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三国演义》作者,“罗家将”形象塑造者——罗贯中

罗贯中

 

罗贯中,元明间太原人,一说钱塘人,又有庐陵人之说,名本,号湖海散人。为著名小说家。有《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续录鬼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附:资料一

孟繁仁

罗贯中,元末明初人,生卒年待考。名本、才本、道本,号“湖海散人”。太原清徐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戏曲、小说作家。

罗贯中始祖罗仲祥,原籍四川成都府人,五代后唐时(924-936)仕为青州(清徐县古称)仆射。因五代战乱和原籍水灾。“避乱”落户于县城西郊白马山(今称白石沟)之寺沟村。罗贯中之父罗锦,曾任元代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或清徐县录事司)司吏。生子六人:才聚、才本、才增、才森、才宝、才仓。1前四子排名取“聚本增森”之意。罗贯中之名取自《礼记》卷九“郊特牲”:“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2,及“事以敦本为大,人以知本为先”之意,取名“才本”(后略称为“本”);其字则以其始祖曾任青州仆射,“古者重武,以善射者掌事……仆射者,仆役于射也”,取《仪礼·乡射》“不贯不释”(贯为“中而不脱”)之意,命字为“贯中”。其名、其字均包涵“不忘源本,永念乃祖”的意义。

罗贯中始祖罗仲祥在清徐任职,落籍时,正值唐末李克用奉唐僖宗的征召,南下征讨黄巢起义和五代初期梁、晋交兵之际。与清徐毗连咫尺的晋阳太原,是李克用、朱温纷争交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李克用后来被李唐王朝封为(山西)雁门及河东节度使,号称“晋王”,在晋阳太原坐镇多年。他与五代时期传奇英雄李存孝的故事,在这一带民间长期流传。至今,太原南郊风峪沟的“李存孝墓”仍然完好留存。李克用以后的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等,也都是从太原起事成王的。北宋太宗皇帝赵光义扫平北汉,水淹、火烧,毁灭了晋阳城,更是震动一时的历史事件。这些与罗氏始祖落籍太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背景故事,在罗氏家族中一代代口耳相传,使罗贯中从小就受到了无形的历史、文化熏陶,对罗贯中后来从事戏曲、小说创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罗贯中成年以后即离开故乡,外出漫游。他曾在山西晋中介休、平遥一带停留,然后沿《水浒全传》中宋江大军征讨“河北田虎”的进军路线,即沁县、襄垣、长治、壶关,晋城一线离开山西。在晋东南地区,他了解、搜集到不少关于五代时期梁、晋交兵的故事传说,提供和丰富了他创作《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的题材内容。晋东南地区又是宋、金时期北方民间抗金武装“大河忠义”、“太行忠义民兵”的主要活动地区,“太行忠义社”的著名首领、民族英雄岳飞的部将梁兴(又名梁青、梁小哥,山西临汾人。《水浒传》中“浪子燕青”的人物原型)曾经在沁水县大败金兵3。至今沁水县还留存当年“太行忠义寨”的寨遗址多处。当年太行忠义之士配合岳家军举义抗金的故事传说,在太行山民间广泛流行。又据在山西灵石县东南山中发现的宋代抗金文件记载,当时太行忠义民兵的首领人物,即称为“保义郎”、“成忠郎”,《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呼保义”就是由此而来。4罗贯中在这一地区的所见所闻,后来成为《水浒传》的重要创作素材内容之一。

罗贯中离开故乡山西以后,曾经在冀、鲁、豫三省交界的河北大名府、河南卫辉府、开封府,山东临清、东平府一带活动,他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三遂平妖传》等小说中人物和故事,有不少都是发生于这一带。

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前后,罗贯中一度创作了《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个剧本,5但由于这几个剧本所用的“杂剧”形式与江南流行的“戏文”体例不合,无法上演,所以不久,他就把创作兴趣转移到深受广大民众欢迎的“说话话本”(小说)艺术方面。他以《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作为开篇练笔之作,踏上了开拓中国通俗文学新天地——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创作的漫长、艰苦征程。也就在此时,比罗贯中年龄小十几岁的《录鬼簿续编》作者无名氏,在杭州与罗贯中相识,并结为“忘年交”。

