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州丛兰精舍记(作者:宋从祀孔庙魏了翁)

0001

《四库全书》版《鹤山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

宋  魏了翁(注1

临川罗季能(注2,以荆湖制置司幕府,寓治江陵,尝即承天院故基,为“丛兰精舍”,而移书渠阳(注3,曰:子(“子”,对著名知识分子的尊称)为我书之。其承天院以黄太史(注4重,固(通“故”)也。而丛兰之名何居(通“据”)?乃复以请季能,曰:院,即晋侍中罗君章,(罗)含之故居也,君章致事(仕)还荆,而兰菊丛生于阶庭,人谓徳行之感。

(罗季能)为我并识,所以,予观世之论君章者,不过谓其感文鸟之梦、藻思日新,其誉,鲁直(注5亦曰:词人之巨擘耳。噫!张华(注6、萧绎(注7尝博物矣,朱异(注8、江摠(注9尝属文矣。近世,如丁、夏、吕、王,亦操觚弄翰矣。而他无足法,祗足以为国家之妖孽,则君子奚贵焉。

君章之事于史罕见,其仅见者谓湘中之寳,荆楚之材,江左之秀耳。然,观其从庾元规(注10),友谢仁祖(注11),则犹未免为旷逸之士,惟是桓温(注12气焰翕赫,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惟后,虽谢安石(注13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君章独以宅近嚣尘,结茅于城西之小洲,布衣蔬食,晏然自处,温大防寮吏,君章雍容未至,若有气吞奸豪之勇。以其世论之,不谓贤乎。若夫鲁直所遭,则又有人所甚难者,章惇(注13为政,蔡、卞诸人,首治史事,鲁直坐谪黔戍,凡八年,仅以徽宗初起之谪籍,道出江陵,为承天院作《浮屠记》,而转运判官,陈举承望赵挺之风指,又摘其蝗旱疾疫等语,以为幸灾谤国,坐徙宜阳。

呜呼!彼所谓卑躬屈膝,所谓承望风指者,洋洋然自谓得矣。朝荣暮槁,粪壤同腐,而矫矫独立者,垂芳简防(坊),其为兰菊不巳多乎。

况君章(湖南)耒阳人也,江陵特仕国耳,且渚宫故事,谓其厌喧嗜寂,徙居城西三里,而盛之。《荆州记》乃谓,距城西里余,瞰川为楼,因名罗公洲,按此二说,则前后凡三迁。

今承天故址,或始居或改卜,亦未可知也。而刘名明之假其宅,若有见其象貌。杜子美(注14贻诗,厥弟亦卷卷于短墙乔木之间,以是知贤者所寓。虽名存实废,而隠乎。

斯人之心者,常与所寓,俱存此天理之良感,阅千载如一日也。《承天院塔记》、《豫章集》(注15以其因是,兆祸不忍录,而七十二年后,再勒石于故处,又知以士大夫正心修身,当以千载自期,茍有所好乐恐惧,而不得其正,祗以自遏其躬耳矣。

季能名愚,文恭公(注16之子也。家有兰菊(晋罗含致仕,有“兰菊”丛生阶庭之异,点明:罗点家族乃晋之罗含之后),而纫芳撷华于简坊间,尚友古人,此其好学之诚,未有穷已。予故谓“二贤”(晋罗含、宋罗点)不专以文艺称,亦冀季能充而大之,必至于师友,古之圣贤,明善诚身,而后为学焉。

——《江陵志卷》

——《鹤山集》卷五十

注:

1.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大臣,从祀孔庙。

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马。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2. 罗愚,字季能,临川(现江西抚州)崇仁人,(罗)点子,以遗泽补官,除籍田令。补外得兴国军。陛辞陈三说:“以讲正学,亲忠贤为根本;以尊道,揆重言责为纲领;以奖忠正、显进退、褒介洁、崇节俭、省浮冗为规模。”上嘉纳,以“清勤”褒之。

