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华罗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设计篮图初定

构建中华罗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设计篮图初定

罗训森

续修《中华罗氏通谱》的目标之一——促进构建中华罗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如何构建?

笔者系福州大学72届机械制造专业毕业,所受的专业训练是:设计一部机器时,必须先要有整体的设计篮图,并且要建立在当代工艺可行的基础上。

构建中华罗氏优秀文化传承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学领域的系统工程,远比一部机器复杂的多,理工和文史,学科不同,内在道理相似、相通。

2013年底,启动续修《中华罗氏通谱》后,经过两年多的调研,尤其,2016.6.23,成功召开了“《中华罗氏通谱》深圳联络处筹备会”,总体设计篮图已基本确定。

简要阐述如下:

一、一面旗帜:中华罗氏

 

“中华罗氏”,涵盖海内外罗氏文化组织及宗彦贤达,不分国别、地区、民族、行业、政见、宗教等 男女罗氏及罗家媳妇。

一句口号:敦族强宗,天下罗氏一家亲!

发扬唐末五代初,著名诗人罗隐与邺王罗绍威、进士、员外郎罗衮主编《罗氏通谱》敢将衰弱附强宗,细算还缘血脉同精神,引用民国元老于佑任为抗日将领罗启疆题词——敦族强宗,敦促各行业、各层次罗氏精英,尽快成长,以及涵盖少数民族、改罗姓的“天下罗氏一家亲”,为口号。

布衣族、湖北省政协常委、中南大学文学院原院长罗漫教授,在发给2015.11.8,《中华罗氏通谱》厦门座谈会的贺信中,明确表示,应把“天下罗氏一家亲”,列为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敦宗睦族”的宗旨。

二、两种精神

 

包括各姓氏共有精神财富在内,如忠、孝,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勤、情等,中华罗氏要特别弘扬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两种罗氏特色精神:

1. “老实罗”精神。

2. “罗家将”精神。

三、三个三结合

 

以广大热爱、热心中华罗氏文化的积极分子为基础,实行“三个三结合”。

1. 领导干部,企业家,专家学者,三结合。

2. 老,中,青,三结合。

3. 国史,地方志,族谱,三结合。

四、四个轮子

 

1. 《中华罗氏通谱》——文化先行

1996起算起,《中华罗氏通谱》至今已过20个春秋,已经先行。

2007.5,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国内首套大型族谱类图书——《中华罗氏通谱》(一套六册、730多万字)。以收集国史、地方志、典籍、族谱中,罗氏史料为主,“世系卷”广泛收集各地区罗氏概况,重点在开基始祖、字辈、宗祠、名位表。

2013年底,启动维修《中华罗氏通谱》文化工程。拾遗补缺,重点在敦族强宗,补齐“工商精英”短板。

2. 中华罗氏总祠——精神依托旨地

总祠不是支系的宗祠,规模、资金、可行性研究等,十分复杂,其筹委会成立,必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经长期蕴酿,湖南罗氏宗亲会在2016.3.28印行的《湖南罗氏报》,头版,以社论形式,公开表态,十年内建成“中华罗氏总祠”,本会乐观湖南或其它地区罗氏的发起、筹建、进展情况。

3. 中华罗氏宗亲会——群众基础

国内大规模、有组织的宗亲联谊活动,始于2008.12.8,在福建泉州召开的“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笔者时任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现各地区自发成立的宗亲联谊会正蓬勃发展,其中,在2010年下半年筹备、在香港注册的“中华罗氏宗亲联谊会”具有一定规模,其内部正整合之中。

4. 中华罗氏商会(或中华罗氏基金会)——现代罗氏文化的“祭田”

在2010年,筹备成立,在香港注册的“中华罗氏宗亲联谊会”框架内,设有“中华罗氏商会”。现有关人士,正积极筹备中。

因“中华罗氏商会”具有现代“祭田”性质,其领导层的综合素质,将主导该会解决罗氏文化公益、个人利益之间的问题。

以上各点,在构思蓝图的过程中,笔者已撰写了不少文章,略之。

“四个轮子”是相互独立而又紧密相关的,如何在“中华罗氏”共同的旗帜下,协调四大机构运作,将为后之罗氏仁人志士,提供重大课题。

本会充当的是“先行官”作用,发扬“老实罗”、“罗家将”精神,当好构建中华罗氏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先锋,是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的职责。

阅读原文http://www.hualuoshi.com/?p=12565

供稿、录入:罗训森     2016.6.30 于福州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