与此同时,中原和东南地区先后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元农民起义。罗贯中出于对蒙元异族黑暗腐朽统治的不满,乃投身到张士诚起义军中。在军中,他与正在酝酿、创作《江湖豪客传》(《水浒传》底本原名)的施耐庵相识,并拜其为师。1357年,张士诚因屡败于朱元璋,乃请降于元。施、罗二人对此深感不以为然。罗贯中乃立意在《江湖豪客传》的基础上,写入宋江受招安后终于受害而死的故事,以劝诫士诚。据明代吴县人许自昌《樗斋漫录》记载:“余闻贯中酷嗜‘水浒’事,客自北来者,无不处请于家,咨其称述,各笔之于箧椠,笥充满积有岁年,于是荟萃纂葺,不论事之有无,只即其可骇可愕者,联而终之,贯而通之……”6元顺帝至正廿三年(1363)秋,张士诚再次拒绝部下劝谏,重新称王,施耐庵与鲁渊、刘亮等有识之士纷纷辞离士诚而去。罗贯中遂随鲁渊经杭州,到淳安(鲁渊故乡)等地,对当年方腊起义的遗迹进行考察,于是,与《录鬼簿续编》作者无名氏有“至正甲辰(1364)复会”于杭州城之举。

此后一段时期,罗贯中的足迹遍及江、浙、赣、皖四省的广大地区,搜集和了解三国时期东吴方面一些重要人物如周瑜等人的故事传说。1368年,朱元璋削平群雄,建立大明王朝,社会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罗贯中先在江苏淮安居住了一段时间,与施耐庵切磋,进行小说创作。在淮安期间,他游览了胯下桥、漂母祠、韩侯祠等汉代名将韩信的有关遗迹,凭吊了淮安城南门外的蓼几洼宋江墓、庙等遗址,对这些古代忠良之士的不幸命运深为感慨。此后,他取道扬州、南京,到达元、明两代印刷刊行“平话”小说的中心——福建建安,探询、了解那里的书商有无接受出版他所创作撰写的新体白话长篇章回小说的意向。赴闽途中,罗贯中与淮安人王道生“同寓逆旅,夜灺烛畅谈”,后来,王道生在他所写的《施耐庵墓志》中记录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活动。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施耐庵在淮安逝世。罗贯中乃告别了他客居滞留二十余年的南方,带着自己未竣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恩师施耐庵的未竟之作《宋江》(一说《江湖豪客传》)书稿,返回了北方故乡。他在回乡山西太原之前,先取道河南汤阴,凭吊、瞻仰了抗金民族英雄岳飞的故里遗迹,对这位名垂千古的爱国志士“精忠报国”的精神和横遭屈死的不幸命运深表崇敬和痛惜。接着他又到与汤阴毗邻的浚县淇水之滨,探望从山西移居到此的罗氏族亲。他见浚县西北黑山之麓的许家沟村背依高山,面临淇水,风景幽美,水秀山明,远离市尘喧嚣,乃决定在这里隐居下来,继续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全传》等作品的创作、整理工作。在他后来整理、创作完成的《水浒全传》第九十回,“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镇燕青遇故”一章,他用准确、生动的笔墨,对他隐居的位于“大名府浚县地方”“西北山中”7的许家沟的山村景色,进行了明白无误的暗示描写。此后,他曾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清徐县省亲。他再次游览了唐国晋阳的名胜山水,凭吊了五代英雄李存孝墓和被毁灭的太原古城遗迹,并且北上五台山,瞻仰了他向往已久的著名佛国名胜的雄浑秀丽风光。随后即告别故乡,南下荆、襄,西游巴蜀,又北行汉中,取道关陕,沿道当年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路线,返回到他晚年隐居之地的河南浚县许家沟村。罗贯中通过关山万里的跋涉、考察,获得了大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宝贵材料,为他最终创作完成《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作品,增添、提供了极为生动、丰富、真实的内容。

在古代,“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一般读书人更讲究“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罗贯中为使后世人们对自己的身世、面目有所了解,乃在他“披阅数载,增删数次”,由他最后补写、编辑、创作、完成的《水浒全传》(第九十回)中,塑造了自己的化身虚像——“许贯忠”。8并为“许贯忠”精心摹写“像赞”,对自己的面目进行了生动、传神的写真描写:

目炯双瞳,眉分八字。七尺长短身材,三口掩牙髭须。戴一顶乌绉纱抹眉头巾,穿一领皂沿边褐布道服。系一条杂彩吕公绦,着一双方头青布履。必非碌碌庸人,定是山林逸士。

罗贯中在他创作的几部小说作品中,对历代封建帝王的腐朽、昏庸、自私、残忍本质面目多有无情揭露,对被迫走上造反道路的忠良志士、草莽英雄,多有同情、赞美、歌颂。而且,他在《水浒传》结尾部分,更对朱元璋屠戮开国勋臣的专制残暴罪行,进行了直接的影射和讽刺,寄托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深刻感慨。所以,他深知自己的小说作品是不容于当世的“犯禁之作”。为了不致因此给自己的家族和亲人招致祸端,他不能明白地披露自己的籍贯和家世情况,只好用曲笔的方法隐喻记录自己的籍贯、家世和生平。他以宋代以后太原府治移至阳曲县唐明镇,而“阳曲”县名取于“河千里一曲,县当其阳”9之意,乃在《水浒志传评林》本中写许贯忠为“河北(山西)曲阳(阳曲太原)人”;又取《水经注》引《尚书大传》曰:“东原底平,大而高平者,谓之太原10之意,在《三国演义》、《平妖传》等作品前面题署为“东原罗贯中”。

罗贯中一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全传》、《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全传》(待考)等五六部长篇小说,以及《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平章死哭蜚虎子》(佚)、《忠正孝子连环谏》(佚)等三个剧本。他的小说作品,开拓和确立了中国古代白话长篇章回小说的新体制,使“小说”这一难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形式正式登上了中国文学的大舞台,成为中国古代文坛与诗、词、散文等“雅文学”形式并驾齐飞的重要一翼,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开拓出一个崭新、广阔的天地。罗贯中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戏曲、小说等深受广大社会民众欢迎和喜爱的通俗文学创作事业,约在明代前期逝世,享年约80岁,生有一子,名卿。

罗贯中的小说作品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无法出版,而是以辗转传抄的方式,在民间秘密流行了相当长一段时期11。由于他一生从事被封建上流社会不屑一顾、视为“末流之技”的戏曲、小说创作,长期混迹于“九匠、八娼、九儒、十丐”的书会才人行列,与倡优、伎艺为伍;他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又有“亵渎帝王圣贤”之嫌,《水浒传》又被视为“海盗”之作,因此,清徐罗氏家族在明代中叶隆庆元年(1567)撰修《罗氏族谱》时,乃按照“倡优隶卒不许上谱”、“忤逆不孝不许上谱”12等约定俗成的家族陋规,在《罗氏家谱》中删除了罗贯中的名字,只在其父罗锦名下“六子”名单中记以“次子出外”13,使得这位为中国文学和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小说家的不朽名字,在《罗氏家谱》中消声敛迹,隐没不存。

注释

  1. 太原清徐《罗氏家谱》,清同治十一年(1872)抄写本。
  2. 陈皓注:《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46页。
  3. 〔宋〕岳珂:《鄂国金陀粹编续编》,中华书局1988年版。
  4. 丁明夷:《灵石县发现的宋代抗金文件》,《文物》1972年第4期。
  5. 〔元〕无名氏:《录鬼簿续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影印本。
  6. 朱一玄:《水浒传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15页
  7. 江苏省社科院文学所编:《施耐庵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附页。
  8. 孟繁仁:《许贯忠是罗贯中的虚像》,《晋阳学刊》1990年4期。
  9. 〔清〕道光二十三年刊本《阳曲县志》卷一“沿革”。
  10. 王国维:《水浒注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0页。
  11. 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2. 〔清〕道光二十九年《忻州郝氏祠堂碑》拓本。
  13. 清徐县《罗氏家谱》,清同治抄本。

——《三晋历史人物》

训森注:

罗贯中是我国伟大的作家之—。中国四部经典小说,—部半为其所作。有学者更认为《水浒传》也应归功于罗贯中。

本编题目为编者所加,至于罗贯中籍贯问题,学术界未有定论,但他姓罗,却无任何疑义。罗贯中在他的作品中,对罗氏倾注无比热爱之情,以唐少年英雄、郯国公罗士信为原型,塑造出脍炙人口的“第七条好汉——罗成”的形象,在《粉妆楼全传》中,主人翁罗增、罗灿、罗焜等更是全部姓罗,并与罗成相呼应,塑造了—部罗氏族谱世系。从《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粉妆楼全传》中,可准确判断,作者对本姓氏——罗氏的炽热情感,塑造了一系列“罗家将”光辉形象,为传播、光大罗氏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惟独在《三国演义》中,一个罗姓人物不写,而在东汉末、三国期间,见著当时的人物如:列侯、侍中罗邵,临海太守罗蒙,牂牁太守罗式、罗宪在《三国志》《晋书》中有本传,人称“子贡”等。

一个对罗氏历史如此热爱的人,偏偏在一生最著名的作品《三国演义》中只字不提,令人难以置信,什么原因,为什么?望有关学者加以关注,更望罗氏中有人对此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当然,若能进—步解开罗贯中的籍贯之谜,那无疑是对中国文化的一个贡献。

另,据说罗贯中籍贯问题有学者认定为山东东平,确认其《水浒传》作者。

附:资料二

 

罗贯中,原名罗才本,后略名为“本”,字贯中,元末明初人。籍贯旧有东原、武林、庐陵三说,今据罗贯中研究会考证,确认为山西省清徐县人。因他曾投身张士诚幕中,又在《水浒全传》结局中直接影射讽刺明太祖朱元璋屠戳开国勋臣的罪行,致触朝廷之忌,为不祸延家族亲人,在所著小说中故布疑阵,署名为“东原罗贯中”,又自号“湖海散人”,隐居于河南浚县(今鹤璧市)许家沟村,倾心著述。著有《三国通俗演义》、《隋唐志传》、《说唐》、《粉妆楼》、《平妖传》、《水浒全传》七十回以后回目。在中国古代四部奇书中占据一部半,其著作在近千年间,光辉中外,堪称古代小说之王。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故里新考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未给世人留下他本人的生平籍贯,致使众说纷纭,有的说他是杭州钱塘人,有的说他是东原人。元末明初贾仲明著《录鬼簿续编》中提到罗贯中是太原人。元末明初,太原管辖九府十六州、若干县。但究竟是哪个县一直没有定论。罗贯中究竟家居何处?生平与家世情况如何?这些问题仍然悬疑未解,为世人所关心注目。最近,笔者在罗氏集居的祁县西六支乡河湾村深入调查、考证,获得罗贯中的家世、籍贯新的发现,为解开罗贯中籍贯之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祁县城东七公里处的西六支乡河湾村是一个相当古老的村落,全村1500人,罗姓占百分之九十八。这样一个罗姓集中村,为全国所独有。

河湾村有贯中街

祁县河湾村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代时,昌源河流出子洪口不远便转弯向西,在河道拐弯处形成了河湾村。古代河湾村南有文乡村,东有武乡村。昌源河水经常泛滥,多次决口,淹没位于河湾村3公里处的古祁县城。为避水患,唐朝时,全县公众出劳力挖河改道,使昌源河道从河湾村村东穿流向北而过,尽管河道改流,水患仍然不断。遇到汛期,河水往往泛滥进村,水流由东向西贯中而过。如今遗迹尚存,村束口2米深处有过道“乐台”,台面1米下是门洞,门洞高3.5米,宽2.5米,长7米,门洞底下是河湾村半坡街的过道,也是应急水道,乐台西面至今还有街心桥的遗址,桥的底部距街面高度为7米,这都可以看出古代水贯村中的痕迹,今天河湾村贯中街(又名贯道街)就是宋朝时由半坡街改名而来的。可以推测,罗贯中名字的来历同这一条街名有着一定的关系。