至郡,值岁饥,赈恤有方,迁湖南宪。创雄楚军以弭寇。改广西运判,除盐法害民者。作“清勤堂”。高定子为箴表。端平圣训也。自号北林,卒年五十七。

人乎召除之命,十有五,而辞者十有一。出处裕如。真西山,魏了翁极称之。

——抚州府志

在真德秀魏了翁文集中留有记载其修谱时邀他们为江西罗氏世征集撰序题词

罗熏,字章夫,崇仁人。文恭公(罗点)弟,端重纯正,师陆象山,主静不妄语,象山示曰:著是去非,改过迁善,此经语也。非不去,安能著是;过不改安能迁善。自谓知非而不能去非,是不知非也。自谓知过而不能改过,是不知过也。真知非,而无不能去其非;真知过,而无不能改其过,人之患。患不知其非,不知其过而已。所贵乎,学者在致其知,以去其非,改其过也。(罗)熏三复,置之座壁,与陆子门人陆持之辈相琢磨,而学日进。乾道己丑(1169)补入太学,三试两优,除国子正。文恭以登宝位使金,辟充奏官正义相事,金人不能夺。转达大傅通判襄阳府兼荆湖制司机宜。未几,转江东运管。值兵兴,制置邱崇,牒给馈饷,粮道不绝。晋直秘阁,阶朝奉大夫,提点广东路刑狱、洗冤行部,不避权贵。浚桂、卢二水,修张九龄武陵墓。茶寇薄岭,将群众击却,民赖以安。子二,道,建阳令,进江西茶盐干官。从子愚。

旧无传江西罗氏世征集》,编于宋德祐中,(1275—1276),合豫章通属各郡自汉晋来罗氏人物无不备载时参知政事陈文龙为序

——抚州府志

3. 渠阳,湖南省怀化市靖州渠阳镇。

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曾任过太史官,故常称“黄大史”),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黄庭坚引鹤铭入草,雄强逸荡,境界一新”。

5. 鲁直,黄庭坚,字鲁直。

6.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

张华年轻时便多才多艺,受到时人赞赏。在曹魏时历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西晋建立后,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他学识渊博、工于书法、记忆力极强,被比作子产。后拜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与杜预坚决支持晋武帝司马炎伐吴,战时任度支尚书

吴国灭亡后,张华进封广武县侯,因声名太盛而出镇幽州,政绩卓然。后入朝任太常晋惠帝继位,任太子少傅,因功拜右光禄大夫,累官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被皇后贾南风委以朝政,张华尽忠辅佐,使天下仍然保持相对安宁。后封壮武郡公,又迁司空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张华被杀害,享年六十九岁。

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

7. 萧绎(508年9月16日[1]  ―555年1月27日[2] ),即梁元帝(552年―554年在位),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皇帝。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

萧绎早年封湘东王,因病导致一眼失明。526年出任荆州刺史、使持节、都督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侯景之乱时,梁武帝遣人至荆州宣读密诏,授萧绎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行事。武帝饿死台城后,萧绎首先发兵攻灭自己的侄儿、河东王萧誉与兄长、邵陵王萧纶,并击退襄阳都督萧詧的来犯;之后再命王僧辩率军东下消灭侯景。552年侯景死后,萧绎拒绝建议返回建康的建议,于江陵即帝位。

萧绎即帝位之后,派兵往益州消灭擅自称帝的弟弟、武陵王萧纪,同时也请求西魏出兵。此举给了西魏可趁之机,益州因此沦落敌手。554年,萧绎给西魏宇文泰写信,要求按照旧图重新划定疆界,言辞又极为傲慢。宇文泰大为不满,命令常山公于谨、大将军杨忠等率军五万进攻江陵。萧绎战败投降,不久为萧詧以土袋闷死,江陵“阖城老幼被虏入关”,后葬于颍陵[3]

萧绎是一个爱好读书与喜好文学的君主,“四十六岁,自聚书来四十年,得书八万卷”,自称“韬于文士,愧于武夫。”

