耻,四维文化之荣辱观:

夫惟心有所畏,故非礼不敢为,非义不敢动。一念有愧,则心为之震悼;一事有差,则颜为之忸怩。战兢自持,日寡其过,而不自知其入于君子之域矣。

苟惟内不畏父母尊长之严,外不畏朋侪师友之议,仰不畏天,俯不畏人,猖狂妄行,恣其所欲,吾惧其不日而为小人之归也。由是而之,习以成性,居官则不畏三尺,任职则不畏简书,攫金则不畏市人。吁!士而至此,不可以为士矣,仲尼所谓小人之地忌惮者矣。

五、族史意义

笔者所见,有史可考的《罗氏族谱》,大约见名于唐初开唐将军的墓志铭中,而唐末五代初,著名诗人罗隐与邺王罗绍威所编之《罗氏通谱》、宋宰相罗点家族所编之《江西罗氏世征集》,仅见其名,未见其谱留传。

罗季温创修江西吉水桃林《罗氏族谱》,为中华罗氏留下一部编于宋代并有史料可考、留传至今的《罗氏族谱》,为中华罗氏谱牒文化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具有重大的族史意义。

斯谱为不朽矣,号“竹谷老人”,名茂良,字季温,亦不朽矣。

笔者乃属于江西吉水竹溪桃林支系,机缘巧合,从工转文,忝任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总编,事属偶然,冥冥之中,竟成了老祖宗季温公族谱的嫡系传人,可谓天意也。

历史之优秀传统,现实的沉重责任,“文章千古事,下笔重千斤”,唯有競兢兢业业,努力学习,方可“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上仰列宗,下对子孙,经得起历史检验”(《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永远荣誉主席、开国中将罗元发,2004.9.19,北京307医院《中华罗氏通谱》首次京津座谈会讲话)

2017.4.24 于福州

附一; 《罗氏族谱》序

宋·杨万里

吾郡多著姓,而印岗之罗,其一也。由印岗而之竹溪者,率称士族。竹溪有隐君子曰季温氏,余忘年友也,世有姻连之好,常相往复。

见其族人心术皆良善,伦纪皆笃厚,习尚皆文雅,无流漓诡谲粗鄙之俗,其有以服季温之化德也与。尝以谱牒之未修,质言于余:谓以族之显晦,不专系乎富贵贫贱。苟位极乎公卿,财雄乎乡邑,一时号称显族,数代之后而消歇,则昔之赫赫以显者,能保其不昧,昧以晦耶?晋之王谢,唐之崔卢是也。然何为使之常显而不晦?

曰鲁叔孙穆子有云:立德、立功、立言,立而已。夫言也者,表在天地间,久而不偾、不躜也。

世之谱其族者不知其几,而称欧谱、苏谱者,何与以?永叔、明允之言立,故也。季温曰谨受教。

余不家食者十数年。季温益潜心于理学,著有《丛竹稿》若干卷,取正于余与丞相周公必大。观之所撰《畏说》,胥叹其有不可及处,此其言之立也。若夫德之立,足以尊族人,化乡里,贻后世,俾用于世功之立,不难矣。余谢事之暇,乃以所编之谱,嘱引其端。

于乎!先世之种德也,深后世之流芳也。远季温所造就有如是。是以赞其族之蕃衍昌大,常显而不晦矣,虽世守之可也,余复何言!

诗曰,子子孙孙勿替。引之为其后者,能如季温氏之树立,斯谱为不朽矣,斯谱为不朽矣。

嘉泰三年癸亥秋(1203)宝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致仕、吉水开国食邑七百户杨万里、廷秀撰。

——《桃林罗氏族谱》

附二:桃林罗氏重修谱序

明·罗钦顺

族之有谱,所以著本原、详支派、别昭穆、辨亲疏,人伦之明,风俗之厚,实惟有系于此。故有昔知礼之君子,莫不以谱牒为重。前有作矣,后必从而续之,凡以为久远无穷计耳。

吾罗氏之在吾吉聚族而居者,良不为少,其世或远或近,而著闻于天下者,往往有之。若吉水桃林之族其一也。余尝闻国初有弘文馆学士复仁,宣德间有工部侍郎汝敬,其才猷风烈,雄奇磊落,皆桃林之杰出者。数十年来,则有若贵藩大参璞、督府经历玮、靖江长史其祥,余皆尝获交焉。大参之闿疏敏达,督经之深密有谋,长史之左规右矩,士夫莫不推重。盖桃林人物后先相望,如此其著于天下也宜哉!