河湾村村南1里多处有两块罗氏家族的老坟,墓穴多为汉墓。这墓穴足以证明远在汉朝,罗氏家族已在这里扎根繁衍。

两本族谱透玄机

1993年春,在河湾村罗瑞录家发现了1本罗氏族残谱,这本残谱的前十世与序言已不复存在。残谱的第十一世是罗云贵,妻陈氏,生三子:五训、五诲、五论;十二世罗五训,妻刘氏,生一子名本;十三世罗本妻卢氏,生五子:学财、学源、学茂、学盛、学来;十四世学财娶王氏,学源娶许氏,学茂娶李氏,学盛娶王氏,学来娶梁、岳、郭氏。这本残谱上的“罗本”是不是《三国演义》作者罗本、罗贯中?这个问题引起了笔者继续调查探求的浓厚兴趣。

罗贯中命抄家谱

1996年5月23日发现的河湾村罗氏训门支系偏训门六股75岁老人罗巨川家保存的一本罗氏家谱,使罗贯中籍贯之谜获得突破性进展。家谱封面为粗布印花虎皮色(黄底色,黑花纹) ,除封面外共50页,谱为手抄本,分序言与正文两部分。序言中清楚地说明了罗氏的来龙去脉:“追原罗氏先祖,夏祝融之后也……初封宜城罗国,以国为姓,始有罗族一脉,后徙枝江为楚所灭。我罗氏先祖周居长沙,徙房州。汉时,晋中山王司马选罗女为妃,罗族一支随迁祁土。罗居河湾为食邑也。祁地罗氏自此始传凡三代零二十二世,分二十二门。有隆昭贵,保镒演运,亿祥云周,明福德常,训诲论信,满源悦也。满门寄居会善村也,子孙繁衍各个显盛。汉时,吾祖罗翁讳裒旅居四川成都县,钜贾,其后即后唐时仲祥,青州为仆射,延传一支为梗阳祥门也……。本朝初,吾祖讳本,字贯中,流他乡,有钜著……。我朝以来,罗族人才济济,遍布各地,墓志载之,故迹存之,古谱录之。”

序言后半部再次提到罗贯中,并引述了其对于续修家谱的正确主张:“先祖贯中曾云:族谱年久恐延久图坏,或论于罔,不几一失于前,再失于后乎。”序言的结尾署名为“万历癸卯年新科举人罗应宿书”。据清康熙年《祁县县志》记载:罗应宿,明万历癸卯年武举,明万历甲辰科武进士,任太原左卫镇抚。这本新发现的家谱与罗瑞录家保存的残谱,十世人名完全相符,从纸质分析,这本罗氏家谱由那残谱转抄而来,新发现家谱序言为明万历年间罗应宿手书,由此可以推算出,罗氏家谱中所记罗氏重要人物,包括罗贯中的生活年代。据罗氏满门家谱所记,罗应宿为满门第一代人罗五满第七世孙,即罗应宿为满门家谱第八世人。他在明万历癸卯年为谱书序,推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其祖先罗五满所处的历史年代。按常规,每世以30年计,罗五满至罗应宿共八世,其间约240年。明万历癸卯年是1603年,前推240年为1363年,即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罗五满还在世。按罗氏谱记,罗本之父罗五训与罗五满为同辈,可见罗五训也生活在同一时代。如果罗五训1363年为60岁,他30岁生子罗本,那么罗本出生于1333年左右是较为可靠的。这同鲁迅先生考证罗贯中生卒约在1330至1400年,完全相符,同其他学者所认定的罗贯中生活的年代为元末明初也是一致的。

罗家祠堂护梁签的记载,也可以同有关罗氏家谱相互印证。河湾村罗家祠堂东一间中梁下有一条梁签,上写:“本村扶梁功德主祖罗云贵、主母陈氏,父五训、谦母刘氏,己身贯中、妻卢氏,学盛、妻王氏施银五钱”。护梁签上的祖孙四世八人与罗氏家谱所记“罗本”的家族完全相符。可见护梁签上指的“己身贯中”,与家谱序言中的贯中同属一人,与家谱上的罗本也相吻合,这“贯中”即为《三国演义》作者,是确定无疑的。

