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_download_att.php

《中华罗氏通谱》武夷山座谈会—— “征文”启事

《中华罗氏通谱》武夷山座谈会

“征文”启事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定于2016年10月底或11月初,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中华罗氏通谱》首届武夷山座谈会,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将有关“征文”事宜,启事如下:

一、本届论坛主题:

弘扬家风,敦族强宗

二、征文题目参考

1. 中华罗氏优秀族规家训研究

2. 宋儒罗从彦“诲子侄文”、“书堂壁句”,对罗氏文化的影响

3. 明·状元罗伦“戒族人书”,对罗氏文化的影响

4. 明·状元罗洪先“示后生”(两条),对罗氏文化的影响

5. 罗氏家风、“罗家将”精神,对罗氏家族企业的影响和作用

6. 中华罗氏名人研究(自选)

7. 中华罗氏世系研究(自选)

8. 中华罗氏文献研究(自选)

9. 自选有关“弘扬家风,敦族强宗”的题目

三、论文集出版事宜

1. 论文集文章,将录入《中华罗氏通谱》首届武夷山座谈会《特刊》。

2. 论文集文章,将录入《中华罗氏通谱》第七册,约2020年,正式出版。

四、稿酬

1. 兄弟姓氏作者,论文录用后,将适付稿酬,邀请参会。

2. 罗氏作者,视为公益事业作贡献,稿酬计入“捐款芳名录”。

五、截稿日期:2016.7.15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

                                    福建省敦睦姓氏谱牒研究院

                                             2016.3.30

联系人:罗训森(《中华罗氏通谱》总编)

E-mail:Luoxs10@sina.com

手机(微信号):13960825863

网址:http://www.hualuoshi.com(中华罗氏通谱网)

附参考资料

文质公书堂壁句

宋·罗从彦

吾家自祖宗流传以来,一道清白之气,不可不培。盖金粟虽多,积之数十年必散;田宅虽广,遗之数十代亦亡。

孰若残书数卷,贻之吾子吾孙,世世可以习读不朽;又孰若灵心一点,传之吾子吾孙,世世可以受用不穷。登斯堂者,各宜猛省。

诲 子 侄 文

宋·罗从彦

 东邻有千条家,子孙不肖。博弈饮酒,驰马试剑,挟弹持弩,与群小为伍,见士人则逃遁。西邻有百贯家,子孙不羞里巷,不顾父母,日复如是。诸子前行,路人肉杖之,曰:“为人子孙,固如是乎?”

二家之长一日聚议,曰:“吾二家子孙不肖如是之深!治之,恐伤骨肉之情;不治之,则恐败先君之业。若之何而为是乎?”

旁有客曰:“此乃至愚至贱之徒,终遭刑责而后已。吾将拉汝二人,访诸南邻万斛之丈人,请问训子孙之术矣。

南邻万斛之家数十人,入孝出悌,文行忠信,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阖门之内,肃肃如也;阖门之外,雍雍如也。君之子孙若是,夫何为而至是也?

南邻万斛丈人曰:吾之诲子孙也,非鞭非笞,非诟非骂。但写唐文人杜牧示小侄阿宜二句;又写本朝宰执诸公仿杜牧示侄联句;又写范文正公家训题东轩壁句,时人谓之东壁句。吾将示之仿效,写于东壁,示子孙尤佳。”

东西二丈曰:“敬闻命矣,愿得本以写于壁焉”。

杜牧曰:愿汝出门去,取官如驱羊。

富郑公曰:愿汝出门去,锦绣归故乡。

韩魏公曰:愿汝出门去,早早拜员郎(郎中、员外郎,相当于今之司长)。

范文正公曰:愿汝出门去,翰林著文章(进士中,佼佼者方能进翰林院当“编修”)。

曾公亮曰:愿汝出门去,锦绣为肝肠。

陈了斋曰:愿汝出门去,柱石镇岩廊(唐例,任郎官以上者,石柱留名)。

真德秀曰:愿汝出门去,德行重八方。

其后,苏东坡打浑示子苏迈曰:愿汝出门去,毋玷辱爷娘。

罗绰跋

罗古人,即仲素先生也。族有不肖子数人,撰此以勉之,况其亲子弟乎?此见仲素先生仁也。故曰:仁人之言,其利溥哉!

族人    罗绰    敬跋

训森注

罗绰,宋南昌柏林人。其子罗盛得官至侍郎,宝庆二年(1226)王会龙榜进士,字经臣。

 孙 大 中 跋

仲素先生无书不读,深造圣经之奥旨,有志于学,无志于仕。不求人知,人自知之。远近之士,闻风慕道,踵迹而前,肩摩而袂属也。

予尝得之《诲子弟文》,藏之以为家宝。

今镂板以广其传。幸观览者诵其文而究其义,师其言而尊其人。为尊长者劝焉,为子弟者勉焉,其有补于风教岂细也哉!