大参致政家居垂二十年,今年八十有三矣。一日携诸孙,棹扁舟,溯流二百余里,特来访余,以其所重修族谱,嘱为之序。余多病,笔研疏且久,顾大参年德之重,意气复勤勤恳恳,又可辞乎?敬受而阅之,乃知其先盖出唐吉州刺史崱,崱卒于官,子孙遂留家庐陵。后数传有三十三承事者,始分居吉水,是为今樟树下白竹溪桃林之共祖。又后七世曰忠文始分居桃林,由承事者沿至大参,凡十有八世,溯而至刺史崱,盖二十六世矣。世有仕宦具列于图,在宋嘉定间有竹谷老人茂良者,实始作谱,其后若竹林居士自昭、耕乐翁以明、温教汝宽皆尝致修续之功,诸序文存焉。

大参乃竹林七世孙,而工侍之诸孙也。其所重修尤为详慎,且捐己资锓梓,而传之族人。嗟夫!大参以逾八望九之年,而于族谱一事惓惓焉不遗余力,其尊祖之孝,收族之仁,可谓老而弥笃也。凡其族人子弟益相与勉修其德,以增光斯谱也哉。盖其德诚修则或出或处必皆能有以自立,为孝子、为孝弟、为良吏、为名臣、为幽贞之士,而九族之睦,有不待言者矣。

夫如是,则于大参之用心,斯为无负。而桃林之盛讵可涯哉?庸书此,以为序。其后大参来者,邑庠生体昂道同有庆也。

注:罗钦顺,吏部、礼部尚书,著名学者,从祀孔庙,《四库全书》有集传世。本文搞摘自其文集《整庵文集》,为桃林原谱之不备。

——《四库全书》版《整庵文集》

附三:诲子侄文

宋·罗从彦

东邻有千条家,子孙不肖。博弈饮酒,驰马试剑,挟弹持弩,与群小为伍,见土人则逃遁。西邻有百贯家子孙,不羞里巷,不顾父母,日复如是。诸子前行,路人肉杖之。曰:为人子孙,固如是乎?

二家之长,一日聚议曰:吾二家子孙,不肖如是之深,治之恐伤骨肉之情;不治之,则恐败先君之业,若之何而为是乎?

旁有客曰:此乃至愚至贱之徒,终遭刑责而后已。吾将拉汝二人,访诸南邻万斛之丈人,请问训子孙之术矣。南邻万斛之家,数十人,入孝出悌,文行忠信,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阖门之内,肃肃如也;阖门之外,雍雍如也。君之子孙若是,夫何为而至是也?

南邻万斛丈人曰:吾之诲子孙也,非鞭非笞,非诟非骂,但写唐文人杜牧示小侄阿宜二句;又写本朝宰执诸公仿杜牧示侄联句;又写范文正公家训题东轩壁句,时人谓之东壁句,吾将示之仿效,写于东壁,示子孙尤佳。

东西二丈曰:敬闻命矣,愿得本以写于壁焉。

杜牧曰:愿汝出门去,取官如驱羊。

富郑公曰:愿汝出门去,锦绣归故乡。

韩魏公曰:愿汝出门去,早早拜员郎。(郎中、员外郎,相当今之司长)

范文正公曰:愿汝出门去,翰林著文章。(翰林,进士中佼佼者方能进翰林院)

曾公亮曰:愿汝出门去,锦绣为肝肠。

陈了斋曰:愿汝出门去,柱石镇岩廊。(唐例,任郎官以上者石柱留名)

真德秀曰:愿汝出门去,德行重八方。

其后,苏东坡打浑,示子苏迈曰:愿汝出门去,毋玷辱爷娘。

罗 绰 跋

罗古人,即仲素先生也。族有不肖子数人,撰此以勉之,况其亲子弟乎?此见仲素先生仁也。故曰仁人之言,其利溥哉!族人罗绰敬跋。

注:罗绰,宋南昌柏林人。其子罗盛得官至侍郎,宝庆二年(1226)王会龙榜进士,字经臣,受罗从彦《诲子侄文》熏陶、影响,撰写著名的罗氏字辈诗。

孙大中跋

仲素先生无书不读,深造圣经之奥旨,有志于学,无志于仕。不求人知,人自知之。远近之士,闻风慕道,踵迹而前,肩摩而袂属也。予尝得之“诲子弟文”,藏之以为家宝。今镂板以广其传。幸观览者诵其文而究其义,师其言而遵其人。为遵长者劝焉,为子弟者免焉,其有补于风教岂细也哉!传有之曰:君子之言,信而有证。其先生之谓乎!然则信斯言也,宜书诸绅。

隆兴元年(1163)六月十五日 左奉议郎致仕、赐绯鱼袋   孙大中   敬跋

 ——《四库全书》版《豫章文集》

阅读原文http://www.hualuoshi.com/?p=15064

供稿、录入:罗训森    2017.4.24    于福州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