竹溪山人是本家

河湾村罗维清家中保存着一块金字牌匾,柳木做成。匾上还留有金漆残痕。上首书:特授修职郎,祁县儒学教谕曹为;中间横写四个大字“名高月旦”;落款书:乡耆罗映章立,大清道光二十二年岁次壬寅夏四月谷旦。“名高月旦”上面位中刻有祁县儒学教谕之章,下面中部刻有:竹溪山人。此区的主人名罗世锦,号竹溪山人、景山居士。据清光绪年《祁县县志》记:罗世锦,任山东东昌府经历,后陕西凉州经历,授修职郎。其重孙罗克兰老人至1996年7月始病逝。从上述情况看来,河湾村确是竹溪山人罗世锦的故里。那么竹溪山人与罗贯中又是什么关系呢?竹溪山人罗世锦在罗贯中著《粉妆楼》小序中说:“予前过广陵,闻世俗有《粉妆楼》旧集,取而观之,始知罗氏篆辑,而什袭藏之,未有出以示人者也。予既喜其故家遗俗犹有存者,而又喜其八十卷中洋洋溢溢”等语。落款:道光壬辰孟春竹溪山人识。竹溪山人在此小序中所指的“故家”二字,明确地告诉人们作者罗贯中是他的本家大族。

既然竹溪山人罗世锦家居河湾村,那么,这又从另一方面告诉了我们,罗贯中的故里也就是河湾村了。

八卦墓夫妻合葬

河湾村罗氏族老坟共有四块,村南第一、二块为汉唐时的墓穴,村北一块老坟是宋,元、明初墓穴,河东一块老坟是明、清初墓穴。河湾村民中,九十四岁罗克兰、八十四岁罗作贵、七十五岁罗巨川、七十五岁罗悦琴在回忆中指出,村北老坟曾有块刻有“罗本”之名的墓志石,这块墓志石在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人飞机轰炸河湾铁路时被炸没了。他们还指出了罗本之墓的具体方位,据此,晋中地区文管站站长晋华(副研究员)来祁会同祁县文管所挖掘了被认为的“罗本”之墓。此墓在十年动乱中被摊为平地,墓砖大部分被拆走它用,墓穴残存有:墓底的六层砖,两具白骨,两片画有符的瓦片,两个供死人的“食邑罐子”,两个严重锈蚀的铁环。墓穴为八角形,当地人称“八卦墓”。据本村一位农民回忆:墓穴有三米多深,墓顶为圆锅楦。晋华在考察时说:这墓穴砌成于元末明初,很符合罗贯中时代,墓穴中一男一女也很吻合罗氏家谱所载罗本夫妇。

古砚刻湖海之名

还有在河湾村发现的一方古砚,也为我们确定罗贯中为河湾村人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这方古砚是由村民罗悦琴珍藏的。罗悦琴自幼丧父,母亲守着他苦度年月。罗悦琴30岁时,其母告诉他:“这砚台是咱家的传家贵宝,再穷再变卖家产,也不能将它卖掉。”于是将这块传家古砚一直保存至今。砚台由一块不很规则的长方形石料做成,上面有像草莓一样的雕刻,背面刻有“湖海置。时年十六”七个字。石砚镶嵌在红木匣子里,木匣依据石砚精制而成。石砚上的刻字表明,这块砚台是一位叫“湖海”的年轻人16岁时买的。诚然,我们今天无法查对《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笔迹,但从“湖海”这一名字上,使我们很自然地和罗贯中的名号“湖海散人”联系起来。笔者认为,湖海散人的“湖海”很有可能是罗贯中的乳名,罗贯中参加张士诚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后,图王不成,流浪五湖四海,便在他的乳名后加上“散人”两字作为自己的名号,意谓当年的“湖海”,已成为闲散之人,无职业,无约束,流浪他乡。乳名加散人作为号也,是比较顺理成章的。

1996年9月5日,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正明教授来河湾村考察时说:这本罗氏家谱的发现,对学术界研究罗贯中及《三国演义》提供了重要线索。这块砚台非常珍贵,很可能就是罗贯中用过的宝物,上面的刻字是第二次发现的罗贯中笔迹。从以上调查考证的情况分析,确定《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故里在山西省祁县西六支乡河湾村,其证据确凿,理由充足。经过再深入细致的察访,或许还会有新的发现。

——摘自《泰国罗氏宗亲总会卅二周年特刊》

来源:2007年版《中华罗氏通谱》  录入:罗训森   2016.3.30   于福州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