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罗”,因国得氏。春秋战国时,在今湖北襄樊地区,有个很小的“罗子国”,她并入楚国后,遗臣遗民及其后裔,历尽沧桑。在先哲先贤、各支系开基始祖的带领下,罗氏子孙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光大家风,已将罗氏发展成位列中华万家姓第二十位的大姓。
这神奇、壮丽的史实是怎样发生?罗氏血缘之河流淌着何种神秘、优秀的基因?形成什么样的罗氏文化?是哪些代表人物维持、提高了罗氏声誉?罗氏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做出多少杰出的贡献?这些问题或许姓“罗”的人最感兴趣,或许他们的母亲感兴趣,他们的妻子、丈夫、恋人、亲朋好友感兴趣,实际上,所有人都对“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生命奥秘感兴趣。
“罗”并不是简单的文字符号,她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起源、演变、迁徙、繁衍、分支及DNA遗传基因。她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自然淘汰、“适者生存”的进化中,历经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的严酷筛选。罗氏子孙以顽强、坚毅的生命力,在地球上争生存、求温饱、图发展,积极寻找、开拓最适合的生存空间。“罗”能从万家姓中脱颖而出,“罗”这面猎猎作响的血缘之旗,能越飘越响,肯定有她充分、深刻的原因和道理。“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代有闻人”对罗氏而言,决不是溢美之词。
历经秦、汉、晋、南北朝的积蓄力量,罗氏有能力参与了唐朝的开国伟业。罗艺封王,罗仕信封公,秦王李世民府中竟有数位罗氏将军封侯!元明文学家罗贯中整理创作的《隋唐演义》、《罗通扫北》、《粉粧楼记》,合编成《罗家将全传》1,它生动、艺术地再现了唐朝“罗家将”之风采。本会收集到的唐初罗氏墓志铭,佐证了“罗”为十六姓开唐之一,为大唐盛世立下不巧功勋。在此背景下,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记载了唐朝邺王罗绍威与著名诗人罗隐等通谱的史实。族谱中验证了他们联宗编修《罗氏通谱》:罗绍威远在北方重镇魏博,“唐三罗”支系在浙江,罗衮支系在四川,在当时交通、通讯很原始的条件下,全国罗氏初步形成了统一的班辈行第,实属难能可贵。
《全唐诗》中留下罗隐修通谱时《寄酬邺王罗令公》的动人诗篇:
脉散源分历几朝,纵然官宦只卑僚。
正忧末派沦沧海,忽见高枝拂绛霄。
……
敢将衰弱附强宗,细算还缘血脉同。
湘浦烟波无旧迹,邺都兰菊有遗风。
……
罗隐的诗进一步艺术、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编修《罗氏通谱》的盛况。
国史、《全唐诗》中这些令罗氏自豪、兄弟姓氏羡慕的史实,鼓舞、激励了历朝历代罗氏能人志士承先启后修谱的热情与干劲。
唐初,李世民秦王府陪戎副尉罗甑生墓志铭载:“家承阀阅,代茂簪绚,松柏成行,芝兰克嗣,存诸图牒,讵烦覙缕。”该文系本会所见最早提及罗氏谱牒的文史记载。唐代太子太保、播州侯罗荣,主修《忠爱堂罗氏族谱》,其史实不但在罗氏族谱中有记载,在《遵义府志》中更有谱序、世系传世。五代李唐榜眼罗颖编修《豫章罗氏族志》,南昌罗氏后裔不断重修,形成《罗氏大成谱》。宋代宰相罗点及其子罗愚编修《江西罗氏世征集》,遍请当代名公:真德秀、张九成、蔡元定、洪迈、魏了翁等为罗氏族谱撰序题词,留下许多珍贵墨宝。现代著名史学家罗香林根据罗卓英上将于皖南寄送的史料,予以考证确认。而宋大儒真德秀、魏了翁文集中,佐证了当年罗氏修谱的盛事。宋代进士、提点两浙、京西刑狱罗适修谱时,请同僚苏东坡等题词。同时,罗氏族谱中亦大量记载了宋代修谱的传说。明代“名誉宰相”弘文馆大学士罗复仁,其从孙工部侍郎罗汝敬,遍请当时名公为罗氏族谱撰序。在解缙、金幼孜、梁潜、杨士奇、杨荣、杨广等人的文集中,留下大量有关罗氏史料。直至罗汝敬的孙子、贵州参政罗璞,历时九代人,最终完成《桃林罗氏族谱》,罗钦顺为其撰写的“谱序”,收进了《整庵文集》。