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罗欣然

罗欣然

何展琼

罗欣然,又名罗玷喜。一九O三年生于广东省大埔县古野乡培尾村一户乡村医生家里。

罗欣然在青少年时代,经常随村民打猎捕鱼,练出了一手好枪法和一身好水性,也练出了顽强的性格和强健的体魄。

罗欣然在高陂仰文中学读书时,正值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他常常阅读进步书刊,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一九二六年冬,当国民革命军北伐经粤东往福建时,他毅然投笔从戎。在北伐军中,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受党派遣回大埔工作。

一九二七年初春,罗欣然回到埔西家乡,刚到家,父亲就对他说:“你读了书,不在外面做事,却回家种田,还是随父从医吧!”他回答说:“我想先学农事,学医的事以后再说。”罗欣然白天下田劳动,在田头地尾与农民们交谈。晚间到农家串门,议论世事,揭露官府欺压百姓,富豪盘剥穷人的种种罪行,宣传海陆丰等地农民打土豪、闹革命的事迹。他还邀集贫苦农民到山洞里、坟地中秘密开会,讲解革命道理,启发乡民觉悟,组织农会和赤卫队。他父亲对罗欣然说:“这种越轨的事,你都敢做,会人头落地的!”罗欣然回答说:“只有闹共产、搞革命,才能救国救民!’经过罗欣然多次劝导,老实忠厚的父亲便不再阻止他的活动了。不久,培尾村等地农会成立了,古野山区树起了革命的旗帜。到下半年,韩江中游两岸多数村庄建立了农民协会和赤卫队,开展轰轰烈烈减租减息,打击土豪劣绅的斗争。

一九二七年九月,“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粤东。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中共大埔县委成立了暴动委员会,领导茶阳、高陂等城镇暴动,策应起义军进军东江。罗欣然就任县暴委委员,率领埔西和埔南农军,瓷工、学生举行高陂暴动。

高陂,是大埔南部韩江东岸的一个重镇,盛产瓷器,地处大埔、丰顺、饶平三县边境,在政治、经济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地位。

暴动前,罗欣然进行了周密的组织准备工作,他召开各乡农会和农民赤卫队负责人会议,传达暴委决议,指出:“高陂暴动,标志大埔革命的新阶段,它对支援南昌起义军进驻潮汕平原具有重要的意义。”会后,他组织了作战队、运输队、后备队。十日晚下半夜,各路农民武装和工农军第十五团一个营共五百余人,按时集结待命。次日拂晓,暴动指挥部发出进攻信号,罗欣然一马当先,直插区署,缴了敌人的枪械,活捉了反动头子苏宝珊,处决了首恶分子。暴动成功后,即成立了高陂区革命委员会,罗欣然被任命为财政委员。

罗欣然的组织和指挥才能在高陂暴动中显露出来。在桃源召开的县委扩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共大埔县委委员,并担任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五团参谋长。此后,他带领工农武装,转战韩江两岸,相机打击敌人。

十月,南昌起义军进军潮汕失利。国民党反动势力卷土重来,疯狂反扑,茶阳、高陂等城镇被敌重占。中共大埔县委贯彻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联席会议精神,决定集中乡村武装,再次举行暴动,以抗击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一九二八年元旦,按照东江特委开展“年关暴动”的指示,在罗欣然和李明光营长及八一起义军留埔骨干黄让三、黄埔军校生罗法胜等人的共同指挥下,第十五团主力和农军,再次攻克高陂重镇。镇压了反动头子张作励。再战告捷后,挥师西度韩江,突袭银江龙市警察所,攻打洲瑞大坪等地,收缴了民团枪械,处决了国民党大埔县改组委员会干事郭松森等。

五月,罗欣然等又率革命武装,东渡韩江,举行百侯暴动。百侯地处埔东,是大埔通往潮汕平原和闽南的要道。当革命武装再度克复高陂后,百侯反动区署专员杨竹史、杨大目等,搜刮民财,购买枪弹,招募团丁,建立民团,与民为敌,定于三日举行庆祝民团成立大会。为了给反动派迎头痛击,第十五团在各地赤卫队配合下,共六百之众,于民团成立当天进行暴动。活捉并处决了杨竹史、杨大目。缴获长短枪三十余枝。没收了土劣财产,救济贫苦人民。反动县长梁若谷闻报,急忙调集各地反动武装驰援解围,但罗欣然等已率领革命队伍转移山地。

高陂、百侯暴动成功后,枫朗、平原、光德、英雅、双溪等乡村也相继暴动,武装斗争的烈火在韩江两岸燃烧。敌人闻风丧胆,惊惧万状。大埔国民党当局组织成立“戡乱委员会”。一面通令各乡成立“治安委员会”,各区建立民团,筑炮楼,搞联防;一面“十万火急”电请省府派兵清剿“土共”。并发布通缉令,重金悬赏捕杀罗欣然等人。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罗欣然虽身处险境,却坚持革命斗争。一九二八年夏天的—个晚上,他头戴竹笠,肩背箩筐,脚着草鞋,装扮成农民,亲赴饶平、大埔边界某地侦察敌情,完成任务后,返回梅埔丰据点,途经离故乡一里之遥的富州村张亚坤家里歇脚。张亚坤正忙于煮水做饭之时,突然村中狗吠声四起,罗欣然机警地从后门走进山林中,凭着月色,观察周围动静。只见一队荷枪实弹的敌兵,窜到罗欣然的家乡搜捕,敌人扑空离去后,罗欣然才回到张亚坤家里。张亚坤对他说:“好险呵!我总是为你提心吊胆!”罗欣然答道:“为人民干革命,杀身何所惧!”