8. 朱异(?—257年),字季文,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1] 。

朱异幼时与张纯张俨皆因年幼有才而知名。初以父亲军功而任郎官嘉禾六年(237年),升任骑都尉,代父掌管军队。次年,朱桓逝世,朱异袭爵嘉兴侯。

赤乌四年(241年),朱异献计攻破吴国樊城外围,回师后升任偏将军。同年击败曹魏庐江太守文钦,升任扬武将军建兴元年(252年),朱异升任镇南将军,同年击败魏将诸葛诞

太平二年(257年),诸葛诞在寿春反叛魏国,并派人请求吴国出兵援救。吴主孙亮任命朱异为假节大都督,率军援救诸葛诞。同年八月,朱异因军中缺粮而引兵撤退,孙綝大怒将其杀害。《全三国文》收录有其作品《赋弩》残文。

9. 江摠:南北朝人,陈天嘉四年,征中书侍郎。

10. 庾亮(289年—340年2月18日),字元规。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东晋时期外戚名士,丞相军谘祭酒庾琛之子、明穆皇后庾文君之兄。

庾亮姿容俊美,善谈玄理,举止严肃遵礼。早年被琅邪王司马睿召为西曹掾,先后任丞相参军、中书郎等职,颇受器重。其妹庾文君又嫁世子司马绍(晋明帝)为妃,他与司马绍也结为布衣之交。司马绍驾崩后,庾太后临朝,庾亮与王导等共同辅政,但政事实际都由庾亮决断。他执政后一反王导的宽和,依法断事,又杀南顿王司马宗等人,因而大失人心。后执意征苏峻入京,造成了苏峻之乱。京师陷落后,庾亮逃奔寻阳,与江州刺史温峤共推荆州刺史陶侃为盟主,平定了动乱。苏峻之乱平定后,庾亮出镇豫州。陶侃死后,又代其为征西将军,兼领江、荆、豫三州刺史,都督七州诸军事。

咸康五年(339年),庾亮部署诸将,意图北伐,但遭朝臣反对。不久,邾城失陷,致使庾亮北伐遇挫,忧闷成疾,终于咸康六年(340年)逝世,年五十二。获赠太尉谥号“文康”。庾亮善书法,有文集二十一卷,今已佚。《全晋文》录有其文。

11. 谢尚(308年—357年6月14日[1] ),字仁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时期名士、将领,豫章太守谢鲲之子、太傅谢安从兄

谢尚年轻时即才智超群,精通音律,善舞蹈,工于书法,擅长清谈。早年富有声誉,为人风流,有“镇西妖冶故”之说。历任会稽王友、给事黄门侍郎、江夏相、江州刺史、尚书仆射等职,后进号镇西将军,都督豫、冀、幽、并四州军事。他任豫州刺史十二年,使陈郡谢氏得以列为方镇。又于北伐中得到传国玉玺,并在牛渚采石制为石磬,为江表钟石之始。

升平元年(357年),谢尚去世,获赠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简”。

12.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

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

桓温曾在晚年逼迫朝廷加其九锡,但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能实现。死后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宣武皇帝”。

13. 谢安(320-385年),晋,字安石,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祖父谢衡以儒学知名,官至国子祭酒;父亲谢裒,官至太常卿。从兄谢尚,官至至散骑常侍。妻王氏、继妻刘氏(光禄大夫南阳刘耽之女、名士刘惔之妹)

14. 章惇(1035年—1105年),字子厚,号大涤翁,汉族,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银青光禄大夫章俞之子。