明状元罗洪先牢记父亲山东副使罗循嘱咐,用三十多年时间完成《秀川罗氏族谱》,并在其《念庵文集》中留下大量修谱文献和诗词。状元修谱,史不多见。其以治学严谨、学识卓越著称,将秀川(熂下)罗氏之源考至晋之罗含。传世之《秀川罗氏族谱》颇有史料价值。清乾隆年间,武探花、提督罗英笏与其从叔游击罗釴主修福建沙县宋儒罗从彦支系《闽沙罗氏族谱》。机缘巧合,2004年2月22日,本会总部在沙县正式办公的第二天,出土了宋殿撰罗畸墓志铭,为考订沙县罗氏源流提供了最珍贵、可靠的文物依据。清工部尚书罗源汉,根据历代族谱主修《茶陵罗氏族谱》。民国期间,广东省府主席罗卓英上将,在江西赣州设立总部,主修《豫章罗氏通谱》,虽因各种原因未果,但其主修“通谱”的精神影响深远,直至如今。民国少将师长罗启疆遍请当时政要为《罗氏族谱》题词、作序,留下许多珍贵史料。香港罗氏宗亲会于1982年出版了由罗君筹主编的《豫章罗氏源流考》,在海内外罗氏中有很大影响。各地各支系贤达在不同时期所修的族谱更是不可胜数,为保藏这些珍贵族谱,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例。浩瀚的罗氏族谱除在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大型图书馆有不少存本外,更大量的是散落在民间。大量罗氏族谱的存世,为编纂新的《中华罗氏通谱》奠定了坚实基础。
没有千年的王朝,却会有万年的姓氏。罗氏谱牒仅是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的小分支,但其影响之深远,却令人叹为观止。尤其迁徙至海外的罗氏,他们顽强执着的“寻根”意识,跃然纸上。韩国罗州罗氏族谱记载,始祖监门卫将军罗富出使高丽,后裔不断有人回中国寻根谒祖。台港澳及海外各国罗氏,更是血脉相连,组织各种罗氏宗亲会,以现代社团形式,传承古代宗族社会中的优良传统,增强了炎黄子孙的凝聚力。他们尊祖敬宗的信仰,演绎了古今多少动人的寻根故事。中华传统文化,儒家学说,祖先崇拜,已渗透至华人的血液中,璀璨不朽的东方中华哲学体系,已稳固地屹立在世界学术殿堂。
遵照1955年授衔中将罗元发于1999年10月的题词“弘扬祖先业绩,促进祖国繁荣”,及其在2004年9月19日,北京、天津座谈会上“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上仰列宗,下对子孙,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讲话精神,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尽力收集古今中外罗氏史料,汇编成册。
“卷首”收录了罗元发、罗青长、张廷发、魏巍、郝治平等题词及专家学者、宗彦贤达的序文等。“渊源卷”阐述罗氏起源、迁徙、发展概况。“人物卷”分门别类刊载历史及现代罗氏精英。“文献卷”尽量全录历史名人,如朱熹、杨万里、苏东坡、文天祥等撰写的有关罗氏史料,选录史志、罗氏族谱中传世的文献。“世系卷”是全书之重,鉴于收集的广度、深度,本书仅以“第一分卷”面世,有待后之贤仁续修。“附录”中载有修谱过程中部分重要资料、学术论文、古代职官表、捐款芳名录、收藏者名录等,以褒扬为《中华罗氏通谱》出钱出力者,为后之续修、重修者留下可资借鉴的参考资料。
2005年6月18日以后,本会借用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办公,完成《中华罗氏通谱》最后之总编、审校及出版工作。千年一遇的《中华罗氏通谱》在海内外罗氏组织及宗彦贤达的大力支持下,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历时十二年,终于告竣。本会深信,这部大书必将在不断增补、修订的过程中日趋成熟,最终成为每一位罗氏子孙寻根谒祖必读之书。届时,我们可以无愧地说:本会实践了宋思想家张载有关修族谱“管摄天下人心”的理论,为中华民族、为罗氏、为构建中华罗氏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做了一件真正有价值的事。
让我们共同探研罗氏生命大河的邃古滥觞和今日壮阔,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中华罗氏光辉历史而骄傲、而自豪吧!让我们沉思自问:我为维持、提高罗氏声誉做了些什么贡献?
