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英国文学硕士、教授——罗郁正

罗郁正

 

罗郁正,1922年出生于福州市,20世纪30年代罗氏家族在福州经营金融、百货、制茶等行业,其祖父罗筱坡、父亲罗勉侯及胞兄郁坦三代曾四度出任福州商会会长一职。

罗郁正从小接受私塾启蒙教育,在福州福商小学完成小学教育,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初期就读于福州英华中学、上海圣约翰中学,并住上海期间,在复旦大学刘大杰教授指导下攻读中国古典文学。1942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中学,获“最优学生杯奖”。1945年以最优学生之第一名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1947年1月,罗郁正与妻子邓瑚烈同期考取赴美留学,入哈佛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1949年于哈佛大学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后入威斯康欣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及比较文学,于195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完成学业后,在50—60年代中期,罗郁正先后于阿拉巴马州史底曼学院、密西根州西密西根大学讲授英国文学与比较文学。

1964年罗郁正加入爱荷华大学的东方研究学院后,便开始了对中国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的研究。

1967年,因他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被聘为印第安那大学东亚语文教授,不数年后兼任东亚语文系主任兼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并获终身教授的职衔。

中美两国建交后,美国人掀起了看东方的热潮。无论是知识界还是普通大众,都对悠久、神秘、深奥的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了解和投入研究的人愈来愈多,这正是长期潜心中国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的罗郁正大显才能的好时机,他倾力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1971年,罗郁正于纽约出版《辛弃疾研究》(Hsin Chi—chi)。因他在海外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得到国内有关部门的重视,多次应邀回中国大陆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与短期讲学。

罗郁正也十分重视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多次于海外团并带队来中国大陆进行文化考察活动,包括1982年一次代表美国政府组织一专业性作家、翻译家、出版家访问团,访问北京、西安、上海与杭州四个城市,亲任团长。

1975年,他与印第安大学东亚语文系前主任柳无忌先生合作编撰了介绍中国民族五千年诗词的《葵哗集》,出版后在美国书评界引起轰动,不到半年即印行一万七千册,不久即被列为美国“每月读书俱乐部”(Book of the Month Club)的副选本。美国书评界权威报刊——“《纽约时报》—星期日书评”专刊于当年12月21日在首页刊出勃朗大学的大卫·拉铁摩教授撰写的长篇书评,称该书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葵晔集》收录了从《诗经》到当代共145位诗人的800多首诗词曲作品,内容丰富。体例完备而独特。从1976年开始,美国多家大专院校采用此书作为讲授中国文学的课本。《葵晔集》分别于1975、1983、1990、1998年多次由New York: Doubleday与Indiana University Press出版,二十五年中从没有断绝出版过。

在《葵晔集》出版后,许多研究中国文学的外国学者与学生,益加需要有中国某个时代断代的文学作品集。1986年,在罗郁正与威廉·舒尔茨教授合作指导下,来自北美的近50位学者在6年多的时间里,在浩如烟海的清代诗词作品中遴选、翻译和编辑中国清代诗歌选集《待麟集》。这本当年首部比较全面地专门介绍清代主要诗人及其作品的诗集,是罗郁正继《葵晔集》出版之后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成果,得到同行与读书界的高度评价。北美《中国文学教师协会月刊》、《当代世界文学》与《东亚研究月刊》等出版物都对《待麟集》的出版发表书评,对于此书研究成就与学术地位给予充分肯定。

在印第安大学东亚语文系工作的同时,罗郁正于1971—1972年任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1981—1982年任山东大学外文系客座教授、80年代中期任加利福利亚大学圣他芭拔拉分校客座教授。

罗郁正能在事业上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是与他的夫人邓瑚烈女士数十年如影随形,鼎力相助分不开的。邓夫人原籍江苏无锡市,毕业于上海中西女子中学及圣约翰大学,已获美国波司顿大学硕士的她,为了帮助罗教授成就事业,放弃固定职业,操持家政,使罗教授可以专心从事研究和参与学术活动而无后顾之忧。数十年来,罗郁正夫妇相敬如宾,在朋友中传为佳话。其子罗翔云,音乐学硕士,在美从事音乐教育。

1989年罗郁正于印第安那大学退休,退休后罗郁正依然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和写作,并指导研究生。1991—1993年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并经常赴中国各地、台湾与香港参加学术活动。

附:罗郁正简历

1922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36—1937年,肄业于英华中学;1937年至1942年,肄业于圣约翰中学;1942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中学;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47年1月,赴美升学;1949年,于哈佛大学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于威斯康欣大学获英国文学哲学博士学位;1952年至1957年,于阿拉巴马州史底曼学院讲授英国文学;1957年至1964年,于密西根州西密根讲授英国文学与比较文学;1964年至1966年,于爱荷华大学东亚研究所教学;1967年至1987年,于印第安那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与比较文学系教学;1989年,于印第安那大学退休。

另于下列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斯坦福大学,1971年至1972年;加利福利亚大学圣他芭拔拉分校,80年代中期;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1991年至1993年;山东大学外文系,1981年至1982年

专著:

《辛弃疾研究》Hsin Chi—chi 1971年纽约出版。

《葵晔集》Sunflower Splendor:Three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Poetry。

与柳无忌合编、中英文版。1975、1983、1990、1998年分别由NEW York:Doubleday与Indiana University Press出版。

《待麟集》Waiting for the Unicorn:Poems and Lyrics of China’s Last Dynasty,1644—1911与Willian Schultz合编、中英文版。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6年出版。

来源:2007年版《中华罗氏通谱》    录入:罗训森     2016.8.7     于福州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