章惇出身世族,博学善文,相貌俊美,高傲自负。嘉祐二年(1057年),章惇进士及第,在地方任职政绩显著。他经略南北江,平定湖北等地,大规模开发湖南,设立州县,开拓西南,统一内地割据势力,对江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后参与熙宁变法。旧党掌权后,章惇因反对废除新法,被贬知汝州。元祐八年(1093年),章惇拜相,执政时严刑峻法、控制言论。在政治上贬斥旧党,流放诸臣,又在地方上设置晋宁军与陇右节度军;法令上恢复旧法,加以完善;文化上废除诗赋,代以二经;军事上征服西夏,攻灭唃厮啰;外交上签订元符和议、招降吐蕃诸部;水利上治理黄河,沟通水系;吏治上改革官制,罢免非治科、进士、上舍生而仕官之人。

崇宁四年(1105年),章惇去世,年七十。累赠观文殿大学士,太师,魏国公。葬于长兴。绍兴五年(1135年),追贬昭化军节度副使。

章惇是北宋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其一生的所作所为对北宋造成深远影响,强硬态度导致辽军南下,几乎引发宋辽战争。联合于阗并命章楶、王愍出兵西夏、吐蕃,收复失地,开疆拓土,驱逐西夏人并以沙漠为界,为北宋取得对西夏战争的优势奠定了一定基础。

15.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1-2]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1]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16. 罗从彦(1072-1135年),字仲素,时学者尊称为“豫章先生”,南剑州沙县人,祖籍江西吉水,据宋举人罗绋之女婿杨万里《罗氏万卷楼记》,乃晋之罗含,唐之罗隐之后。宋朝经学家、诗人,豫章学派创始人,有著作《中庸说》、《豫章文集》。

罗从彦早年师从吴仪,以穷经为学。崇宁初(1102年)曾与宋代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的首传弟子杨时讲易至乾九四爻,杨时喜曰:“惟从彦可与之言道,吾弟子千余人无及得从彦者”。致和二年(1112年),师从杨时龟山,学成后筑室山中,倡道东南,往求学者众。当年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父亲朱松和老师李桐都曾拜罗从彦为师。其中,有名望的如朱松(以进士入尚书郎,年少以诗文名师从仲素公,为宋代理学泰斗朱熹之父)、李桐(后系朱熹之师尊),杨、罗、李、朱后来成为闻名后世的四大名儒。1132年以特科授博罗主薄,入罗浮山穷天地万物之理及古今事变之归,前往求学者甚多,1135年卒于官。有“遵尧录”、“春秋指归”、诗卷等著作遗世,大部收编入“钦定四库全书”。

罗从彦,从祀孔庙、朱熹老师李侗的老师,为创立罗氏“豫章郡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中的《豫章集》为黄庭坚所著,非罗从彦所著之《豫章文集》,罗氏应特别注意,“豫章”是一个很大地域,含今江西全省及广东北部,非罗氏之专属。

17. 罗点,字春伯,宋崇仁县高垍(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石庄乡高溪村)人。官至代理兵部尚书、签知枢密院事(俗称“宰相”),正一品帝师。罗点6岁即能文。淳熙二年(1175)举进士第二名(《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一),即谓榜眼。初授定江军节度推官,丁父忧,受到漕运使赵汝愚的赏识,荐为太学博士。

……直到宁宗继位(1194),人心始定。宁宗拜罗点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同年九月,突然病故,年仅45岁,赠太保周国公,谥“文恭”。

罗点天性孝友,正直端庄,从不倚势压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曾师从陆九渊,对陆甚为敬佩。事见《絜斋集》卷一二《罗公行状》(2007.5《中华罗氏通谱》传状碑铭章有录)。《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罗点,正一品,是宋朝罗氏官位最高者。

18. 江西罗氏世征集》,即《江西罗氏通谱》,罗点之子罗愚、罗点之弟罗熏主编,为何这么重要的《罗氏族谱》失传了?