罗 训 森
2007年1月8日
注:
1.《罗家将全传》,华龄出版社“家将系列”2000年11月版。
2.“罗”排名二十位,系据公安部2007年4月公布的最新姓氏排名。
附:罗训森简介
罗训森,高级工程师。男,一九四八年五月廿七生(农历,1997年巧合7月1日),福建福州人。福建电力技术学校汽轮机专业、福州大学机械系机制专业、福建业余科技外语学院英语口语专业毕业。
历任:福建闽江水电工程局技术人员、福建永安水电学院教员、福建省水利科研所助理工程师、福建省水电仪器开发公司(原福建省经委下属企业)负责人。福州奋生水电仪器科研所(福建省科委下属民办科研机构)所长、高级工程师。上市公司闽福发公司(社会)董事。福建省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水电工程学会会员、福州大学校友会秘书长(1998年,参与筹备福大40周年校庆)、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第十三界代表大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及特刊主编、台湾台中市召开的十三届世界赖罗傅大会荣誉副主席、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等。
现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员、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总编、世界罗氏宗亲联谊总会(会址在泰国曼谷)学术顾问、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罗氏委员会主任。
业绩:拥有两个中国专利,一项全国新产品金龙奖。福建省地方志在1982年福建省大事记载,12月6日:省水利科学研究所青年科研人员罗训森等5人,研制成功国内首创CZ100型数字显示遥控觇标。1983年,出席在四川成都召开的“水电部第一届中青年科技干部论文报告会”(《光明日报》报道该会议时,使用“总工程师摇篮”的评述)。同年,由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向省水科所借调,参与筹备水电部在福州西湖宾馆召开的“国际水利管理学术研讨会”(此会系改革开放后,福建省政府协办的第一次国际会议,召开的具体时间待补)。应水电部水管司公函通知,时任省水科所所长吴启贤(公派留美,后任省科委副主任)和本人,出席在北京召开的 “水利管理十年科技规划会”,按水电部事先指定给本人的课题:“黄河防汛自动化管理十年规划”,在会议上作专题报告(具体时间待补)。1988年,成果收入国家科委《科学技术成果公报》总第75期。同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10月,出席在杭州召开的“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of dam safety”(国际大坝安全技术会议)。发表题为:“A Micro computer—Based Dam Satety Monitoring System”(微机遥测大坝安全系统,国内专家中,唯一能脱稿用英文演讲,获得水电部领导表扬)。论文收入会后英文版论文集P145(总页码615)。2000,5,出席在上海市图书馆召开的“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
费时12年,在各国各地区罗氏文化组织及宗彦贤达鼎力支持下,在本会主席、1955年授衔开国中将罗元发老将军的正确领导下,在总装备部秘书局大力帮助下,在专家学者悉心指导下,主编中国首套大型族谱类图书《中华罗氏通谱》,2007年5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
主要论著:涉及理工及社科,数量较多,略。
媒体报道:
1. 1982.12.6,《福建日报》,标题:“青年科研人员罗训森等首创数字显示遥控觇标”。
2、1982.12.28,《光明日报》,标题“福建水科所制成数字显示遥控觇标”,提及“青年科研人员罗训森等人”。
3. 2001年1月8日,中国新闻社福州电,标题:福建编撰《中华罗氏源流》。菲律宾《大公报》2001年1月29日全文转载。
4. 2001年6月19日,中新社韶关电,标题:《中华罗氏通谱》开始编修。刊载《海峡都市报》2001年6月21日Alt版。海外刊载情况不详。
5. 2001年6月21日,《海峡都市报》A11版,标题:遗传基因与姓氏研究相结合《中华罗氏通谱》开始编修。
6. 2001年6月25日,中新社图片电讯稿:中华罗氏后裔签名支持北京申奥
7. 2001年7月3日,《羊城晚报》A10版,标题:古老族谱暗合遗传基因——南雄编修姓氏族谱首用这一研究成果。提及罗训森先生。
8. 2004年10月18日,天津《今晚报》,标题:中国姓氏族谱文化研讨(报道“《中华罗氏通谱》北京、天津座谈会”记者:刘红尘)。
- 2004年11月1日中新社专访电讯,标题:站在历史和现实之间——访《中华罗氏通谱》总编罗训森。作者:林维莉 陈勇。印尼、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多家平面媒体刊载。
10. 2008年7月15日,中新社福州电,标题:海峡两岸将在福建泉州共办世界“赖罗傅”大会。
11. 2010年10月12日,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探索档案”栏目,“福建世家”系列节目,播出第二集电视专题片“钱庄罗家”。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总编罗训森应邀参加了节目制作。“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首次在官方电视台亮相。
注:
在“百度”中,打入“罗训森”搜索,即可了解到更多正、负面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