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国子监博士,罗伦书其状曰:“清心寡欲,修德谨行”——罗学恢
罗学恢 罗学恢,字师程,永丰人。 洪武初,以明经授崇仁训导,八年上封事言“从祀先圣位次,当以道学论。今宰已位居十哲,有若位居两庑,证诸论孟有若优于宰予,宜居…
各姓排列顺序,由本站软件自动生成。
罗学恢 罗学恢,字师程,永丰人。 洪武初,以明经授崇仁训导,八年上封事言“从祀先圣位次,当以道学论。今宰已位居十哲,有若位居两庑,证诸论孟有若优于宰予,宜居…
罗尚仁 罗尚仁,字浑然,庐陵人。 年十九而孤,为郡吏。负米以养母,壮走齐鲁,涉燕赵,居辇下者五年,授麻阳严门司巡检。麻阳、楚之险要,严门又苗疆。尚仁稽察盘诘…
罗邦治 罗邦治,字长卿,吉水人。由贡入南雍较艺,与陈际泰同敏捷。母卒,葬庐山阳,庐墓三年,父卒亦如之。奉庶母至谨,友爱诸弟,居庐山时,岁旱,九江郡守梦感,聘…
罗如墉 罗如墉,字本崇,庐陵人。进士,授行人(正七品)。从北征,濒行,诀妻子,誓以死报国,属翰林刘俨铭其墓。俨惊拒之,如墉笑曰:“行当验尔”。后数日果死。 …
罗伏龙 罗伏龙,赴史可法死。江都知县。(任民育)会伏龙至,(史)可法命代之。伏龙,新喻人。故梓潼知县,受代甫三日。(史可法传) ——《明史》 罗伏龙(?—1…
罗仲渊 罗仲渊,吉水人。元末,扶资客淮南,结交豪侠士。 洪武时,应诏至京师,遂籍江宁。 永乐初,上书言十事,上嘉义之。仁宗监国,江宁令王凯、上元令魏铿造战车…
罗汝元 罗汝元,字懋先。万历进士(南昌人),授行人,擢御史,出按云南,值安邦彦狂。擢佥都御史,巡抚浙江。 ——《吉安府志》 来源:2007年版《中华罗氏通谱…
罗以靖 罗以靖,字顺之,宜黄人。廪贡生。曾祖天祥,好为利济事。以靖孝友瑞恪,动履不苟,读书期于心得,经史外旁参象数。 临川纪慎斋知四川祁县,聘主“方亭书院”…
罗介宗 罗介宗、刘廉、欧阳钦镗、郭贤元、彭宗汉俱龙泉人。 嘉靖四十年(1561),各输谷二百石赈济。 四十二年,复与梁朝元、萧钦襄、唐时绂等,各捐谷二百石赈…
罗文祥 罗文祥,字汝奎,吉水人。 始好奇嗜古,见当时大家李、何、孙、郑之文,思与驰骋上下,不屑为一切词章训诂之学。已而得守仁格物论,抚卷叹曰:“兹非所谓程陆…
罗万藻 罗万藻,字文止,世纯同县人。 天启七年(1627),举于乡。崇祯中,行保举法,祭酒倪元潞以万藻应诏,辞不就。福王时,为上杭知县。唐王立于闽,擢礼部主…
罗万象 罗万象,勋臣刘孔昭,赵之龙等一日朝罢,群诟于廷,指(张)慎言及生生为奸邪。叱咤彻殿陛。给事中罗万象言:“慎言平生具在,生生素有清望。安得指为奸邪?”…
罗 璞 罗璞,字宗温,吉水人。弘治乡举,授绍兴府同知,出已意,创造归卫,归民二册,当道善之,下其法于列郡,知思南府,平苗贼米鲁等有功,擢贵州参政。致…
罗 循 罗循,洪先父。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门,(罗)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罗)循故迟之,数…
罗 城 罗城(诚),吉水人。诸生。修撰罗伦言事被谪,城奋然欲救之,白于巡按陈选,遂徒步赴京,上疏敷陈王道三十二条,深切时弊,当道以为伦党,下礼部议罪。…
罗 俊 罗俊,安福人。景泰六年(1455)七月,以时多灾异,倪敬偕同官吴江盛昶,江阴杜宥,芜湖黄让,安福罗俊,固始汪清上言:“府库之财,不宜无故而予;…
罗 俊 罗俊,字承彦,泰和人。进士。景泰间御史。 言事谪新会县典史,日与诸生讲解文字而已。凡见童子气质之美者,必令向学或遣吏邀之。无事则游山饮酒,于于…
罗 绅 罗绅,宜春人。天顺初,知廉州石康县,清介公勤。 后西寇流劫入县治,绅苦战力不能支,为贼所系,奋骂曰:朝廷命我守封疆,今日城陷有死已。尔贼何为!…
罗 性 罗性,泰和人,字子理。洪武初(1368—1398),举于乡,授德安同知。 有大盗久不获,株连系狱数百人。(罗)性至郡,悉出所系。约十日得贼,即…
罗 甫 罗甫,字汝木,永丰人。 弘治乡举,授严州遂安知县,时刘瑾当用事,人争贿以求美秩,甫入觐,所知讽之,不从,升漳州府判。武平盗起,领兵剿捕,染…
罗 旷 罗旷,字二野,宜黄人。 廪膳生,生有慧质,经史子集,务抉其精髓,为文奇古奥析,督学王海存比之赵明远,吴下张熔,谓似汤詹余,皆笃论也。 性孝友,…
罗 凤 罗凤,上元人,进士,嘉靖三年,知府,有善政,能诗。 (罗)凤曾与周瑛善先后出守,作“怀周堂”又建《德礼堂》,后守程粒为之铭。 ——《贵州通志…
罗 介 罗介,剑州判官罗明之子。(罗)明以吏起家。鄢本恕逼其城,与子(罗)介拒守。城陷,父子皆骂贼死。 ——《明史》 来源:2007年版《中华罗氏通谱》…
罗朝岳 罗朝岳,字子锺,茶陵人。 岁贡生,少师湛若水,诲以学,必求其至。当如水之至海。朝岳因建海楼以识,而张治为之记。 ——《湖南通志》 来源:2007年版…
罗应凯 罗应凯,字志成,号东谷,益阳人。嘉靖举人,累官郁林知府。 少有大志,以明道自期,游甘泉之门,所得益邃。事嫡母极孝,食必亲尝,定省惟谨。父宪长,尝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