魏了翁之《江陵州丛兰精舍记》,提供了重要线索:罗点家族奉晋之罗含为先祖,不符合某些罗氏的价值取向,故内容散见《罗氏族谱》,但原谱却失传了。

民国著名史学家、谱牒专家罗香林,与罗卓英上将在江西赣州设立总部,意欲编修《罗氏通谱》,因各种原因未果,但罗香林已考证出宋代历史名人魏了翁、真德秀、洪迈等人为《罗氏族谱》的题词撰序,实出自罗点家族之族谱。

19. 《江陵志余》卷六载:承天寺,在城东,晋罗含之廨舍也。相传此寺旧有荆门长堤村,君章致仕,有兰菊之异,舍宅迁入城内。故宋罗愚官此,更建丛兰精舍。然考史,称含在官舍,有一白雀飞及堂宇。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

20. 罗仲孺,宋进士,湖南宁乡罗氏开基祖。其《罗氏族谱》载,仲孺公系春伯之子,“春伯”乃罗点之字,恐不为宁乡罗氏后人所知。本文将湖南宁乡罗氏与江西抚州崇仁罗氏联系起来,均晋之罗含之后。

21. 附:佐证魏了翁与宋文恭公罗点之子罗愚交往的史料

跋罗文恭公点谏稿

宋·魏了翁

文恭公奉疏,既尝为之序,引后二年蒙恩归,自靖道荆州,公之子(罗)愚出视(示)原稿。其间所谓谏者,归遇求名,人才至身后议论,乃公赃吏之弗戢,繇大吏越足三尺处。人才不更事者,必不可用此,皆千数百年相承而莫知共非者。我视谋,犹伊于胡底,亦足以悲夫。

(《四库全书·鹤山集》卷六十三)

跋罗文恭公荐士稿

宋·魏了翁

予尝以吕正献公掌记、司马文正荐士编、陈密学章稿、范正献手记、李邦直举官记,及近世虞忠肃公翘材舘录,辑成一书,刻之潼川漕司。惟吕文穆公夹袋小册、韩忠献甲乙丙丁集、曾宣靖雌黄公议未得全本,今幸从文恭公之子(罗)愚获观荐士稿。前辈怀人忧世之规,大抵皆如此。凡以谨时几而厘,帝命也。俗流世隘此事,久无问矣。三复遗墨,为之永叹。

(《四库全书·鹤山集》卷六十三)

跋罗文恭公后省缴駮稿

宋·魏了翁

文恭公奏疏,吾友刘平国既叙所以作,公之子(罗)愚又属余申其义。余尝考公岁阀由馆,学至枢府方十余年耳。而论奏百数十,大义炳炳,甚至引裾排闼,号泣而随。呜呼!是拳拳者,谁实使之?心者,人之神明,其于是非邪正之辨,较若白黑不容以自欺。古之君子,上不敢欺其君,而知无不言,下不忍欺其民,而知无不为,此岂有为而然哉?凡以事其心焉耳矣。事其心则事天也。三复淳熙育才之盛,庶几见之,庶几见之!

(《四库全书·鹤山集》卷六十三)

22. 附:佐证从祀孔庙真德秀“极重”罗点之子罗愚的史料

罗文恭公奏议

宋·真德秀

读文恭(罗点)奏议,然后知公有古大臣格心之业也。盖邹孟氏殁,世不复识大学源流,虽名卿贤大夫不过区区,力持其国冀免祸败焉。尔独一董仲舒,觕为有见,而志弗及故子。程子尝论之曰:“知求治,不知正君,知规过,不知养德。”识者谓其切中后世之弊。经筵之疏,勤拳恳恻,百世之蓍龟也。方宁宗初,众贤盈庭,而文恭号称巨擘,正心一疏,蔼然仁义之言,视子程子庶几亡愧,倘天假之年,俾护尽行所学,则古大臣事业可以复见,安得有异时权奸之祸哉!拊卷慨然为之流涕。

(《四库全书·西山文集》卷三十五)

罗氏六有斋诗(斋名取横渠说)

宋·真德秀

某窃闻之子,朱子曰:横渠斯言甚善,君子终日乾乾不可食息间,亦不必尽日读书或静坐,存养皆是用动处。天地生物,以四时运动,春生夏长固是不息,虽秋冬凋落,生意未尝不在其中。学者常唤,令此心不死,则日有进。呜呼,斯言至矣。某愿与吾能甫共勉焉。(罗氏,系罗点)