传有之曰:君子之言,信而有证。其先生之谓乎!然则信斯言也,宜书诸绅。

隆兴元年(1163)六月十五

左奉议郎致仕赐绯鱼袋    孙 大中    敬跋

 训森注:

“孙”为“族孙”或“孙”姓,由于当时《豫章文集》尚未广泛流传,只有罗氏家族的人更可能得到传本,但从行文语气,孙姓贤者可能性更大,暂定之。

罗从彦,字仲素,宋代南剑州(现为福建省南平市)沙县人(现行政归属福建省三明市),时学者尊称为“豫章先生”。

中华罗氏第一位从祀孔庙、朱熹老师李侗的老师——罗从彦,师承杨时,师生四人均从祀孔庙,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杰出贡献。“承杨传李启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空军原司令张廷发将军,2004年,为《中华罗氏通谱》题祠),罗从彦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享有尊崇地位。

其著作《豫章文集》,录入《四库全书》。

戒 族 人 书

明·罗伦

编者注

罗伦,明永丰人,字彝正,号一峰。家贫好学,樵牧挟书,讽诵不辍。成化初,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为进士第一人(俗称状元)。官至修撰,但不几年就退休不出。为人刚正,严于律己。衣食粗恶。晨起留客饭,妻子到邻家借米,到中午方才煮饭,亦不以为意。四方从学者甚多。卒年四十八岁,学者称一峰先生。其著作《一峰文集》,录入《四库全书》。

原文

列位叔父,列位兄长,别后想得安康。(罗)伦别无他嘱:为人祖宗、父兄者,惟愿有好子弟。所以有好子弟者,非好田宅、好衣服、好官爵、一时夸耀闾里者也。谓有好名节,与日月争光,与山岳争重,与霄垠争久1,足以安国家,足以风四方,足以奠苍生,足以垂后世。

如汴宋之欧阳修2,如南渡之文丞相3者是也。若只求饱暖,习势利,如前所云,则所谓恶子弟,非好子弟也。此等子弟,在家未仕也,足以辱祖宗,殃子孙,害身家;出而仕也,足以污朝廷,祸天下,负后世,甚至子孙有不敢认,如宋之蔡京、秦桧4,此岂父兄祖宗之所愿哉!想其势焰宦爵富贵,岂止如今日乡里中一二前辈也!而今日安在哉?然所谓好子弟者,亦在父兄子侄成就之耳。人才之盛,乡党为最5,然非父兄败之,则子孙丧之,取讥天下,贻笑后世,甚可恶也。载之史书,使后世之明君贤主,轻弃南人未必不由此也。

吾愿叔父听之,子侄戒之,其怂成我做天地间一个完人。盖未有治国不由齐家,家不齐而求治国,无此理也。何谓齐家,不争田地,不占山林,不尚争斗,不肆强梁6,不败乡里,不凌宗族,不扰官府,不尚奢侈,弟让其兄,侄让其叔,妇敬其夫,奴恭其主。只要认得一忍字、一让字,便齐得家也。其要在子弟读书与礼让。若不听吾言,譬如争一亩田,占一亩住基,两边不让,或致人命,或告官府,或集亲戚,所损甚大。若以此费置买前物,所费几倍,若曰住基无卖,此又愚也。其所以此计者,不过遗自己之子耳。父母之心,爱子孙一也。今夺吾父母之子,以与自己之子,甚非我父母之心也。父母虽不在,逆其心,则逆天理矣,安知吾子孙不如今日之争哉!凡事皆此类也,而此事尤切,故特言之。

今后若有田地等物不明,只许自家明白,不许扰及官府。我若不仕,尤当守此言也。其余取债之属,民甚贫穷可悯,自己少用一分,便积得一分德,奴仆放横,不可放起。自今以后,无片言只字惊动府县方好。不然,外人指议,此人要做好人,不能齐家,世间安有此等好人哉?由此得祸,不可知也。兼我在此,国事日在心怀,仲淹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况今日乎!进退得失,有义有命,吾心视之,已如孤云野鹤,脱洒无系。

自古坏事,皆是爱官职的人,弄得狼狈了脱,便根本不安,枝叶安得保乎?戒之!戒之!若使我以区区官势来齐家,不以礼义相告,便成下等人了。但中间有等无知子弟与不才奴仆,弄出事来,则须治之以官耳。叔父须戒之,慎勿以吾言为迂也!

 示后生(二条)

明·罗洪先

人年少气锐,于进莫不思有所仿效、向往,故辨别路头为第一紧要。路头一错,先入之言为主,终身不得出脱其俗。好浅薄,容易逐声势,为进退,稍不觉察,赚入其中,结果只成俗态,殊可鄙厌。

谨交游,择见闻,是辨路头实事。路头既定,人品从此悬绝。

 

衣服饮食之间,虽日用小节目,却关系心术,不细、好驰骋,便落俗见。

务朴实,便近天常。食、色固是至性,然不可无检制,故曰节性。惟日其迈,节是不敢任情自遂之。谓天性在人,犹金出矿。不经火候锻炼,终不成器使用。不得至性亦然,故节啬一着,乃锻炼之助,到得不生贪着,即心体泰然,焉往不利。

训森注

罗洪先,明·状元,其著作《念庵文集》,录入《四库全书》。晚年,遵父山东副使罗循之命,曾用三十多年时间,编修《秀川罗氏族谱》。

状元修谱,史不多见,他是一位既有理论高度(《四库全书》录有《念庵文集》,有《宗论》上、中、下三篇)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谱牒大师。

阅读原文 http://www.hualuoshi.com/?p=10934

供稿、录入:罗训森    2016.3.30    于福州

One thought on “《中华罗氏通谱》武夷山座谈会—— “征文”启事”

  1. 总编有思路,有思想,有魄力,有方法!致敬!

    上条是惠州日月明实业公司、日月和投资公司董事长罗胜前微信留言。期待本群宗彦们的论文!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