不久,广东、福建两省军阀勾结起来,用两个团的兵力,在边界县武装配合下,大规模围剿大埔东部赤色乡村,妄图消灭革命武装。罗欣然与边县我军领导人商议后,决定分兵三路,跳出敌人重围,分散打游击。他和李明光等率领第十五团复渡韩江,扎根大埔西部,在梅县、大埔、丰顺三县交界的铜鼓嶂、明山嶂山区,发动群众,坚持游击战,巩固赤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

是年秋天,罗欣然以东江特派员的身份出席了在九龙嶂召开的五县党和工农武装领导人会议,会议讨论了时局以及斗争方针策略,议决成立“五县暴委”,联合举行畲坑暴动。罗欣然回到铜鼓嶂后,召开了梅县、大埔、丰顺三县地方代表联席会议,作出“发展工农武装,积极开展乡村游击战争,扩大红色区域,建立乡村政权”的决定。此后,罗欣然深入到埔西等地山区,帮助地方发展党团组织,扩建赤卫队、农会、妇女会。他协助指挥革命武装。先后摧毁三县边境乡村反动武装,初步建立了小块的革命游击区、根据地。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罗欣然、古大存及“七县联委”领导下,工农革命武装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而不断发展壮大。反动派对此十分害怕,便对赤区人民进行残酷的“清剿”和迫害。一九二九年春,反动派以高陂、三州两地武装联合“清剿”埔西古野村。敌人把罗欣然等人的家室洗劫一空。罗欣然的祖父、父亲遭迫害先后含恨死去,兄姐背井离乡,漂泊南洋,母亲和童养媳被迫改嫁别村,两个弟弟改名换姓隐居外祖母家里。罗欣然获悉敌人的暴行后,派人回村,抚慰乡亲,寄语说:“倾家荡产心莫愁,革命成功建洋楼。家散人亡莫悲伤,反动敌人命不长。”在罗欣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舞下,当地人民前仆后继,坚持斗争 。

在艰苦曲折的斗争中,罗欣然锻炼成长为智勇双全的东江特委、军委的领导人。一九二九年秋,东江革命斗争出现了令人鼓舞的局势。中共中央作出“打通闽西和东江地区的联系,与中央苏区联成一片”的战略决策。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奉令挺进东江。罗欣然被中共东江特委任命为驻红四军前委代表,他长途跋涉,日夜兼程驰赴蕉岭,向红四军前委朱德等领导人详细汇报了东江的敌我态势,并参与制订了红四军的进军方案。此后,红四军三个纵队六千余人,挥戈梅县。罗欣然不顾劳累,沿途召集地方党、军负责人会议,了解情况,部署侦察敌情,组织筹粮解款、运输接待、宣传民众等军务工作。红四军进占梅县城后,罗欣然协助处决反动头子,打开监狱解救难友,然后忙于召开群众大会,筹组东江革命委员会等工作。这时,两广军阀混战渐告结束,广东军阀立即调集重兵,攻打红四军。罗欣然配合前委陈毅等指挥部队,避开敌人前锋,率部转移到梅南、丰颇马图革命根据地,休整和伺机歼敌。敌军追至丰顺汤坑。此时,红四军按中共军委的指示“停止进军东江,回师闽西”。罗欣然仍随红四军前委行动,护送红四军离开梅县到闽西时,十一月二十八日,也以东江特委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在福建省长汀县召开的由毛泽东主持的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罗然欣驻前委工作中,不仅以出色的工作,配合了红四军的军事行动,还及时把红四军的情况向东江特委作了多次详实的书面报告,并由广东省委转呈中央,取得中央对红四军的及时的指示,圆满完成任务。

一九三O年五月,罗欣然出席了东江工农兵代表大会,当选为东江苏维埃执行委员,并被任命为军委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会后,罗欣然贯彻执行大会决议,为红十一军的建军和东江地区的土地革命做了许多工作。不久,东江特委某些领导人执行“左”倾军事冒险主义,强令红十一军三次出击潮安,致使十一军遭受重大损失。强打硬攻失利后,红军撤离潮安。敌张瑞贵、邓龙光、毛维寿等部对东江西北部红色区域实行总“围剿”。罗欣然率军部二百余人,在梅埔丰边区坚持游击战争。不幸于一九三一年在丰顺埔壮烈牺牲,年仅二十八岁。

来源:2007年版《中华罗氏通谱》    录入:罗训森     2016.3.2     于福州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