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系卷》小引

《世系卷》小引

 

对谱牒,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发出看谱牒如“雾里看花”之感慨。笔者应《福建社科界》编辑部之约,在其2006年第6期上发表了《修族谱“管摄天下人心”》一文,对谱牒的作用予以正面、充分肯定。(详见本书附录)

充分肯定不等于谱牒中没有问题。因篇幅关系,该文对谱牒中存在的问题没有进行充分讨论,实际上谱牒中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问题的关键在于谱牒的主编。笔者曾在2000年“国际族谱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一篇文章,论述族谱主编的学识、身份、地位对谱牒质量的影响。

罗氏族谱,虽有罗隐、罗颖、罗适、罗点、罗愚、罗季温、罗大经、罗汝敬、罗钦顺、罗璞、罗伦、罗洪先、罗源汉、罗惇㤚这些士大夫、乡间大儒为主编的经世谱牒,但大部分的谱牒是由族中略通文墨者执笔的,这些人没有多少历史知识,常常闹出许多笑话,诚如清儒黄宗羲曾指出:“氏族之谱……大抵子孙粗读书者为之,掇拾讹传,不知考究,牴牾正史,徒诒嗤笑”1。著名史学家谭其骧亦云:“天下最不可信之文籍,厥为谱牒”。并特别指出:“谱牒之不可靠者,官阶也,爵秩也,皇帝作之祖,名人作之宗。”2。罗氏族谱中不乏此类例子。如:

有的《罗氏族谱》将同时代的原祖籍湖北襄阳的燕郡王罗艺与原祖籍山东历城的剡国公罗仕信视为父子,将著名文学家罗贯中在《罗家将》中虚构的人物罗成、罗通、罗坤、罗灿及虚构的罗艺事迹列入谱中,更有的《罗氏族谱》将罗氏历代名人串成世系。罗贯中创作《罗家将》,为提高罗氏声誉做出巨大贡献,但有人将其笔下小说人物收入族谱,却有损罗氏声誉,难免遭到学术界对《罗氏族谱》的批评。

中国开科取士始自隋唐,但有的《罗氏族谱》在汉、晋即有“进士”记载。有的将少数民族罗氏编入汉族《罗氏族谱》,此种治谱方法难免徒遭他人嗤笑。明朝状元罗伦、罗洪先对此均予以严厉批评。

但是,必须强调,《罗氏族谱》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缺点仅是支流。以宋代罗季温(竹谷老人)、罗大章、罗大经,明代罗复仁、罗汝敬、罗璞为代表,祖孙十几代人主修的江西吉水《桃林罗氏族谱》及状元罗洪先用三十多年时间编纂的江西吉水罗氏《秀川族谱》,这些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族谱,深得杨万里、吴澄、解缙、金幼孜、梁潜、杨广、杨荣、杨士奇等儒学名家的赞赏,代表了《罗氏族谱》的主流。这些优秀族谱的组织、编纂人物,真正辨证地看待谱牒中的问题,在善意批判谱牒错误的同时,亲自参与谱牒编纂活动,身体力行地实践了宋儒张载修族谱“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的理论。状元罗洪先以严谨的科学治谱态度,为后之谱牒编修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为了“慎终”,他在四十多岁时再娶一房,又生了儿子,累积至其六代孙罗继洪完成了《念庵文集》出版。现在,男女都一样,但在遗传基因方面,在“世系”延续方面,男性起决定性作用。“慎终”不可不慎。

本书收录之罗氏世系,来自历代留传的《罗氏族谱》及各地各支系罗氏宗亲撰写、整理的资料,虽然本会多次统一体例,由于作者们的学识、经历不同,其撰写文章的水平、风格各异。有些写法与史志、族谱明显不符,为了保存可能的史实及尊重当地罗氏感情,本会以“尊重当地本支系意见”为原则,仅加以注、按。因世系卷数量众多,文章中错误之处,批注可能会有遗漏,读者若有疑问之处,可参考本书“人物卷”、“文献卷”、“附录·职官表”等有关资料,予以鉴别。

(罗训森)

二OO七年三月十六日

【注释】

1、黄宗羲:《淮安戴氏家谱序》,《南雷文案》第3集,卷1

2、谭其骧:《湖南人由来考》下篇,《长水集》卷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