(《四库全书·西山文集》卷三十五)

23. 附从祀孔庙陆九渊致罗点两函,佐证罗点乃晋罗含之后

附:与罗春伯(点)

宋·陆九渊

某夏中拜之任之命,逾感寒伏枕几,至于殆月余少甦,又苦肠痔。七月四日始得离家,九月三日抵二泉,即日交割。是闻素号闲静至此,未尝有一字揭示,每事益去其烦事至随手决之。似颇不忤于人心,士民相敬,问吏辈亦肃肃就职。狱中但有向来二大囚,一已奏求报,一已报,而宪台未来审,覆除此牢户,可闲寂矣。自外视之,真太平官府。然府藏困于连年接送,实亦匮乏;簿书立当整顿,卢舍所当修葺,道路当泊,田策当辟,城郭当立,武备当修者不少。朝夕潜坐密考,略无少暇,外人盖不知也,真所谓心独苦耳!今时仕宦书问常礼与朝夕非职事,应接者费日,力过半。比来如此等,固不敢简忽,第亦不敢以此寿先职事。拙钝之质,延今尚有款曲,如台谏侍从当有启创,今皆未辨所恃,群贤必不以此督过,万一致简慢之疑,更赖故人有以调护之职事,闻有当控诉者,续得尽情。春伯资望日隆,宜在两地优次。濡笔以侍,庆牍向寒,为国宝受。

(《四库全书·象山集》卷十五)

附:与罗春伯

宋·陆九渊

适闻晋贰奉常卿,于柄用深,为吾道庆。大蠹之去,四方属目,惟新之政,藐未有所闻。卿来相聚不为久,不能有以相发,每用句愧属,阅来示尤为惕。然宇宙无际,天地开辟,本只一家。往圣之生地之相去千有余里,世之相后,千有余岁,得忘行乎?中国若合符节,盖一家也。来书乃谓自家屋里人,不亦陋乎。来书言朱林之事,谓自家屋里人,自相矛盾,不知孰为它家。古人俱问是非邪正,不问自家它家,君子之心,未尝不欲其去非而就是,拾邪而适正,至其怙终不悛,则当为夬之上六矣。舜于四凶,孔子于少正卯,亦治其家人耳。安分俦党,反使玉石俱焚,此乃学不知至自用,其私者之通病,非直一人之过,一言之失也。近见台端逐林之辞,亦重叹其陋,群儿聚戏,以猿狡尚何所望?非国之福,恐在此而不在彼也。

(《四库全书·象山集》卷十三)

训森:“适闻晋贰奉常卿,于柄用深,为吾道庆”。晋罗含,曾任“侍中”、“散骑常侍”,“晋贰奉常卿”,陆函开宗明义,点明罗点族史,故,该文佐证宋罗点乃晋罗含之后。

训森注

点校宋魏了翁之《江陵州丛兰精舍记》之后,发现该文太重要了,真是晋罗含裔孙、湖南耒阳正源学校罗湘云校长的重大发现!

宋罗点家族与晋罗含什么关系?笔者只有族谱的推理,而没有史料依据,故不能从学术角度论述。有了魏了翁的《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即可公开、大胆地论述,大力宣传宋罗点家族仍晋罗含之后了。

本文为笔者二进江西抚州,再访“罗氏历史名人纪念馆”,平增莫大底气!

“君章之事于史罕见”,罗点之子罗愚,请魏了翁作《记》,涉及不少历史名人,罗愚与宋三位从祀孔庙人物:魏了翁、真德秀、陆九渊有联系、并深得他们器重。毫不夸张地说,罗愚主编《江西罗氏世征集》时,在名人典籍中留下史料,为研究罗含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阅读原文http://www.hualuoshi.com/?p=16676

资料供稿:罗湘云    点校录入:罗训森      2018.3.21   于福州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