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续修《中华罗氏通谱》的意义

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

——续修《中华罗氏通谱》的意义

 

罗训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说: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2014.2.17,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新华社17日电)]

最近,习近平主席一连串的重要讲话,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高度。续修《中华罗氏通谱》,完全符合其精神。就是形容“量身打造”,也毫不为过。

一、姓氏文化特征

没有千年的王朝,但有万年的姓氏”,姓氏文化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特征。

1. 跨越时空:从姓氏起源至今,中国历史上多次王朝兴替,即使强盛如汉、唐,均未能破千年的记录。而至今尚存数千年、数千个姓氏,充分体现了其“跨越时空”的特性。

2. 超越国度:从古至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少国人因各种不同原因移居全球各地,当代仍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国籍可变,但姓氏却不会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要在世界各国中,寻找没有中华姓氏的国度,倒是一件难事。

3. 富有永恒魅力:1997年,笔者因偶然机緣介入罗氏文化,在手工摘录二十五史罗氏名人传记时,发现唐末五代初,邺王罗绍威与著名诗人罗隐“通谱”的史实,敏感到编纂《罗氏通谱》具有永恒的魅力。经过慎重思考,实施人生重大转向,放弃优厚的年收入,全身心投入民间的《中华罗氏通谱》主编工作。可见其对个人的吸引魅力之大。

中国社会史学界、谱牒学界、各大图书馆、民间谱牒研究、编纂、收藏者等,为了传承中华优秀谱牒文化,均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动人的故事,足以佐证谱牒文化富有永恒魅力。

经过长期、艰苦、扎实工作,吸引了各国各地区罗氏文化组织及宗彦贤达的参与。成员构成从开国中将、大军区、副总理待遇的罗元发老将军至布衣平民,有十几位省军级罗氏领导关注、支持、参与。甚至早在2003年,台湾国民党籍“立委”及民进党核心人员,可在《中华罗氏通谱》平台上,“和平共处”,共同光宗耀祖,可见其具有吸引不同政见人士合作共事之永恒魅力。

因姓氏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中华罗氏通谱》平台吸引了各国各地区不同政治派别、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员积极参与。

4. 具有当代价值:唐末宋初,移居当时高丽国的罗氏,坚持用中文修族谱,不断派员回中国寻根谒祖。2008年12月,韩国罗州罗氏中央宗亲会会长罗钟三将军一行三人,到福州福建省文史馆参访本会总部,翻阅族谱原始资科,查证赴韩开基祖罗富公的源流。

几百年前,许多罗氏跨越“黑水沟”赴台讨生活,现在,他们的后裔回祖地寻根。本会台湾编委罗柏青宗彦是台湾赖罗傅宗亲总会创会秘书长、仲素(罗从彦,字仲素)公祭祀公业干事长,其多次率团回福建寻根,到沙县“豫章贤祠”拜谒罗从彦,至今与本会保持密切联系。

他所在的台湾罗氏支系人才辈出:一位不公开姓名的中将、一位现任女“立委”、一位原民进党核心成员等。

现存的中华姓氏一般均具备以上特征,因本人主要从事《中华罗氏通谱》主编,对兄弟姓氏尚未有深入研究。在体现“当代价值”方面,中华罗氏能做到的事,兄弟姓氏也能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

组织编纂各类《姓氏通谱》,具有光宗耀祖,增强海内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传统功用,有利于“管摄天下人心”,向世界宣传中华民族特有的、存在几千年的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并可在学术上补国史、地方志之不足。因此,以史为鉴,指导当代,面向未来,具有相当重要的当代价值。

二、《中华罗氏通谱》的创新性

一般姓氏文化活动以“宗亲会”或“宗亲联谊会”组织形式活动,海内外存在各种民间的、冠名“世界”、“中华”的松散型宗亲会组织。联谊活动十分热闹,但很少有实质性学术成果。各地大量存在的各种型态不同的“族谱编委会”,因各种原因,也难以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理论上大家都知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重要性,但怎么做?怎么挖掘和阐发?本会通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构建“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传承体系,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其具有如下创新性:

1. 突破地域限制

按国内社团法,社团活动范围只能在所批准的区域内开展活动。“通谱编委会”虽可由社团批准创立,但它是“学术性的民间组织”,“学术”无疆界,由福建省社团批准的编委会完全可在国内其它省份活动,可在各国各地区合法活动。

即使是个人行为,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公民亦有出版自由。

因姓氏社团的敏感性,目前全国仅开放福建、河南两省,允许有合法的姓氏文化社团。若筹建全国性姓氏文化社团,需国家最高领导层批准。

2006.8.30,由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央统战部)主办、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统战部)协办、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承办的“纪念民族英雄、禁烟先驱、爱国将领林则徐大会”,在福州西湖宾馆隆重召开。军科院原院长刘劲松上将、中央统战部田副部长、贺帅之女贺捷生少将,率二十几个开国将帅之后,到福州参加会议。蕴酿筹建“中华姓氏源流研究会”,因当时历史原因,此事未果。以如此强大阵容,尚且无法筹建全国性姓氏文化社团,民间更无人敢再尝试。随着社会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有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2. 突破行政级别限制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会长一般由省委统战部退居二线的正厅级干部担任,副会长由在职、退休的厅级干部及专家学者担任。他们工作范围显然局限在本省及海峡两岸。但姓氏文化的范围却是全球性的。单位的行政级别,成了省级姓氏文化社团的发展瓶颈。

但是,用“通谱编委会”的组织形式,却可突破此瓶颈。如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由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批准组建,充其量相当于一个处级单位,其主席却可以由1955年授衔开国中将、大区、副总理级别的罗元发老将军担任。他的工作班子由总装备部秘书局承担,其思维方式、视野,明显与省级姓氏文化单位不同,有效地突破了行政级别的限制,充分发挥了民间学术组织优势,内部分工极具活力,不以行政级别安排编委会职务,收到很好成效。

3. 突破课题、资金来源限制

一般社科类研究课题,由承担者申报,尔后按课题的类别拨付研究资金。据本会顾问、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南开大学史学博导常建华教授介绍,即使是国家一级课题,其封顶资金为30万元,相比民间修族谱动辄百万元(《中华罗氏通谱》集资150多万)、千万元计(金源集团董事长黄如伦先生说,他为《福建黄氏族谱》已投进一千多万元。深圳邱家儒先生为《中华邱氏族谱》投入可能更多),现有的国家课题经费,根本容纳不下“中字号”的姓氏通谱。

2008.11.8,笔者忝任“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筹备两年,在福建泉州召开,民间集资300多万元,仅剩下38万余元,留给赖、傅氏使用。可见草根的民间姓氏文化具有强大筹资能力和生命力!

因此,筹建各类民间的《中华姓氏通谱》编委会,将突破文史类课题、资金的瓶颈。

三、结语

自唐末五代初,邺王罗绍威与著名诗人罗隐等人编纂《罗氏通谱》以来,历朝历代,均有罗氏贤仁梦想重修。最近的是30年代,民国上将罗卓英,在江西赣州设立《罗氏通谱》总部,历史学家、谱牒学泰斗罗香林积极参与,但终因时机不成熟,而未能峻工。

本会认为,已于2007年5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中华罗氏通谱》,具有“超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当代价值”的、属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

续修《中华罗氏通谱》即在原有基础上,拾遗补缺,使《中华罗氏通谱》更加完善,更具有历史及现实意义,体现永恒的魅力及当代价值。

续修《中华罗氏通谱》,具有承前启后、“收族”(增强民族凝聚力)、“管摄天下人心”(宣传、坚守中华民族价值体系,坚守核心价值),促进构建中华罗氏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功用,就是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

总编罗训森敬撰

                                                                    2014.2.22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